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王阳明说:“宇宙是吾心,吾心即宇宙”,因为吾人的真心,实在不易相比!“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佛教的一切道理,都是为了正心,正心才能入道。人忙忙碌碌几十年,终其一生只为了四大之身、为了亲人眷属、为了私我欲望、为了功名利禄而百般辛苦,却很少为自己的真心去探个究竟,终于迷失在世间。
我们应当追求探索自己的内心,从变幻灵动的心中寻找真实的我。这个“我”,非指身高几尺或眼耳鼻舌身等外相,而是指心识——我们的本来面目,这颗拥有真如自性的真心,才是我们自己。佛经里对真心有诸多譬喻,例如:
心如大海,能容纳百川。
心如大地,能普载万物。
心如虚空,能包容一切。
心如良田,能生长万法。
心如光明,能普照十方。
心如能源,能发挥潜力。
心,具有无比的威力,但是人心的性能有好有坏。有的人性能好,心无杂染,远离妄缘,凡事能大能小、能有能无、能进能退、能饱能饿、能苦能乐、能荣能辱;有的人性能不好,身惹尘埃,心随欲境,凡事不分大小、不识有无、不知进退、不能饱饿、不辨苦乐、不明荣辱。心的好性能,是遍布流广,潜力无限,是“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的,那如何才能拥有一颗宇宙之心呢?
(一)包容是宇宙之心
“佛”,在我们的信仰心中;“光”,在我们的慈悲心中;“山河大地”森罗万象,在我们的包容心中。
过去,有人想来佛光山出家,问我需要什么条件?我说:“出家不是交易,没有什么条件,但要先回答一个问题,答对了就有僧伽的资格。”
我问他:“佛光山是谁的?”
有些人会说:“佛光山是你星云大师的。”
这种分别你我的心态,是修行的阻碍。试想:你在“我”的佛光山出家,“你”能安住吗?佛光山无论多好,但若不合你意,住久了终会厌离,所谓“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乡”,没有共识,没有融和,是很难长久在佛光山安身立命的。
“佛光山是谁的?”
“佛光山是我们的!是每一位佛光人的!”
佛陀教义在佛光山发扬,光明妙法在佛光山弘传,诸佛菩萨在佛光山示现,十方信众在佛光山云集,身在佛光山,出家修行在佛光山,只要心里有佛菩萨,将自己融入佛光山里,我就是佛光山,佛光山就是我。
家是我的,便会感觉家很亲切可爱;父母兄弟姐妹与我同心,彼此自然亲密和谐;亲戚朋友与我同道,彼此即无隔阂存在;国家社会是我生长的地方,我与国家社会息息相关;同参道友、芸芸众生都是我的法侣,我能够包容兼善天下;宇宙一切都以包容心看待,我就会珍惜它、爱护它。
现代的人不易共处,常常践踏友谊、轻视伦理、急功近利,都是起因于心胸狭窄,不能包容,不能宽厚,不能“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人间纷纷扰扰即由此产生。所以,要有“宇宙之心”,包容一切,这个世界就会在人人包容、处处融和里变成净土。
(二)慈悲是宇宙之心
社会上常讲的爱心,有人我对待的分别,而慈悲,是没有人我对待,也没有亲疏分别的,是把别人看成与自己一般,给予慈悲。除了对身边亲爱的人慈悲,对不相识者更应怀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真心,这就是“宇宙之心”。
例如,修行人为了草木的生长,不忍任意践踏;为免飞蛾扑火,宁可晚上不点灯;为了鸟雀的觅食,常在庭院留些稻谷;为了雨季虫蚁,蛰夏安居不远行,这都是慈悲心的展现。
有慈悲的人,处处为人着想,时时包容一切众生,这就是宇宙的大心。
(三)感恩是宇宙之心
稍有道德良知的人,对别人的滴水之恩,都会涌泉相报,何况学佛的人,更不可不感恩。佛经中所说的上报四重恩,即父母恩、师长恩、众生恩、国家恩,就是弥天盖地的报恩心。
父母生我、养我、育我,备受辛苦劬劳,才使我成长。长大成人后,有时不能甘脂奉养,随侍左右,无法恒顺慈心,未能光耀门庭,空受父母抚育,怎不令人惭愧?今日有缘学佛,更应感念父母深恩,以学佛修行功德令父母脱离生死轮回,乃至生生世世父母,才算真正报答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世间若无师长教诲,何能知礼达义?又怎能修学佛法?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凡受师长教诲,皆应报答。如中国著名的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初学小乘法,等他学会了大乘法的真实义后,又万里迢迢回去度他的小乘师父,这种报恩,即是史上有名的“大小乘互为师”的佳话。
报众生恩,是更深一层的报恩。我们吃一顿饭,当思来之不易,要靠农民耕种、商人贩卖、典座烹煮,才有米饭佳肴可食,要多感恩啊!穿一件衣服,从缫丝、织布、裁制、缝衣,历经多少双劳苦流汗的手,才有衣服可穿,要感恩啊!所居住的房子,需要农民植树、工匠砍伐、泥水匠砌筑、建筑师设计,才有避风遮雨的住屋,能不感恩吗?天下一切人、事、物皆环环相扣,都是诸多因缘的汇集,而成就我们的身家,所以要感谢众生恩。
国家,是生存的依附,是子孙未来的保障。因此,有力量要协助生产,有技能要提升技术建设,有智慧要贡献服务,有财力要尽义务,将自身与国家紧密结合。犹太人在成立以色列国之前,曾经像失根的兰花,到处飘泊,受尽欺侮。我们既然生活在这一块土地,就有责任肥沃这一片土地,报效国家恩。
感恩的人生是充实的,感恩的人生充满快乐,感恩才能心怀一切,因此,感恩的心是宇宙之心。
(四)菩提是宇宙之心
对出家人而言,发心极为重要;有心,则无事不成,如时钟上紧了发条,船依舵而前进。“谁道佛身千万身,重重只向心中出”,无心,任何事皆难以成就。
古印度时代,阿育王为了测试人的心力有多大,命令一名死囚头顶一碗油,绕行大街小巷一周,如果一滴油都不洒落,即赦免其死罪。阿育王在死囚所经街道上布置种种奇观杂玩和珍花异草,又安排乐师吹奏美妙的音乐,又有美女翩翩轻歌曼舞,来分散死囚的注意力。但死囚畏死的心力强烈,在此生死关头,他一路目不斜视地顶着满满一碗油,“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般地走完全程,竟然未曾洒下一滴油。
阿育王问他:“你在路上有没有听见什么声音?看见什么动静?”
“没有啊!”
“你难道没有听到悦耳的音乐,看见艳丽的美女吗?”
“启禀大王,我什么也没有听见,什么也没看到。”
生死一念,能够使人心无旁骛到这种地步,可见发菩提心的潜力有多大。
《华严经》云:“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如良田,能长众生白净法。如净水,能洗一切烦恼垢。如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如大海,一切功德悉入中。如莲华,不染一切世间法。如良药,能治一切烦恼病……”发菩提心,若能在生死一念上修行,就能安稳不动摇,乃至灭除一切烦恼火焰,菩提心就是宇宙之心。
人世间有种种的忙碌,种种的应酬,但是若连自己的心都无法调伏,无法认识清楚,还谈什么宇宙万有?谈什么生死涅槃?出家,要看破生死,要有宇宙之心,如宋儒张载的心胸:“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无限宽广的宇宙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