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连谏
原本,某人在他手底下混饭吃,他眼中的某人,满是谦恭、满是周到温和,因着印象颇佳,某人也就得了他的重用。后来,渐渐有人向他反映,某人的有些作为,与他印象中的那个某人很是不相符,当然,他不仅不相信还觉得那些把某人说到他跟前的人,太是阴暗,见别人混得比自己好就眼球发痒内心泛酸,更何况古语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嘛。某人的修为,是他在亲历中检验出来的,岂能是听些妄言就能毁掉的?所以,那些反映,非但没有毁掉他对某人的印象,甚至还觉得是某人位置稍一坐高,就遭了同人嫉,他愈是觉得某人不易愈是更加体恤了。
几年后,某人运道顺畅,职位一升再升,居然地,他这昔日伯乐成某人手下的一小中层,因着以前的种种渊源,他见着某人,依然像一样那样热络地说笑,可是,某人的眼球里怎么泛着一层淡淡的不以为然呢?他也当自己是内心的泛酸作祟,一边拼命自我检讨一边继续和他热络,可,人家某人眼里,就不仅是淡淡的不以为然了,还泛出了不耐。三番五次下来,再见了某人,他就识趣地缄默了。
悲凉之下,他想起了某人下属们的一些怨言,更是想起了某位著名人物说过的那句话:当猴子爬高了,红红的屁股就露出来了……
如果把社会阶层地位比喻成一强大彪悍的树干,每个人都在奋力往这棵树的顶稍上爬,原因只有一个,强权的人在树干的上部,除了可方便浏览左右无遮无挡的风光之外,向下看时,他看到的,是人的面孔,面孔是端给这个世界的一张名片,都是经过了雕琢和粉饰的,而树干下面的人,就悲哀多了,他们仰头往上看的时候,给强势的人看到的是一张千雕琢万修饰的面孔,而身在他们上方的人,赐于他们看的,不过是一个难看的猴屁股。
对于处在树干下方的弱势者,更多的悲哀是在于,即使抬眼就看见猴屁股也得隐忍着,因为处在劣势,抗争只会被强势的猴子一脚踩中脑门,一个跟头栽到尘埃里去。强势的猴子,之所以能肆无忌惮地把难看的猴屁股当众向下展览,那是因为他自己也无比清楚,他在强势,向下展览一下猴屁股也带不来太多损失,因为他的脑袋上方,也有N个猴屁股等待他揣着隐忍化妆出一脸的欣赏去赞美。
在生活中,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人性的猴屁股,每个人都有向别人露出它机会,也有不得不去仰望它的时候。心里有只人性的猴屁股不是罪过,但,如果把猴屁股露出来了,还想让别人当成灶王爷的脸去畏惧去膜拜就有点荒诞不经了。没人能彻底剔除掉内心的那个人性的猴屁股,为了避免它时不时露出来大煞风景地残害别人的尊严,我们最好是弄块漂亮的屁帘,挡上它,这个屁帘的名字就叫仁慈或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