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里,有出家弟子与在家弟子。出家弟子之成为僧众,不是因为能力、学问不同,主要是具有“出世的性格”。在家信徒虽无出世的思想,但要有入世的信心与愿心。所以,佛教有五乘佛法——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五种层次,就如学校有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五个阶段,各有精进的深浅一样。
五乘佛法中,人、天属于入世的思想,如中国儒家可看成人乘之佛教,基督教提倡“升天”、“博爱”,可归为天乘佛教。而道家讲“无为、修性”,是类似声闻、缘觉的佛教。各个宗教,虽不同于佛教的人、天、声闻、缘觉层次,但佛教与他们最大的差别,是菩萨道的思想。菩萨道,不仅有人天乘的入世精神,也有声闻缘觉的出世思想;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把入世和出世融合为一。凡具有此种入世、出世的思想,即是大乘菩萨道。
出世,并非要远离世间,而是对世间的一切,不贪不求,不计较执着。出家,不但要有出世的性格,更要有大众的性格及社会的性格,才能把佛法带进迷昧的人间,而不是一味孤悬自己、隔绝自己。《六祖坛经》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不舍世间受苦众生,到处说法,把菩提清净的欢喜散播给大众,不求独乐,但求众乐,这就是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也就是大众化、社会化的出世性格。过去,大迦叶具有头陀行的出家性格,目犍连、舍利弗具有真理的出家性格。近代的弘一大师,出家后全体放下,住处不嫌污秽,食物不择咸淡,任何五浊十恶的环境,他都能超脱,都能自在,都能视同净土,这就是出世的性格。出世的性格是什么?
(一)对感情不执不舍,是出世之性
对感情,不执着亦非无情,不多也不少。
在世间修道,早起做早课习惯就好,淡茶素斋习惯就好,少衣少钱习惯就好,受苦受累习惯就好,一切在习惯中可以随缘放下,但最难调伏的是对感情的执着。
有情众生,因爱而有生命,很难看破情爱;爱,是贪求的、占有的、自私的,一切烦恼罣碍、颠倒梦想都会随之而生,因此,要借由佛法,把感情升华为慈悲。
《维摩诘经》云:“有乐法之乐可以自娱,汝等得之不复乐欲乐也。”拥有了佛法的清净快乐,就不会欣羡世俗的刺激快乐。憨山大师有诗云:“百年世事空花里,一生身心水月间”,没有佛法的快乐,看不破空花水月,就会计较、贪着世俗的快乐。有些修道人之所以堕落,成了修道的逃兵,即因缺少佛法的体验,无法安住在法乐之中。
欣慕修道,渴求佛法,欢喜常住,热衷事业,爱佛教,爱众生……把爱开展来,不只爱一个人,更爱世间众生。
过去,有一位美丽的女子想上山出家,很多人惋惜,纷纷劝阻说:“你长得这么美,出家太可惜了!为什么不嫁人呢?”
“嫁给一个人,太可惜了!”她说:“我珍惜自己,所以把自己奉献给佛教,奉献给大众。”
舍一人之小爱,成就亿万人之大爱,这是多么智慧的选择!
有人为情爱所苦,有人将情爱升华,成就“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慈悲不容易。有相的慈悲,心中有人,心中有事,难以解脱;无相的慈悲,天清地净,才是出世的性格。我退位之后,弘法的重担虽没减轻,心境却渐渐空轻了;虽有众人跟随在身边,但我心中没有人,心中没有事。大家都说我“忙、忙、忙”,偶尔几天几夜不眠不休,我也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在平时,我是个空无的人,不知什么是苦,什么是乐,什么是有,什么是无,也不知道什么是来,什么是去。
偶尔坐着看书,忽然想到:“我现在哪里?佛光山?西来寺?澳大利亚?香港?我现在是在哪里呀?”有时实在连自己都忘了,得环顾左右稍作思考,那个分别心才会出来:“哦!我现在……”才慢慢把我带回人间来!所以,什么叫“解脱”?像我修学佛法,身心都在佛法里,一切苦乐、得失、有无、来去,都不计较,对感情不执着,也不舍离,这就是出世的性格。
(二)对五欲不拒不贪,是出世之性
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有人说是“地狱五条根”,这是极可怕的!一般人贪恋五欲,沉沦于五欲旋涡里,无法自拔,颠倒覆心,贪着生相,固然可怜;有些修道人排斥五欲,不要钱,不要名,不要吃,不要睡,什么都不要,也是一种执着。就如刀锋犀利,可以用来割草砍柴,也可以用来杀生害命,为善或为恶,全凭如何运用。
金钱能带来烦恼,但妥善运用也可成为净财,例如可用于救灾、捐奖学金、济助贫苦、助印经书等,因此,对金钱要妥善利用,使其成为善财、净财。
何谓“色”呢?比方说:住在高楼华厦里,舒适又美观,是一个色相;人长得庄严标致,也是色相;将佛像以金装为饰,这也无可厚非。修道人不一定要衣衫褴褛,身形邋遢,穿破烂衣服,吃粗劣饮食,才算“修道”。修道成佛,是内在心念的修持,而非呈现在外的色相。以拳头为例,拳头可用来捶背,也可用来打人,同样一个拳头,却有不同的两种作用,“法非善恶,善恶是法”,全看如何运用,用在善的地方即善,用在恶的地方即恶。色相也一样,不拒不贪,用得其法,色相也是助道的因缘。
面对名誉,也须不贪不拒。有些人对“高僧”与“名僧”刻意褒贬,认为高僧清高,名僧好名,但此种观念不符合现代的弘法环境。现代僧伽要入世度众,需要有吸引力、号召力,只要心中无名,名声只为弘法用,没有什么不好。千百年来,最有名的名僧即是释迦牟尼佛,我们念他的名、依他的名修行,他有名、出名,以一名而普度众生,名有何不好呢?
