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切大方,消除参与者的距离感(1 / 1)

招待酒宴、庆功活动这类场合,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一是大家基本上都相互认识,但又不是所有人都特别熟络;二是参与宴会的人,可能会成为你未来的合作伙伴,也可能过了今天你就不知道对方何去何从。

所以,在这种场合讲话,亲切大方是最重要的。只有如此,才能尽可能地利用这一机会“笼络”每个人,给所有人留下“这个人很好打交道”的印象,也要让他人觉得你讲话很干练、成熟,会是比较好的合作伙伴。

如何做到亲切、大方呢?我们只需记住一句至理名言——“率真而不失尊重,亲密而不少边界”。

所谓率真而不失尊重,指的是在招待酒宴、庆功会上讲话,不要像在正式会议上那样重视语言凝练、官样文章。招待酒宴和庆功活动属于比较轻松愉快的场合,我们千万不要板着脸说一些套话、官话,那样会让你显得与周遭氛围格格不入。

其实,讲话好像穿衣服,讲究“搭配”,在合适的场合讲合适的话,会让听的人感到舒服。相反,如果你讲的话与场合不搭,即便你再怎么口若悬河、巧舌如簧也难取得效果。

所以,在招待酒宴和庆功会上讲话,从措辞上讲可以口语化一些,不要频繁地用排比句修饰,也不要总是说“第一如何如何、第二如何如何、第三如何如何”这类汇报性的语言,显得不够亲切,给人带来隔阂感。

图8-1 如何快速消除距离感

口语化、听起来符合日常用语习惯“脱口而出”的语言,反而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让人觉得发言者不做作、很率真。

不过,千万不要拿某个具体的人开玩笑。或许你觉得自己跟对方的关系不错,平时说话也比较随性,但是来到这样的场合一定要尊重每个人,无论是平时跟你称兄道弟的熟人还是点头之交的同事,都要给予同样的尊重。

所谓亲密而不失边界,就更好理解了。在类似的场合讲话,要拿出“我和大家是一个整体”的姿态,让所有人都觉得彼此很亲密;而且,要“雨露均沾”,不要和某些特定的人显得过于热情、熟络,这便是失去了边界。 简单来说,我们要表现得与每个人的关系都很好,但是没有与某个人特别好,这才是正确的说话态度。

说话者要记住,在宴会上讲话表现出亲切的一面,是为了消除自己与大多数参与者的距离感,所以,亲切不能只展现给少数人而忽略多数人。

一次成功的演讲,是你讲完话之后大多数听众觉得“这个人讲得很有道理,估计很好打交道”,而不是让大家觉得“哦,看样子他和他熟识,那几个人的关系不错,我们在他眼里就是空气”。如果多数参与者产生如此想法,即便你的讲话再精彩也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