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曼眼睛一亮,她就知道有什么事找她的母妃就对了。
“我就知道母妃最疼我了,母妃你快说,什么办法?”陆曼亲昵地上前,坐在常妃身侧,挽着她的胳膊撒娇道。
“很简单,”常妃信心满满,“北桑只说要个公主,可也没说是要亲生的还是认养的。你那些皇叔们,总有几个不那么疼爱的女儿,若是被你父皇封了公主,对她们来说可是莫大的荣耀。”
陆曼听着常妃的话,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
她忽然坐直了身体,脸上带着几分要做坏事的兴奋和恶毒,道:“母妃,我这里有一个绝好的人选!”
常妃一见陆曼这幅模样,就知道,以往得罪过她的哪个世家女要倒霉了。
“你说说看?我先跟你说清楚,若你说的人选太不靠谱,这个忙我也帮不了你,这毕竟是两国和亲,不能太过儿戏。”
“母妃你就放心吧,我说的这人,无论是样貌才识还是身份地位,都定能让父皇和北桑使团满意。”
常妃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她还很少见到从陆曼口中如此夸赞另一个女子的。
但她随即脑海中也浮现出一个人的身影来。
“你说的,该不会是沈若初吧?”
见陆曼没有否认的意思,常妃惊道:“你想什么呢?她如今可是皇上亲封的长宁郡主了,正是皇上跟前的红人呢,你这时候还去招惹她做什么?”
陆曼眼中迸出一抹恨意。
“我就是要让她自食其果,她以为得了父皇的封赏就能得意了?那我就再让她登高跌重一些,封个公主,她沈家岂不是更感恩戴德?”
她怎么能不恨呢?
沈若初将她的心上人抢走了,又赶回了西羌。
自己得不到,也不肯成全她。
不仅如此,自己和母妃因为她受了多少委屈?
还有,后来江落雪通过了陆廉又见她时,将江寻夜装病的内情告诉了她,这背后出主意的人,竟也是沈若初。
她好容易又险些看中的人,再次被沈若初破坏了,这让陆曼如何能不咬牙切齿?
可那江家,因为这一次在饷银一案中的贡献,被裕明帝下旨封为皇商,日后皇室诸多用品的采购订货全都指在了他这里。
有了身份的江家,自然也不是陆曼轻易动得了的了。
她只能将这一笔笔账都算在沈若初的头上。
可沈若初竟然一日日地春风得意起来,如今竟然被封作了郡主,与她几乎只有一步之遥了!
这几乎要让嫉恨将陆曼的心肺啃噬干净了,辗转难眠时,她恨不得将沈若初剥皮抽筋食肉啖血。
如今终于找到一个能够对付沈若初的方法,她怎么舍得错过?
常妃看着双目赤红的女儿,叹了口气,仍然劝道:“此事你若是只为自己不去北桑,我尚可努力试试,但你若想将那沈若初落下水,只怕会很难。朝中谁不知道,如今她和那禹世子陆逾白情投意合,二人说不定早已私订了终身,你父皇那么疼爱陆逾白,又怎么会做出棒打鸳鸯拆散他们的事呢?”
陆曼心中似有一团火在烧。
陆逾白,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子?
自己儿时见了都会脸红的人,一个如画中谪仙一般的俊逸男子。
倘若不是他们之间是有着近亲的堂兄妹关系,陆曼早就对他动了心思。
可这样的一个人,也是沈若初的。
凭什么,沈若初究竟凭什么?
越是这样,陆曼心中就越是更加急迫地想要毁掉沈若初。
“母妃,您还没试,怎么就知道父皇不会答应呢?是,眼下父皇是很欣赏沈若初,可是,假如那北桑皇子自己看中了沈若初呢?又或者说--”
陆曼眼中闪着恶毒的光芒,道:“她与北桑皇子私相授受暗通款曲被人发现了呢?既然父皇那么疼爱陆逾白,又怎么愿意让他受这样的委屈?”
常妃看着自己女儿因为幻想着计谋得逞而露出的邪恶笑意,忽然之间有一阵寒意从脚底升起。
她费劲了心机才爬到妃位上来,此前因为陆曼便已经被降过一次了,全是靠着这张脸,她才得以重回妃位。
她实在不想再冒险,去招惹那个仿佛打不死一般的沈若初了。
可是,陆曼毕竟是她的女儿。
面对陆曼祈求的眼神,纵使常妃心中再不情愿,想到自己和陆曼因为沈若初而遭受的委屈,她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点头答应了下来。
此次北桑使团来访,之所以引起大朔的高度重视,原因其中之一就在于此次的北桑使团之中,还有一位身份极高的人。
北桑的哈顿王子。
这位年轻的皇子靠着自己力主对外征战的政治主张和屡屡得胜的带兵经历,在北桑的权势可谓是如日中天。
此前屡屡在大朔边境挑衅滋事的那些北桑军寇便是归哈顿统帅的。
这样一个好战分子,如今却作为和谈使团成员之一来了大朔,实在是有些令人匪夷所思又十分讽刺。
使团在驿馆落脚之后,随即便向宫中递交了和谈文书,看起来倒像是诚意满满。
大朔自然也不能怠慢,当晚便在宫中设了宫宴,要接待这位随团而来的哈顿王子,更想一睹这据说残忍弑杀的皇子的真面目。
宫宴的事自然是仍由皇后负责。
由于佟氏犯事之后,贵妃之位便一直空置着,宁妃又尚在病中并未痊愈,故而协助皇后负责宴会事宜的任务便落在了常妃的头上。
这也正是常妃和陆曼求之不得的。
常妃在此之前,便已先在裕明帝的耳边吹了一阵的枕头风。
虽说后宫不得干政,但爱女之心人尽有之,一个做母亲的为自己的女儿争取一份安宁也并无不可。
何况,陆曼虽然骄纵,到底也是裕明帝的亲生女儿。
故而,当常妃对裕明帝提出可以由亲王的女儿封为公主代为和亲时,裕明帝虽未立即答应下来,却也没有训斥她的这种想法,只模棱两可地答了一句“此事朕心中有数”之后便无后话了。
借着这次宫宴,常妃便打算将此事顺水推舟做实了。
于是,她借着要充分表示对北桑使团的重视为由,向皇后建议请诸位皇室中人一同赴宴。
皇后想到裕明帝交代的“隆重”二字,便也点头答应了下来。
常妃便趁此机会,对着虽不是皇室宗亲却也得了郡主封号的长宁郡主沈若初下了帖子,邀请她进宫赴宴。
沈若初接到帖子时,就知道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