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节日、纪念日寄托了许多美好的祝愿,并且愿意将这些祝愿分享给他人。所以,在节日的时候为宾客献上美好的祝福,绝对不会错。
元旦、春节的时候,人们希望旧的一年远去,在新的一年可以更好;中秋节时,人们思念亲人,寄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心愿;在重阳节时,希望家中长辈身体健康,老而弥坚;在清明节时,即便是寄托哀思,也有着继往开来的意义。
那么,什么样的祝福才是好的,让人感同身受呢?从标题就可以知道,要热烈、温馨。满足这两点,祝福才能真正打动人。
热烈,指的并不是祝福内容,而是送出祝福时的情感状态,即情感要饱满、激昂、真诚。不同类型的祝福语,自然要用不同的音调、音量来表达,相同类型的祝福语也要注意变换音调,通过音调变化突出层层递进的感觉。
表情也是展现热烈情感的方式。如果不注意面部表情,送出祝福的时候,听众的感受就会大打折扣。不少主持人说出祝福的时候显得漫不经心,又或因为紧张而无暇顾及脸上的表情,这样的祝福自然不会让在场观众满意。
送出热烈的祝福是主持人的本分。如果能让祝福带上温馨的意味,就有更上一层楼的意思了。那么,如何让祝福有温馨的味道呢?
图1-2 如何让祝福变得更温馨
首先,祝福要送得体贴,送给在场的每个人。喜庆的话谁都会说,听多了也就觉得空洞乏味。想要让人感觉祝福很温馨,你就必须将祝福真正送给在场的每个人,让他们都能感到祝福是送给自己的。
我们不可能下场与每个人互动,却能为在场的所有人划分群体。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按照年龄划分——为老年人送上关于身体健康的祝福,为中年人送上事业成功的祝福,为青年人送上前途无限的祝福,为少年人送上学业进步的祝福。这样,就能照顾到在场的每个群体,让每个人都感觉到祝福距离自己并不遥远。
送出祝福时还可以根据不同场合进行定制调整。例如,公司年会的时候,可以为不同的部门送出不同的祝福,相比空泛的念经,这样能更加贴近人心。
其次,实现祝福的扩大化。如果送出祝福的时候,不仅针对到场的人,还能将到场听众的家庭、亲人包含进去,显然能让气氛变得更加温馨。每逢佳节倍思亲,当你的祝福触及在场诸位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时,祝福就会变得更加贴心。
最后,对于一些较为特殊的群体,切记不要将其单独划分出来表达祝福。特殊群体最渴望的不是保持特殊,而是能像普通人一样被对待。单独对其关心,反而是一种冒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