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发现丈夫陈南好像有出轨的迹象,顿时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晚饭后,李云想给父母打电话,女儿恰好用自己的手机查看作业,于是就用陈南的手机打,没想到收到了一条言语暧昧的微信。
李云翻看了聊天记录,发现这人是丈夫的女同事,两人时常聊工作、聊生活。这本没有什么,可是李云发现两人每天的微信有数十条,而且早上会互道早安,晚上也会互道晚安。那位女同事会分享自己的高兴事、烦心事,丈夫也会诉说生活或工作中的烦恼。
李云不敢相信陈南会背叛自己,因为这些年来两人的感情一直不错,陈南在家里家外都是好丈夫、好爸爸的角色。
抱着一线希望,李云开始试探陈南,说周末一起去看电影,好好地浪漫一番。结果陈南的兴致不高,说周末可能加班;李云的生日要到了,她希望陈南给自己买束花,他却说没有必要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之前,不用李云提议,陈南都会主动安排一些有情趣的活动。
李云受到很大的打击,内心从不敢相信到怀疑,再到气愤、悲伤。回顾这些年的婚姻生活,两个人有**、有浪漫、有温馨,她不明白陈南为什么会背叛自己。回想当初自己本可以升职有个好前途,但是为了照顾家庭、孩子,她不惜选择不升职,甚至还被调到非重要岗位。此时,她痛恨陈南竟然会对不起自己!
李云越想越伤心,越咽不下这口气。但是为了孩子,她选择冷静下来,心想:若是陈南没有实质性的出轨行为,他能有所悔改,自己可以再给他一次机会。于是,她去找陈南摊牌,希望他能好好认错、改错。
令李云没有想到的是,陈南竟然说:“其实,我对你已经没了感情,我们离婚吧!虽然我没有做对不起你的事情,但是我觉得我们既然不再相爱,就应该早点分开,这对你我都不是一件坏事。”
李云仿佛挨了当头一棒,愤怒地说:“你是不是出轨了,跟那个女同事?”
陈南冷静地说:“你不要瞎想,我们之间没有什么……”
李云的情绪更加激动,说:“我都看见你们的聊天记录了,没有什么,会早晚问好,说那么多暧昧的话?你当我是傻子吗?”
陈南继续否认:“不管你信不信,我们一直都是发乎情、止乎礼的。因为我们还没有离婚,所以我绝不会做出对不起你的事情。”之后他不再解释,但是坚决要跟李云离婚。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陈南是精神出轨了,虽然没有和女同事发生关系,但是却爱上了对方。对于婚姻来说,这也是最致命的。对于这一点,李云自然心如明镜。现在,她已经失去了理智,心中暗想:你想离婚,我绝不会让你如意!
接下来,她动不动就跟陈南争吵,每天都指责他“不知廉耻”“背叛婚姻”。同时,她还加上那位女同事的微信,不断地发送辱骂对方的话语。被那位女同事拉黑后,她多次闹到陈南的单位,向对方领导揭发他们“搞婚外情”,闹得陈南和女同事不敢再出现在办公室。
即便如此,李云还是心有不甘,又把陈南和女同事的事情挂在微博、短视频上,让网友指责和抨击两人。最终,陈南不得不辞职,每天只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那位女同事也离开了这座城市,让李云再也找不到她。
李云胜利了,可是她快乐吗?不,她依旧沉浸在痛苦中。她的婚姻已经无法挽回,自己、孩子和家人也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她的形象也被毁掉了,在公司混不下去不得不辞职;孩子每天被同学指指点点,被疏远、孤立,越来越孤独、自卑;家人则在邻居面前丢尽了脸,不知如何自处。
面对丈夫的背叛,李云失去理智,选择了“同归于尽”的纠缠方式,最后落得两败俱伤的结果。
固然,陈南精神出轨是这一切的起因,但是李云这种把自己变成“泼妇”,誓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方式真的不算明智。
李云可以选择不原谅,让对方吃苦头、受惩罚,毕竟她已经受到伤害,选择隐忍、退让不应该被提倡。她也可以理智地与丈夫谈判,找到对方出轨的证据,在离婚协议中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事实上,新《婚姻法》的规定对李云很有利,作为无过错方,她可以在分配财产时占据优势,还可以向过错方要求赔偿。相反,如果李云指责、辱骂女同事的一些言论涉嫌侮辱他人人格、侵犯他人隐私权等,可能会给自己招来麻烦,甚至受到法律的制裁。
所以,被错误的人、错误的感情伤害了,无论男人还是女人,终究是一场噩梦。也许你无法忘记曾经的好,不甘心被背叛,但是还请克制自己的情绪,因为纠缠、哭闹没有任何意义,报复、同归于尽并不值得。
对于婚姻和爱情来说,一个人已经冷静地抽身离开,另一个却拼命纠缠,最后受伤的会是自己,被毁掉的也是自己。
最后,李云选择离婚,但此时的自己已经千疮百孔,失去继续寻找幸福的勇气。然后,看着那个自己曾经爱的人变得一无所有,失去了工作和尊严,她感到万分悲伤。直到这时,她才明白:报复一个人,原来真的无法让自己快乐。
何必要搞成这样呢?所以,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能失去理智,肆意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这对于自己没有任何帮助,也不能解决实质性问题。我们应该放弃执着,放弃不甘心。
其实,原谅对方,放过对方,就是在放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