此外,对于五欲中的“食”与“睡”,若饮食不调,健康不佳,如何弘法?睡眠不足,四肢困倦,如何精进?只要不暴饮暴食,贪懒贪睡,适当地吃,如法地睡,没有什么不好的。
所以,贪恋财色名食睡固然不好,但适当的财色名食睡,则有益于修道。对五欲,抱持不贪不拒的态度,也是出世应有的性格。
(三)对世间不厌不求,是出世之性
有的人厌恶世间,一心想躲到深山里隐遁修行。现在佛门里,有个错误观念:问20多岁的年轻人为何学佛?他说:“我要了生脱死!”甚至十几岁的小沙弥,问他出家的原因,也说:“我要念佛,赶快了生脱死!”
这是很悲哀的,这不是现代沙门的正常态度。年纪尚轻,就急急想死,实在好愚痴!“生”还没有安顿好,求“死”有何意义?父母生养你、师长教导你,朋友帮助你,社会栽培你,都还未回馈报恩,谈什么了生脱死?
冬寒春暖,夏雨秋风,皆依季节而更替;《金刚经》《圆觉经》《维摩经》《法华经》经解各有深浅;世间上,无论什么法、什么道,都有修行次第,修道也是如此。
出家,要先了生后脱死,先入世后出世。出世,不是逃避世间,而是发出离心,不贪求染着世俗名利,以清净无染之身心修行。
(四)对生死不惧不离,是出世之性
不了解生死,才会害怕死亡。
佛门中常讲“了生脱死”,但“了生脱死”的意义为何?谁又“了生脱死”了?即使如释迦牟尼佛也没有了生脱死,释尊成道后,虽已断除三界生死,仍然留在世间说法度众。
“了生脱死”有两种意义:一是精神上的清净无染,二是形躯上的无畏生死。生与死,都不在心中,都不惧不离,才是了生脱死。
过去,台北有位信仰佛法多年的信徒去世,使我对“了生脱死”有另一种了解。那时,为感念这位信徒的护持,我带领一群新出家的法师到殡仪馆为他诵经。事后,我挂念这群弟子会起烦恼:为什么才出家就开始赶经忏?
于是我集合大家,作一番说明:“出家众到殡仪馆做佛事,目的为何?亡者的家人亲友,在茫然无助、悲恸中看到法师,好像看到了救星。一场佛事,抚慰了生者的哀伤,这是‘了生’。而亡者虽死,未必走得安心,会希望家人节哀,也希望自己能往生净土,法师为他诵经超度,解决死的问题,这是‘脱死’。所以,发心抚慰生者、利于亡者,不是经忏佛事,是做‘了生脱死’的事业啊!”
参加“短期出家”,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了生脱死。数天的修道日子里,暂时远离悬念的金钱财利、忧虑的工作职业、世俗烦恼及炽燃贪欲,让心地清净,不过问人间是非,不想生活问题,这不是“了生”吗?结束了短短数日的修道生活,对人生有了新的观念、新的方向,不再醉生梦死,不再顾虑害怕,这不就是“脱死”了吗?
“了生脱死”不是以后的事,当下、现在就能“了生脱死”。佛陀在菩提树下的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成正觉,证悟生死解脱之道,即是“涅槃”,也就是“了生脱死”。现在有很多人认为“人死了就是涅槃”,连自杀、枪毙也叫涅槃,这实在是对“涅槃”一词的侮辱。
“涅槃”,是新生命的开始,不是旧生命的结束。生与死之间,有何可怖?有何可惧?对于生死,要不怕不离,看透放下,才是出世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