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则新闻引发人们的关注,说是一对年轻人相恋几年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但在婚礼即将举行的前一天凌晨,男方突然接到女方家人的电话,声称给女方买的“全身礼”中的内衣尺寸小了,没办法穿,如果不能及时更换合适的尺寸,第二天的婚礼就不举行了。
然而,凌晨时分不可能找到买衣服的地方。结果,第二天早上,女方家里真的就拒绝举办婚礼,双方就内衣问题争论了几个小时,女方坚决不同意穿旧内衣出嫁,男方则认为女方家有故意刁难的意思,宣布婚宴改为亲友联欢会,一场婚礼就此泡汤。
这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婚礼引发众多网友的讨论。有人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定是新郎新娘早就有矛盾才产生这种结果;还有人说,双方既然在结婚这件事上有意见分歧,就应该早提出早解决,连结婚证都领了,何必非得拿到婚礼举行时来激化矛盾呢……
其实,无论是恋情期间还是婚姻生活中,男女双方都难免有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大到职业规划、家庭理财,小到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这些意见上的分歧常常会引发男女双方的争吵。
比如,经常看到夫妻二人因为粽子究竟是甜的好吃还是咸的好吃而争吵,也见过恋人之间因为某地方的特色菜肴到底好不好吃而争吵,甚至日常闲聊时,夫妻俩还会因为某个热门新闻事件中的观点差异而争论不休……
高岩与刘爽结婚不久,平日里虽然总是吵吵闹闹,但感情着实不错。他们意见不同的大部分事情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不涉及原则问题,有的甚至跟他们的生活毫无关联——两人纯粹是为了消遣而争论一番,谁也不会将它当回儿事。
不过这一次,他们为热门新闻事件中女方因内衣尺寸问题而悔婚有着相当大的意见分歧。
其实,这场争吵一开始不过是闲聊罢了,聊着聊着就提及了热点新闻事件,便自然而然地各自发表了一些看法。高岩发现刘爽的看法和想法居然跟自己截然不同,于是闲聊变成辩论,辩论变成争论,最终发展成一场争吵。
作为理工男,高岩的逻辑非常严密,先是叙述事件的前因后果,然后冷静地剖析悲剧发生的根源,接着一一指出参与事件各方所犯的错误,最后得出结论。一套流程下来,完全就是教科书式的辩论过程。
刘爽则觉得高岩看似公正,但内心已经预设了立场,且看法有大男子主义的嫌疑。所以,无论高岩说什么,她都会发表不同的意见。如果某个环节因为高岩的严密逻辑而无法辩驳,她就会搬出“杀手锏”:“天哪!你居然对我说这样的话,你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
最终,高岩赢了辩论,却惹哭了刘爽,只好认输服软,低声下气地哄着被自己气哭的妻子。
最后,刘爽委屈地说:“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你每次总想着要辩倒我,甚至不惜说出那些让我感到伤心的话呢?难道口头上的胜利,比我的感受还重要吗?有时候,我其实也知道自己不一定是正确的,但只要你这么尖锐地攻击我,我就忍不住回击……”
“口头上的胜利”,真的那么重要吗?
当你绞尽脑汁用强大的逻辑和语言,一次次战胜亲人、爱人,把他们辩驳得无话可说的时候,你到底想要从中获得什么呢?当你成为辩论或争吵的最终获胜者之后,你又能因此得到什么好处呢?
事实证明,你不会获得任何好处,除了让对方感到尴尬、伤心外,你得不到任何东西。更可怕的是,在这种莫名的好胜心驱使下,你甚至可能会一时冲动地说出一些事后让你追悔莫及的话,甚至还会摧毁一段美好的感情——你的咄咄逼人在让对方哑口无言的同时,也会让对方逐渐对你关上心门。
一心在嘴上争输赢的人,无论结果如何,都只会输而不会赢。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当人们面对焦虑和挫折时,往往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这种保护机制为了帮助人们缓解焦虑,维持心理平衡,甚至可能对现实进行一定的歪曲。这种对现实的歪曲与道德层面的欺骗是完全不同的,它是一种非理性、发生在潜意识层的现象。
这就是为什么在意见产生分歧的时候,你越是表现得咄咄逼人、得理不饶人,对方就越容易“死鸭子嘴硬”,坚决不肯低头认错。相反,如果你主动退让,甚至给予对方一定的肯定或赞扬,对方反而会不好意思跟你继续针锋相对,甚至礼尚往来地接纳你的部分看法或意见。
因此,在婚姻中,我们一定要明白:如果两个人的意见不和,一定要通过争论甚至争吵让对方同意自己的意见时,到最后,你可能赢得了面子,却一定会输了人心;赢得了尊严,却不小心输了感情。说到底,赢在嘴上,不如赢在人心。
婚姻生活中,彼此可以争论但不争对错,提出自己的看法也要尊重对方的意见,这样才能更加甜蜜、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