十一月 九日 星期四(1 / 1)

这几天是依筏夏威夷大学的期末考,再加上筹备我的演讲事宜,看他又瘦了一圈,在外留学的弟子,也有辛苦的一面,早餐时,看他忙着招呼这、招呼那,即催他赶快上学了,我说,我会帮忙打扫庭院,为花草树木浇水。

香港《英文虎报》报导了大陆经济学家千家驹先生,这一次在西来寺听闻《六祖坛经》后皈依的消息,记者谭卫儿小姐特来电至夏威夷访问我,千先生皈依之原由?介绍她还是访问千先生本人更为实在。

晚,七时三十分,在夏威夷大学学生活动中心(Campus Center)讲“禅的生活”,中文投影板书由慈惠负责,英文投影板书则由信奉基督教的夏大宗教系教授恰波(David Chappell)负责。今晚来听讲的以年轻学子居多,为大家开示道:“只要是世间上的人,不管男女老少、各种宗教不同、肤色不同,但相同的是一个‘心’,也就是大家所要探讨的禅心。‘禅’是超出一般人情想象,用另一种观念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禅,会给大家生活带来真善美……”

讲座完,回到住处,与慈惠、慈容、依筏、永楷等谈话,永楷的英文很好,完全和美国人一样,佛学也不差,我鼓励其多阅读中国古典书籍,如:《古文观止》《唐诗》《资治通鉴》《四书》等,因为多读一些古书,讲话才有中国文学的韵味。

发觉时下一些年轻人有一种现象,即出了家的人,反而更孝顺父母;结了婚的人更注重事业;上了佛学院的人更想深造,是人性一种补偿心态?抑是物极必“反”的反应呢?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