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惨胜于黄昏之季(1 / 1)

阴暗布局

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汉武帝36岁。

秋季,匈奴大单于伊稚斜,以两路大军,各数万骑,进袭汉国右北平和定襄郡,杀掠吏官千余人。

汉武帝接报,嘴里嚼着饭粒,传大将军卫青入觐。

卫青来了,汉武帝道:“卫青,朕这边,用了张汤的毒计,把天下刁民,骨头里的汁水都窄出来了,总算是筹措到了足够的费用。唉,可怜的百姓呀,他们招谁惹谁了,让张汤这么祸害?对了,你那边怎么样?”

卫青道:“陛下,臣已接报,现在漠北地带,只有匈奴王伊稚斜和左贤王两支大部落了。他们听了叛贼赵信的话,已经将主力人马悉数撤入漠北以北。以其大漠之天然险阻,断定我汉军绝难渡漠北进。即使是我军渡漠而过,也已是疲惫之师,届时匈奴一鼓而击之,我军必败。”

汉武帝道:“所以呢,朕花了几年时间,精选了以粟米饲养的战马十万匹,再加上军士们的自备战马,我方马匹总数不少于十五万。朕考虑让霍去病优先精选战马,让他部下的士兵,每人带三匹战马,就可以达到贯穿大漠而仍不失精锐之师的目的。此外,朕再遣步卒十万,跟在十万骑兵之后负责押运粮草辎重,有此万全准备,只要找到匈奴的主力人马,就可以毕其功于一役了。”

卫青道:“陛下圣明,天佑大汉。臣考虑这次出征,带上公孙敖。”

汉武帝:“公孙敖?”

卫青道:“正是,上一次,公孙敖因为再一次迷路,削去了爵位。只有带上他,打个大胜仗,就可以恢复他的爵位。请陛下答应臣吧。”

汉武帝道:“你说到公孙敖,我倒想起飞将军李广来了。”

卫青急道:“陛下,臣不要李广。这老混蛋太悍猛了,还有他的儿子,打起来仗来丝毫不亚于乃父。有他们父子俩在战场上,别人就没法儿露脸。”

汉武帝:“嗯?”

卫青:“李广他人品有问题,陛下还记得霸陵亭尉事件吧?李广退居时,有次打猎路过霸陵亭,霸陵亭尉禁止李广通过。李广怀恨在心,等到陛下起用他时,他附加的条件是征召霸陵亭尉从军。等霸陵亭尉到了他的军中,李广就杀了他。假公济私,睚眦必报,臣真心不喜欢李广这种人。”

汉武帝为难地说:“不是卫青,你说的这些鸡毛蒜皮,谁他妈的当回事啊?不就是杀个仇人吗,搁在李将军身上还算个事儿?总之李广他的名气太大了,如果不带他去,不只是他自己不服,群臣百官,天下百姓,也会吃惊诧异的呀。”

卫青道:“不怕臣民们的惊诧,这天下,难道不是陛下的天下吗?”

汉武帝叹息道:“是朕的天下不假,可是卫青,你也得替朕分忧呀。难不成朕还能颁道圣旨,说李广因为太急于上战场杀敌,所以朕要灭了他全家不成?”

卫青乐了:“陛下,臣明白了。”

汉武帝皱眉:“你明白个屁!朕只希望你能把事情做得干净点,懂吗?”

卫青道:“总之,臣会把李广父子分开的,否则,他们父子联手,这一次的主角又被他们抢走了。”

说完这番话,卫青躬身退下。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战役,就在这片不祥的阴谋黑云笼罩之下,开始了。

漠北战役,千秋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