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朕也要学习画地(1 / 1)

杨广对杨恩道:“我问你,这乾坤仪是谁教你的?”

“启禀皇祖父,这依然是上次那位道人教的!这乾坤仪的用处可大了:修房、行军、海上航孝开挖地道。

特别是开挖地道,只有用这个乾坤仪,才能够准确判定方位,避免差池。在攻城时开挖地道,就非常好用。

不过他最大的作用,可以进行地形测量。经过测量后画出来的地图,会非常精准,绝非从前地图可比!”

“哦?那可以用这个仪器,多派些人手,将我大隋的地图画出来吗?”杨广问道。

杨恩一听,那当然可以!不过,这个罗盘的精度不够,远远不能和经纬仪相比,而且也没有水准仪,测量难度很大。

再者,还要建立测量的基准点。加上国土面积如此之大,没个十年八年,根本搞不完。

最为关键的是,缺乏这方面的技术人员,而且培训起来也比较麻烦。

不过杨广安排的事情,自己不能不办!这可是关系到自己的前途。

再了,几年之后就会下大乱,先把这个事情应承下来再!

反正这个世界谁见过那些精密仪器?有我这个乾坤仪就不错了,这东西也至少领先了一千年!

想到这里他道:“皇祖父,这事不难办!不过,我大隋之国土东西南北几万里,人少了搞不过来。

根据孙儿的估计,在技术人员充足的情况之下,至少需要十年时间!

不过,孙儿可以组织人手,用七八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先把关中地图画出来,让皇祖父一观!

至于其他各地,可以在人员培训充足之后,每个郡,或者两个郡派一组测量人员,同时进行测量,并绘制地图。”

杨广听了非常高兴,道:“好!不过十年时间太长,最好争取五六年能搞出来!人好,多找些就是。”

他想,既然你一年可以搞出关中地图搞出来,多派些人出去,五六年也差不多。

想不到自己这个孙子,居然学到了这些奇计,真是难得!

杨恩道:“既然如此,孙儿就提个建议!从现在开始,多招一些算学生,我想大概在二百冉三百人吧!

还有,必须让太史局的人参与,这些人熟知文地理,对于测量大隋,可是极有帮助。”

杨广大笑道:“好!我就下旨,增招三百名算学生!我听,你还会些什么几何学?可有此事?若果真如此,你就将那几何学编程教案,一并教授那些学生!”

啊?当老师?

我现在还是学生呢!

“启禀皇祖父,编写教材不难!不过,孙儿现在还是崇文馆学生,加之又要测量关中并绘制地图,怕是抽不开身去教学的!”

“嗯!这好办,那崇文馆你就不要去了!裴世矩也精通四书五经,你教他画地图,他教你读诗书正好,我就任命他兼任你的老师!

还有,你兼任国子监祭酒(国子监长官),原国子祭酒担任礼部侍郎!这样也方便你教学算学生。”

杨广安排得非常仔细。

杨恩一听,让我兼任大学校长和教育部长?

也好!反正还有两名助手管理,下面还有官员若干,也比较轻松!

不过,自己还兼任京兆尹,一班都没去上过呢,改日再去转一下!

不过,要进行测量,得找几个帮手才行!

“皇祖父,唐国公之子李世民、李智云,还有苏相公之孙苏亶,颇为喜好地图之学,孙儿恳请将此三人也调入国子监,跟着学习算学。”

“准!还有,你居然要先绘制关中地图,我不就从这皇城开始?我也好跟着看看,学习学习着如何绘制地图!”

“这……这当然没有问题!不过要先确定基准点!这还请皇祖父来亲自确定三个点!”

杨恩心想,后世有西安坐标系,如今自己要进行大隋地图测量,想不到这基准点依然会设在长安!

本来定两个点就可以,三个点最好,可以进行校正。

“基准点?何为基准点?”杨广有些不解。

“皇祖父,基准点就是起始点,这几个点确定下来之后,任何人都不得妄动!今后全国所有的测量,都必须以此为基准!同时,孙儿恳请皇祖父为这三个基准点赐名!”

“哦?我明白了!”

杨广心想,这就好比那秦始皇,他是第一个皇帝,所以就是始皇帝!

干脆把杨恩的这个基准点,改为大业之基!想到这里他道:

“我就将这基准点,命名为大业之基!由太史局负责管理!”

这时裴世矩道:“陛下,不知这大业之基选在何处?还有,如此重大之事,必须得举行祭仪式,告知地方可!”

杨广点点头,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抬头道:“依朕看来,这大业之基,就定在太极殿门前,诸公以为如何?”

“陛下英明!”

“陛下圣明!”

“……”

几位宰相纷纷称好!

这时宇文述道:“陛下,这乾坤仪可比那指南车方便百倍!微臣恳请,先让少府监制造几百只,交由兵部使用!”

“准!杨恩,你教少府监工匠一下!”

“遵命!”

……

杨恩令人在太极殿门前布置了三个点,采用的陶铸,每个基准点直径三尺,周围还建有围栏,禁止任何人随意破坏。

这选择吉日搞过仪式之后,杨广将无关之人打发走了,除了侍卫之外,只留下了裴世矩和宇文述二位宰相,另外还有将作监、少府监、太史局部分官员以及燕王杨倓。

今,杨恩特地将国子监的二十名算学生全部叫了过来,让他们看看如何测量。

杨恩看看一切准备就绪,就对杨广道:“皇祖父,可以开始了!”

“哥奴,今一切听从你的指挥!我是你的学生!”杨广大声道。

“这……那皇祖父跟着看看这方位……”杨恩一看,你愿意就好!他开始安排起杨广跟着自己看罗盘。

“哥奴,为什么以北方在前呢?”杨广问道。

“这是以北方为尊!如果南方在前也是可以的,那样就是看南针!”杨恩解释道。

“嗯!”杨广点点头,他看着远处似乎不太热心地的杨倓喊道:“杨倓,你也过来,学学这乾坤仪!”

“孙儿遵旨!”

杨倓虽然心里很不高兴,不过却不敢表现出来,脸上依旧一副十分谦恭的神色:

“大哥,还请多多指教!”他对杨恩道。

“无妨,二弟虽然醉心于诗书,不谙世事,不过这乾坤仪并不难学,只要二弟肯费些功夫,很快就能学会!”杨恩道,他故意要贬低杨倓。

什么?我不谙世事?简直是胡袄!杨倓心里有气,只得强颜欢笑:“大哥学得神技,弟算是领教了!”

于是在杨广的安排之下,他也跟着打帮手!

……

关于皇子的培养。

隋代,皇帝对于皇子的培养,还算不错,远远强于唐代。

在隋文帝时代,他的儿子是要出镇(管理一个大区)。杨广登基后,已经取消了这个制度,怕造反。

不过,王子依然具有很大的权力,身边也有一帮人。

年少的王子,很多不仅会兼任要职,还会参与具体的管理。

唐代就不行了,唐代早期还可以,到了李隆基时代,它害怕儿子们像他一样发动政变,把儿子们都关进了十王宅和百孙院,不准他们外出做官,导致他们没有任何能力。

而且这样做的后果是,一旦有人造反,这些皇室子孙将全部被杀戮,唐朝末年朱温就是这么干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