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 三十日 星期五(1 / 1)

八时三十分,于台北道场工作会报中,听取各单位如净土文教基金会、佛光大学“百万人兴学委员会”、社教馆、佛光缘美术馆、《普门》杂志、佛光出版社及佛光会等就这一个月来的工作得失报告。

我也将此行到欧洲之观感及弘法的一些心得与徒众分享。

下午一时,开车南下回佛光山,在车上看到一则医学报告,颇有意思,特摘录如下——

服务于高雄长庚医院的孙达明医师,有一则报告表示,海内外不少心理及医学专家研究发现,患同一种疾病的人们,性格特征上有其相似之处,即具有某些不良性格的人,特别容易罹患某种疾病,虽非定论,但可供参考:

◎患偏头痛者:喜欢追求完美,忧郁、消沉、多虑,具有死板、好争、好强、嫉妒心强等特点。

◎有冠状动脉心脏病、心脏病及脑动脉硬化者:善于把握周围环境,忙碌、急躁、好争、冲动易发火;走路快、说话多、过于逞强,总想成功地同时做好几件事。

◎患有荨麻疹者:具有罪恶感和自我惩罚的人格特性,且渴望得到情感。

◎患哮喘病者:幼稚、过分依赖别人,希望被人照顾,对别人、对自己在情感上都是模棱两可的。

◎患有背部疾病者:性情上有其矛盾,想逃避现实,心情较为压抑。

◎患有溃疡、精神官能症者:表现较沉着、内向、认真,自我控制能力较强,但同时也具有依赖心,又固执,感情容易受挫折。

◎患结肠炎者:性情抑郁,比较听话,具有矛盾、吝啬、强迫性等人格特点。

◎患有癌症或胆囊炎、胆结石者:性格内向、惯于自我克制、情绪压抑、沉默,倾向于防御型。

◎患乳腺癌的妇女:整天忙忙碌碌,生活节奏紧张,性格多忧郁。

另外,如果患者致力克服自身缺点,使性格向良性发展,疾病就会有所减轻或自行消失。

癌症有时不经治疗,也会因患者渐趋乐观,减少忧虑,消除抑郁而自行消失。

高血压、冠状动脉心脏病会因患者性格急躁,常常激动而加剧;也会因患者变得从容不迫、温和平静而好转。

一样的胃溃疡,若患者罹病后,更加抑郁、焦虑,会使疼痛加剧,甚至恶化;而逐渐变得开朗、乐观的人,症状会日趋减轻,愈合也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