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丛林学院应届即将分发到各单位实习的二百多位徒众要求,在他们到新工作报到前给予开示,由于人数太多,故以五十人为一梯次方式,分别和大家座谈,并应大家的发问一一给予回答——
◎一个人要让人家欣赏,必须本身的条件也要具足,如耐烦、忍耐、明理、忠心、随缘、不闹情绪等。
◎知惭愧、知苦恼比什么都重要,能如此即使什么都不会,但也能安住。
◎在学习、求学过程中,不管什么事都能接受,日久必能柳暗花明。
◎与人共事要谦虚忍让,不要在“语言”上侵犯人,宁可多讲好话,不轻易讲不负责任的话。
◎睡眠也是一种精进,若因某种因素不能入睡时,帮助睡眠的方法有:衣着宽松、睡前洗脚、观想光明、念佛等,因观想心思易安静,就容易入睡。对烦躁的音声不去讨厌,不抗拒,“自然”的接受,就会容易入眠。
◎学佛不要只看外面的世界,因外在世界是变化无穷的,学佛要看内在一颗不变的真心。佛法是以法、以心来做布施,必定无穷富有;做出世超然的事业,则生生世世享用不尽。也就是说,学佛的人除了赚现实的金钱外,如果在精神上能拥有禅悦法喜,则会更充实。
◎人不怕跌倒,就怕跌倒了爬不起来。要能认错、忏悔才会进步。
◎要具备什么条件才可以出家?条件即是缘分,要慢慢培养,对佛法有信心、能安住身心、能明理、能与人为善、有慈心、有悲愿。
◎做事若太用心用力,那会很辛苦,如能以平常心来看待就不会太辛苦。也就是说,凡事要用平常心去接受,不要把力量用在忍耐上,否则力量用完了,就会很辛苦。
◎一个有好性格的人,是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且什么都“能”,能大能小,能上能下,能苦能乐,能早能晚,能前能后,能饿能饱,凡事无所不能。
◎如何进步?没有什么特效药,只要按部就班的学,珍惜点滴琐碎时间,就是进步的最好妙方。
◎人要勇敢面对挑战,对无理的要求要承担,并提醒自己,要为人想,要为道想,要为常住想,要为众生想,要为别人想,且不忘时时清涤内心的贪嗔痴,做好内心的环保工作,自然就会法喜充满。
◎如何才能有好的因缘?不经意的一句轻浮话,有时会自毁前程;轻率的做事态度,有时会自我失落。故要检点自己的身口意,以免破坏一些好因好缘,学佛道上须广结善缘,所以世间上没有我不喜欢的人,没有我不喜欢的事,没有我不能适应的环境。
◎病,是一种障碍,有时是外来的,有时是心生的。看病也是一件大事,不要人还没有生病,心里就已经有病,因从疑心中会生病(疑心病),故不要妄想成病。治病的良方,不外:信仰、正念、精进、不畏惧、精神力、愿心等,自己要做自己的医师、工程师、艺术家,不要做自己的病人。
◎人心如工厂,可以出产欢喜,也可以出产烦恼,皆在一念之间,尤其在娑婆世界,要有很大的堪忍,才会有承担力,以此可以让我们内心的世界更美化、清净。
◎一个人道行不够,宗教情操不具,气质是不会改变的。
◎在佛学院就读的生活中,每天不免要排班上殿、排班过堂。希望在“排班”的等候中,训练出大家稳重、成熟的威仪,尤在行住坐卧的行持中,能走出信仰来,走出威仪来,走出思想来,走出法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