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切实能出成绩的小地方着手(1 / 1)

断舍离 山下英子 1051 字 3个月前

我们已经介绍了断舍离的具体实践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浓缩成“处理不需要的废品”“出”几个字。这几个字能够表达出断舍离的精髓。

因为处理杂物也有其正确的方法。

对于初学者来说,一提到处理杂物,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扔掉自己最想抛弃的东西。其实,很多人一开始实践断舍离,想都不想就先拿自己最纠结的书籍或衣物类开刀,这样反而无法坚持下去,产生了多余的杂念,最后没有什么成就感,“断舍离”也半途而废了。

断舍离则是“加分法”。也就是尽管得分较低,全力集中在“达成事件”上,一点点地增加成就感。

以前高考复习法中流行一种学习方法——做一做小学生的算术题给自己打气加油。

让高考生做小学生的算术题简直是杀鸡用牛刀,每项肯定是满分。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做小学算术题来体验“我能得满分”的小小成就感。小成功的不断叠加会给人带来巨大的自信心。

而断舍离也正是要从非常简单的小地方着手的。小地方获得的小成功的不断累加,能给人以勇气和信心去面对自己的老大难问题。

面对家庭、工作上的种种不称心不顺意,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给自己扣掉分数。那么,在“断舍离”的实践上就多给自己加分数,自我表扬“又扔掉一件杂物,成功了”,给自己的“自信心账户”一点点地转账存钱。

这样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精力浪费,也不断地鼓起勇气面对断舍离的问题。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自己从“收拾钱包!”“收拾桌子的一个抽屉”这些小地方开始收拾没问题,但是一想到整个房子都要整理清理一遍,就会感觉任务好大、脑袋很疼。这其实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心理小锻炼。

还出现一种现象——“我也不是不懂断舍离的道理,也认为清理东西很有必要,但是,我就是莫名其妙地提不起劲儿来,动不了……”也就是说,总是我已经发动起来了,却没向前走,车轱辘一直空转。

这就像士兵上战场前突然丧失战斗力一样。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庞大的整理量,三座大山横在面前,我们会下意识地觉得特别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只好装作若无其事,半推半就地把处理杂物的任务无限期延后了。

有很多“必须去做的事情”,却“提不起劲儿行动”,这种“有心无力”的状态持续下去,会过度泄漏我们的精力(精气神)。这才是真正的“太可惜了”。

这时候,我们有必要重新回到原本的出发点——现在的自己,负载的人、事、物已经过大过多了。

其实话说回来,东西多的人往往面临的事情也多,首先压缩一下自己要处理的事情。然后从最简单的一小点开始实践断舍离。

不过,这种情况也容易让人觉得“所有的东西都很重要”。正因为如此,更要有意识地通过杂物整理,锻炼“现在、这里、我”的三要素标准。

只有这样,才能看清楚“对现在的我来说什么最重要”。

体验谈 6 扔掉的筷子给了我直面命运的勇气

12年前,由美女士(匿名)生下一个有残疾的孩子。当时她的先生每天加班到深夜,可以依靠的亲戚和朋友又不在身边。而她的第二个孩子依然有残疾,并且孱弱多病,是医院的常客。

“为什么只有我这么不幸?!”

雪上加霜的是,她又得了疝气,身体无法自由行动,做手术也无法根治。这种24小时折磨人的病痛,再加上两个需要照顾的孩子,找不到人帮忙的她甚至想过一死了之。

重压之下,家里就变得乱七八糟,到处脏兮兮的,灰尘遍布,对现状灰心丧气,对自己麻木不仁的她,每天如行尸走肉般得过且过。

当她的健康逐渐恢复,身体能一点点地自由活动时,她遇到了断舍离。在与断舍离的老师和学员朋友进行自我剖析时,那个曾经连哭泣都忘记了的她竟然变成了“小哭鼻子虫”,痛哭流涕。当眼泪流出来时,她把憋在心里的苦楚和无奈也流“出”来了。

当她重新找回自己的笑容,要再次振作起来时,回到家里后,眼前依然是翻倒的垃圾桶、依然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两个孩子,还有加班到深夜的先生。

“光这些事情就够我受的了,哪还能腾出手来收拾东西。”当她脑子里蹦出这些念头时,断舍离的学员朋友来了一封意想不到的信:

“今天的断舍离就是这个。”

短信下面附有一张扔掉的筷子的照片。

“?!难道这就算是断舍离了?那我也能做!”她瞬间鼓起勇气,开始迈出断舍离的第一步。

她飞快地走到厨房,只留下好的筷子,把有瑕疵的筷子捆起来一起扔掉。瞬间,平常把她弄得心烦意乱的空间居然变得整洁宽敞了很多。

那天以后,由美女士的身上开始发生变化了。

以前那位“只剩下15分钟,什么也干不了”的稀里糊涂过日子的人逐渐变成了“还有15分钟呢,看看有什么地方还能做断舍离”的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人。她现在特别有精神劲儿,总想着找点事情做。实践断舍离之后,家里的各个地方都发生了变化,变得让人心情舒畅,甚至变得让人想轻声哼歌。

由美女士以前也不是没有听过关于整理家务的方法,但是都没有在生活中实践,她说:“连我这样脑子都生锈了的人,也认识到了能收拾的东西就在眼前。”也就是说,断舍离让她看待事物的角度发生了质的变化。

断舍离会表现在行动的结果上。这些结果也一点点地转化成了她的喜悦和自信心。

她鼓起了勇气,用心面对自己的两个孩子,直面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