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从苦行中激励精神(1 / 1)

佛教对极端的苦行虽不苟同,但对于适度的勤苦,也认为是祛除烦恼、舍离贪着的方便法门。因此,佛陀对某些弟子们的头陀行,不但没有呵止,反而加以鼓励。现在佛教界中,肯吃苦的人实在太少,这也是佛教不能兴盛的原因之一。以前太虚大师在四川汉藏教理院的时候,当时考试院院长戴季陶曾建议大师找一个深山名刹,集合一群佛教青年,从事苦行的实践,以便为佛教建立万年的根基。戴季陶的这种建议,确是有感而发的。

当然,我们体认佛法,不一定从苦行中去求得,不过苦行可以磨炼、激励自己的精神。一个人,恒处在安逸幸福的环境中,从未经过风吹雨打和波浪的冲击,这样的人生是经不起考验的。养深积厚,成就必高。现代的佛教青年,更应该用吃苦来磨炼自己。

如何吃苦?过午不食?每天只管打坐?不问世事?还是每天不停地劳动。其实,苦行的意义,主要在训练自己的精神。自我鞭策,自我发心才能符合苦行的真义。如果受命令驱使,在逼迫、约束下才去做,就失去意义了。至于发心以后,如何实践的问题,我举例来说明。比方说,吃东西会挑三拣四,应想一想“埃塞俄比亚的难民常受饥饿,我每日三餐饱足,还有什么不满足呢?”如此在饮食上养成节制,不挑剔的习惯。还有,在物质上力求淡泊,譬如买衣服、买手表,不一定非精致、名牌不可,只要能穿、能用就可以了。如果对于物质欲望不能克制,而不时地增长自己的物欲,那么任何苦修,实际上是没有效果的。能够做到不为物欲所驱使,才真正具备修苦行的心理基础。

以前,闽南佛学院有一位智藏法师,他16岁进入闽南佛学院时,还不识字,但是到了22岁却成为《海潮音》的主编。只有6年的时间,他的智慧从哪里来的?事实上,他并不是只顾念书,什么事都不做。他打扫厕所,不用扫帚,用手去擦去抠;凡是水沟没有人通的,苦事没有人做的,他都自己来,他本性中就希望自己刻苦勤劳。养成了这种吃苦的习性,培植福德之后,再去读书,当然会比别人更快收到成果。耐得起岁寒的是松柏,耐得起苦行的人,将来才能成为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