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我是个孤儿(1 / 1)

董卓将这些贼兵的神情看在眼里,继续宣布:“白波营校尉一职,暂由李封代任。”

此话一出。

安静的场地上,顿时掀起一阵波澜。

贼兵们始料未及,他们本以为董卓会用官军将领来镇压他们,没想到居然会提拔李封当校尉。

“谢太师提拔!小人,啊呸,是末将以后,定当为太师冲锋陷阵,赴汤蹈火,粉身碎骨,在所不辞!”李封大声说着,脸上难掩兴奋和得意。

从今往后,摇身一变,咱也是正规军了!

效忠的话说得好听,董卓倒没有太多指望,只求到时候别背后捅我一刀就行。

“校尉本太师给你们定了,至于其他的军司马、军侯之类的职位,你们自己来选,本太师也不参与。总之,谁有本事,谁就上位。你要是真的厉害,能干倒我身边的这位‘塞北飞将’,他中郎将的位置,就是你的!”

董卓的声音很大,掷地有声。

贼兵们一阵哗然,中郎将啊!

一些个颇有实力的贼首表面上没有作声,心中却是暗暗打起了主意,吕布这头猛虎他们是不敢去挑衅的,但以自己的本事,最次也要捞个军侯当当。

李封这厮本事平平,之前还不入他们法眼,如今,人家却成了白波营的校尉。谁叫人家识相,第一个就投奔了董太师呢!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他家的祖坟这会儿怕是已经青烟缭绕了吧!

贼兵们不敢奢望军司马、军侯这类高级的军吏,但也还是有奋斗目标,就是当个百夫长、什长也舒服啊!

“明天,本太师就要启程动身,去往安邑。据说,那里有大量贼兵,尔等敢战否?”董卓双手握拳,抵在腰间,激昂雄浑的大喝一声。

结果。

无人响应。

这就很尴尬了。

董卓皱起眉头,这和想象中的不一样啊!

不久,便有胆大一些的贼兵鼓起勇气上前,向董卓说道:“太师,小人不是不敢去,只是我老娘还在安邑那里,小的可不可以先去把她接来,然后再作厮杀,免得到时候误伤!”

那时候的人们,也许读书识字的很少,但却将‘孝’和‘义’,看得极重。

“太师,我的妻儿也在那里。”

“我的家人也在安邑!”

有了带头的,其他贼兵们也大起胆子说了起来。

一时间,场地里声音嘈杂无比,闹哄哄的一片,尤为聒噪。

“吵什么!太师训话呢,都给我安静!”

李封大吼一声,他这个校尉可不是吃干饭的,太师在上面讲话,哪里轮得到这些喽啰在下方你一言我一语的七嘴八舌。

等到贼兵们安静下来后,李封小跑到董卓下方,踮起脚低声说起原委:“太师,事情是这样的,郭太、韩暹那些人为了防止流民青壮们私下里逃跑,故而扣下了他们家人,美其名曰‘保护’,然后以此作为胁迫,让他们死心塌地的跟朝廷对抗。”

原来如此。

董卓点了点头,然后问向李封:“难道你就不担心你的老爹老娘?”

“我是个孤儿。”

李封嘿嘿一笑。

孤儿还这么高兴?

董卓怔楞一下,难以理解这家伙的跳跃思维。

贼兵们想去救出家人出来,行为可以理解,但董卓没有点头。

回去招降一事,风险系数极高,谁知道这几千贼兵里有没有人怀有异心,要是有人回去就向郭太告密,可能这几千人全都得搭在那里,简直得不偿失。

最后,董卓还是选择了让这些贼兵继续留守臼城,至于贼兵们的家人,董卓保证,尽可能的不伤害他们。

交代完相关事宜,董卓便带着并州狼骑,继续往安邑方向行进。

从臼城到安邑,直线路程两百余里。

沿官道行进,以并州狼骑的速度,最多不过两天功夫。

安邑城下。

白波贼寇围城甚紧,站在城头向下望去,十几万贼兵乌泱泱的一片。

郡守吴奂的脸上满是愁容,贼寇凶猛,几番作战厮杀,官军都伤亡不少,士气一跌再跌。

附近的上党、河内等地,吴奂已经派人求过救了,然而驻守河内的徐荣根本不鸟他,上党的张杨似乎在忙着对付另外一边的黑山贼,也暂时腾不出手。

至于关中一带的军队,未得朝廷调令,将领不得擅自越境。

这是规矩。

唯一能指望的,就只有朝廷的援军。

可从洛阳到安邑,不下千里路程,等他们赶到这里,估计只能来收尸了。

贼兵围城已有月余,城外田野里的谷麦尽数被贼兵收去,百姓们收不到粮食,家家叫苦。城内粮仓里的储备粮食也所剩无多,即使节省开销,也最多只能撑上一到两月。

之后,就会出现断粮的情况。

断粮意味着什么,相信所有人都知道。

忧愁之际,都尉卫武从旁建言:“郡守,贼兵围城已久,城内人心惶惶,咱们不能再这样继续坐以待毙了!”

这一点,吴奂又何尝不知。

本官也想讨贼,可实力它不允许啊!

无论是在人数还是在气势上,贼兵都占据了绝对性的压倒优势。更遑论那郭太、韩暹本领高超,前些时日交锋,已经杀死过不少的河东将校。

“郡守,卑职愿再去河内搬请救兵。”此时,一名年轻的小吏挺身而出。

他本是闻喜县的贼曹,得知贼兵来犯后,闻喜县令吓得连夜收拾细软逃走,只有他站了出来,于途中故布疑阵,拖延了不少时间,才使得当地百姓得以及时躲进安邑,免遭荼毒。

之后,小吏还指出,附近的几个郡地,只有河内距河东最近,也只有徐荣能在短时间内,最快增援安邑。而且徐荣善战之将,这些贼兵虽众,却未必是他对手。

“要是徐荣还是不肯出兵呢?”吴奂依旧有所担忧。

“那卑职也只好事急从权了!”

年轻吏官说得坚决,眼中闪过一抹狠色。

“好!”

吴奂喝了声彩,兴许是被这小吏的气魄所感染,他的语气也不由振奋了几分:“难得你有如此胆识,本官便将郡内仅剩的两百骑兵交予尔手,速速去往河内,莫要让本官和百姓失望。”

“领命!”

小吏抱上一拳,大声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