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做事,总要求功德、功劳,有功德、功劳,才感觉光荣、受重视。出家人做事,只问该做不该做?有没有佛法?不在意有相的功劳、功德。假如要功德,也应该求无相的功德。出家人做事,要做无功之事,不是为赞美而做,也不是要人感谢而做。出家人不求功劳,不求奖章,不求赞美,不怀任何希望,只是为做事而做事,为工作而工作。什么是无功之事?
(一)说法为无功之事
出家人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所以代佛宣说法音,利益化导众生,乃责无旁贷之事。当初梁武帝问达摩祖师:“朕造寺度僧,有多少功德?”达摩祖师回答:“并无功德!”梁武帝不懂这句真理之言,因为功德是有为福报,做多就多,做少就少,只有无为功德才是真正的无求功德。
过去古德讲经多在道场,今日法师弘法布教则多走出寺庙山门,步入社会。例如学校、机关团体、监狱、医院,都常举办佛学讲座,国家殿堂亦常法筵殊胜,佛教形象因而大为提升,法门龙象亦由此倍出。假如计功多少,哪能有此成就?一个出家人,为事不在求功。若是有相、有为,则与俗人何异?所以弘法利生的事业,皆是仗佛光明,皆是因法而尊。
唐代悟达国师,十世皆为戒律精严高僧,因而累世冤业皆无机缘报复。有一次,因懿宗礼遇赐沉香宝座,国师一时名利功德心起,遂招累世冤业,膝上长出人面疮。十代高僧尚且如此,我们凡夫能够不警惕吗?佛陀说法49年,尚言没有说过一个字,这不是自谦,而是真理本来就不可说,无功说法才是真正的说法。
(二)度生为无功之事
有些出家人会说:“这是我的信徒、我的弟子、我的住众。”有位出家人在佛学院尚未毕业,就写信给信徒说:“师父很想念你,师父今日写信给你,主要就是要你记住师父,听师父的话,等师父学院毕业,和师父一起修行!”这实在太不知惭愧了,还在初学阶段,就想控制信徒,就如是自我膨胀。也有些寺庙之间老死不相往来,深怕一交流、一观摩,信徒和人众就随之流失,所以不但造成僧团间壁垒分明,更彰显不出佛教恢宏的包容气度与融和的精神。
就缘起法而言,世间诸法皆依因缘而存在,并无一实在自性可得;既无有一实在自性可得,所以不见我为能度,亦不见实有众生得灭度者。菩萨因具此般若空慧,虽度尽众生,却不起度生之念。此即《金刚经》言:“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两千多年前,佛陀于金刚座上证悟之际即言“大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可知心、佛、众生本无差别,故佛陀累劫修行,虽度化众生无数,却说“我未曾度一众生,也无一众生可度”。所以弘化度众,除应有无限的慈悲,更应有无功的般若慧,把寺庙、信徒都还给佛教,自我谦下,如此无功无相度生,才能真正为佛教争光与有利众生。
(三)修行是无功之事
一般人总将修行局限在打坐、念佛、诵经、持午、闭关等名相上。当然念佛是修行,但发心、弘法、讲学、著作、创业、利众、随喜、随缘等这也都是修持。例如圣者的境界“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搬材运水无非是禅,行住坐卧皆有佛法。律宗有源和尚请教大珠慧海禅师如何秘密用功,慧海禅师答说:“肚子饿时吃饭,身体困时睡觉。”一般人执着五味六尘,所以吃饭时挑肥拣瘦,食不甘味;睡觉时胡思乱想,辗转反侧。而禅者已体悟万法皆空的法性,了知五味六尘的一切皆不可得,所以能平常吃饭,安逸睡觉。此即修行要在生活中修行,要在无功中修行。
有些初入道的修行者,动不动就要闭关、住山、持午等,其实这是逃避弘法利生的责任,借口修行,而实懒惰。印顺长老说:“放弃弘法利生或修学佛法的责任,只是借口修行,其实是懒惰的代名词罢了!”道源长老也说:“只是口头说修行的人,佛教都快给这些人修行完了!”这两位长老的话,是语重心长的教训。出家人要有真修实学,不要自我标榜,不要自赞毁他。修行,要修无功之行。
(四)证悟为无功之事
一个证悟者,从不自高自大,也不标新立异。所谓平常心是道,赵州八十行脚,维摩病中不忘说法,佛陀晚年仍托钵行化,常说:“我是僧中的一个。”多么平凡的伟大!多么美好的证悟无功的风光!
600卷《大般若经》,其实可以用16个字概括它的中心思想,即“无相布施,无我度生,无修行持,无证悟道”。这不但说明了悟道是无功之事,甚至布施、度生、修行都是无功之事,因为“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无自他之形象。”洞山禅师的“麻三斤”,本身虽无意义,却截断分别、意识、思想,无文字脉络可寻,即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绝”。现在有些人自称开悟得道,标榜自己修行过人。事实上,悟境怎能以语言文字来说,证悟乃无功之事,是“言说即不中”的。
综观以上各点,列举出家人生活的“十无思想”:
第一,求富贵,要求无财之富。
第二,要拥有,要拥无求之有。
第三,讲慈爱,要讲无情之慈。
第四,要快乐,要有无欲之乐。
第五,要居家,要有无住之家。
第六,要居处,要居无安之处。
第七,要人众,要有无人之众。
第八,要用心,要用无悔之心。
第九,要智慧,要有无聪之慧。
第十,要做事,要做无功之事。
出家人如能体会此“十无思想”,并以此来修行,道念自然能日渐增进。
1991年4月讲于佛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