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我的母难日,不少信众、历届毕业现已弘化一方的佛学院学生都纷纷回山致意。人生相聚不易,尤其是已有三四十年,或至少有二十年历史因缘的信众,其情谊真的比一家人还要亲。
晚八时,集合大家于如来殿大会堂座谈。
母亲刚往生不久,作为人子后辈者,实不敢言寿做生日,承蒙大家的盛意,真是心领了。回想我这一生——
◎十岁时的生日,因那时年纪尚小,已记不得了。
◎二十岁时,我已在焦山佛学院就读,那一阵子,身上害了一种病,除了脸部外,全身长满脓疮。有一天同学们都去过堂用餐,只有我留守在殿堂,有一位信徒问我:“师父,您今年几岁?”我才突然想起,回答他说:“我今天刚好二十岁。”这一天我因身体不适,整天没有吃东西。
◎三十岁时,我到了台湾。孙张清扬女士,在我生日这一天,以全套金碗筷请我吃饭,并要我负责编辑《觉世》。我并没有辜负这一餐,四十个年头过去了,至今《觉世》不间断地已出版到一三六五期。
◎四十岁时,在佛光山开山,整天在工地搬石头。飞扬的尘土中,根本忘了生日怎么过。
◎五十岁时,不少的好友、信徒来山要祝寿,由于人多朝山会馆不够住,我把寮房空出来给煮云法师住,自己在露天的阳台过了一夜。
◎六十岁时,最高兴,因与大陆的母亲联络上,所以特邀请一百三十名六十岁的信众,来佛光山一起过生日。
◎七十岁,母亲往生,只祈求在我弘法度众的这一生中,有何功德的话,愿回向给天下每一位为人母为人父的父母亲们。
海外信徒、佛光会员,这两天都纷纷来函、传真,表达对我的祝福,如——
◎“大陆寻奇”制作人周志敏小姐,到黄河源头区的扎陵湖畔及黄河正源约古宗列渠(海拔四千六百公尺),插上佛光会旗。
◎由陈履碚教授负责的《佛光大辞典》制成光碟(CD)已完成。
◎由永文负责,导演王童拍摄的“佛光山三十周年纪念影片”已杀青,明天将在佛光山首映。
◎永登将《教乘法数》重新编列索引页码。
◎妙合把自编的《我的园地》及对外投稿的文稿集册。
◎妙舍等人,把我的“日记”整理、分类。
◎基隆女子佛学院的学生,将我平常的开示,也整理成册。
除此之外,信件也不少,其中道悟的来信,显示他已成长不少,特摘录如下——
师公上人:
徒孙一向不善言辞,又不会表达自己,更拙于文字,但想到今天是师公七十华诞,还是勇于提笔。虽夜已深,内心更思怀师公对我的宽容恩泽。
犹记得公元一九七一年,因师公到台北社子慧明堂开光之因缘而得度。那时我十八岁,但看起来像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师公看我小,就特别留我在身旁,美其名是侍者,其实是在关怀爱护我。
当侍者就要照顾三餐,但我不会煮菜,不是太咸,就是太淡,稀饭也常常烧焦,可是师公您担心师父们会怪我,总把它吃光,还直夸好吃!好吃!有时候赶时间,菜还没有煮好,您就说用茶泡饭是人间最好的美食,来减少四周围徒弟们对您的关心。那时候还没有洗衣机,您体谅我个子小力气不够,总是三天、五天才肯换衣服。
有一次,跟随师公到印度朝圣,一路上,我总是最后一个上车,师父们就会问:“全车的人都在等你,连师公也在等你,到底在磨蹭什么?”
师公就特别留意我迟上车的原因,原来信徒送师公的酱瓜、素酱瓶瓶罐罐很多,虽然师公没吃,但也是要带,每次整理都要花一段时间。后来只要集合时间一到,师公就假装上厕所,或东走走西逛逛的,看我上车,师公才上车。从台湾带了一个电锅,在路上插头却坏了,师公感冒吃不下,有人建议煮稀饭,却没有办法煮,不少人怪我粗心大意,师公就替我解围说:“煮稀饭做什么?我最不喜欢吃稀饭。”
虽然这些都是小细节,但师公的细心、慈悲不着痕迹的在关怀我这小人物,令我深深感动,而发愿今生永远追随师公,绝不为所动。例如在俗家时,有一位道家师父,要把美国纽约的庙给我,日本的大哥要我去日本进修,我都不为所动。
看师公每天分分秒秒的在承担天下事、弘法事,还有我们的烦恼事,都不顾自己的身体,看得令人心疼。虽然我也有无明烦恼的时候,也有被人误解错怪的时候,每次都想辩解,但一想到师公,做人儿女怎么可以因自己的小事,而让你挂心呢?我道悟虽然没有能力可以协助常住、师公弘法,但至少总要做到让师公放心,常住不担心。所以告诉自己要忍耐,忍耐别人对我不当的言辞,虽然忍的过程很难过、不平,但事相的磨炼,会令人心胸越来越宽广,也体会到赞美的语言与毁谤的语言,皆是妄,是一体的两面,而在功用上看,就看我们选择哪一面,完全是在一念之间,也因此慢慢懂得要去关心别人。
近日来诵读《圆觉经》,深奥的义理不是我这小脑袋可以体会的,但有一点心得,在此向师公报告,不知道是否正确?还请师公开示。
《圆觉经》里有十二位菩萨向佛陀请示,末法众生应如何修行,才能得到清净心而成佛?徒孙想:一切法最主要的,是否就是师公所讲的要经常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也就是起念要有利于人,遇顺逆之境要懂得转境,不可执著,修行最大的功夫在于一个“转”,要转法华而不被法华转。
以上是我一点心得,并以此发愿——
第一愿生为佛光人,死为佛光魂。
第二愿自己身心安住,让师公放心,常住不担心。
第三愿从心行法门培养慈心善念。
谨以此三愿向师公拜寿。
祝师公法体康安
徒孙道悟顶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