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两性从古到今,好像一直都给人不平等的感觉。即使主张“佛性平等”的佛教,当初成立女众僧团时,为了让处于弱势的女众能为“重男轻女”的社会所接受,也不得不权宜制定“八敬法”(八敬法是比丘尼尊重恭敬比丘的八种法)。此法缘于佛陀成道后十四年,姨母摩诃波阇波提等五百女众要求出家,佛陀不允许。阿难代为三请,佛陀即制定八敬法,使彼等受持而得戒。又作八敬戒、八重法、八尊重法、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违法、八不可过法,单称八敬,一旦发心受过比丘尼戒,亦须加受八敬法,故后人称之为八敬法。何等为八?分别如下:
一、即使百岁之比丘尼,见新受戒之比丘,亦应起而迎逆礼拜,敷净座请坐。
二、比丘尼不得在附近没有比丘的地方,作三月的夏安居。
三、每半月的布萨与说波罗提木叉,比丘尼众应派人至比丘众中求教授与说戒之人。
四、夏安居结束,则当诣僧中,求自恣之人(自恣者,忏悔之法也)如此八法,应尊重恭敬赞叹。不可尽形违越。
五、比丘尼不得骂谤比丘。
六、不得举比丘之罪,说其过失,比丘能得说尼之过。
七、式叉摩那(学法女)已学戒(六法也)应从众僧求受大戒。
八、比丘尼,犯僧残(罪名)应于半月中在二部之僧(比丘、比丘尼)中行摩那埵。
此八条戒在上座部中广泛被接受,认为是比丘尼的根本戒;大众部明显较不严格,戒律中虽有敬法,但没有完整八条,也不认为这是根本戒。因为现代女权运动,认为这八敬法其实代表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有人因此提出“八敬法非佛制”与“废除八敬法”的言论。因此造成两千多年来女众一直受到不平等的待遇,甚至今日有不少受过高等教育的优秀女众,常碍于“八敬法”而不敢进入佛门,这实在是佛教的一大损失。例如英国有一位女教授就说,如果佛教的“八敬法”还存在,她是绝对不会出家当比丘尼的。
我觉得男女平等、两性平权,这是时代的潮流。在现在这个女权高涨的时代,不但佛教界应该还给比丘尼与比丘一个同等的地位,就是社会上“男女平等”,乃至家庭里“男主外,女主内”,都应该要有一个新的看法。
现在一般都是“双薪家庭”,夫妻双方都有职业,职业妇女白天与先生一样在外工作,晚上回到家里还要包办所有家事,这到底公不公平?其实,工作之前,人人平等,工作无内外、贵贱。女人回家应该要做家事,不过男人也要协助。对于有些男人回家就往沙发上一坐,抽香烟、看电视,我不能认同。优秀的男人下班回家会主动协助家务,例如美国的麦克阿瑟将军、艾森豪威尔总统,他们就经常下厨帮太太做菜;在澳洲,男人协助处理家务或当家庭煮夫,已经是澳洲文化的一部分,一点也不足为奇;甚至美国现在正式立法,男士们必须依女人在家庭里工作的时间付给薪水。
真要计算起女性在家里工作的时间,其实远远超过男人在外上班的时间。有一个故事,有一天妈妈想请假一天回娘家,就将平日的家事分由大家来负担。爸爸煮饭,儿子拣菜,弟弟扫地,妹妹擦桌椅、浇花。平常妈妈在家操持家务,到了晚上爸爸下班回家、儿女放学进门,都说:“好累喔!”他们认为妈妈在家那么清闲,一点也不知道我们的辛苦。但是当妈妈请假一天,大家分担家事以后,竟然一个个喊腰酸背痛,此时方知一个女人从事家务的辛苦。
所以,一个男人爱护妻子,不应该只是每个月赚多少钱回家,而应该为家庭带来欢笑、幽默和快乐,把说好话、赞美妻子视为家庭中的重要工作,这是一个男人应该有的责任与气度。男人要体贴太太,帮助太太整理家务或下厨做菜等,有时即使不动手,但能到厨房走几圈,看看太太今天做什么菜,闻闻味道;或者赞美太太今天打扮得很漂亮,说几句好听的话,这也是工作。我觉得这比赚钱回家更有用。
过去我常常讲一个笑话:先生下班回家,太太煮了一道清蒸板鸭,先生一看,鸭子只有一条腿,就问太太:“鸭子不是两条腿吗?怎么你煮的清蒸板鸭只有一条腿?”太太说:“我们家的鸭子都只有一条腿!”
“胡说,我们家的鸭子怎么可能只有一条腿?”“你不信,我带你到院子后面的池塘去看。”到了池塘边,太太指着正缩起一条腿休息的鸭子说:“你看,我们家的鸭子是不是只有一条腿?”先生一看,马上双手拍掌,鸭子听到声音,争先恐后地放下缩起的腿,一只只奋力用两条腿朝池塘划走了。先生得意地说:“谁说我们家的鸭子只有一条腿呢?”太太说:“你不知道吗?那是因为有掌声,才有两条腿啊!”意思就是说,我每天烧饭煮菜给你吃,你连一句赞美的话都没有,所以给你吃一条腿,如果你早一点有掌声和赞美,我就给你两条腿的鸭子吃了。
先生要想吃两条腿的鸭子,要会赞美太太;同样的道理,太太要想先生买化妆品、衣料送给你,也要会赞美。相互赞美,对一个家庭来说,比金钱更为重要。赞美之外,现在女权意识抬头,男人不应该把所有家事都推给女人一手承担,应该全家人以体贴的心平均分担,才有真正的公平。过去,在佛光山分院举办的“妇女法座会”都以女众为主要成员,现在男士们的出席率也不低,有些人为了让太太参加而列席在旁带小孩,可见大男人主义已经被现在的社会所淘汰了。
据2003年8月出版的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刊载,在美国25岁到35岁的青年中,受大专教育的女性人数第一次高于男性;女性学生为法学院入学人数的46%、医学院毕业生的42%、取得博士学位者的40%。该报道特别指出,未来在快速的科技进步与全球化之时代巨轮下,将造就新型态的经济结构,有助于提升女性的工作地位,可以预见在21世纪,女性知识分子与就业者质与量的改变将缔造更友善、更美好的世界。所以,现代的女性应该争取从家庭中走出去,不仅将青春生命奉献给丈夫、儿女,更要奉献给社会,分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彼此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提携,才能建设女男平等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