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中秋再会(二)(1 / 1)

佟正钊对于晚明陕西农民的群体印象直接来源于李自成。

李自成给现代人的印象自然是好不到哪里去,尤其在佟正钊这个被西方文明浸透骨头的精神布尔乔亚看来,李自成代表的是黄土高坡上养出来的野蛮与凶恶。

要搁在上辈子,佟正钊只把李自成当成改朝换代中的一个插曲,一个五千年历史大国中的一段无数相似的血腥故事。

但在佟正钊穿越到明朝并且真正在大明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李自成的人格中也有被现代人容易忽视的可贵之处。

最起码的一点,那就是李自成无论如何得不开化,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和魏忠贤一样,把自己阉了去当皇帝的奴才。

无论他是被朝廷裁减,是被知县游街,还是被军队欠饷,无论是落到了何种走投无路的境地,李自成都从来没有真正地去向强权投降。

这个野蛮农民慌张踉跄地冲进北京城中当了四十二天皇帝,最后既不是死于大明,也不是死于大清,而是死在了与农民肉搏的那一板斧之下。

生得张狂,死得蛮横,一生纵使鲜血淋漓,也要活得潇洒恣意,活得把殷红的血色变成了黄土高坡的底色。

佟正钊心里是敬佩李自成的,他生死都是农民,皇权在他手中逗留得那一瞬,也没把他感化成仁圣君子。

这便好得很,这便是难得。

他李自成哪里需要受权力感化?

一个视皇权为无物的农民,一个在落魄时都从未向权力认输的好汉,皇权哪里配去感化他?

他李自成从来就不是道义君子口中的圣主仁君,他有他自己的信仰。

那单属于农民和土地的信仰构建出了一个农民政权的残暴与疯狂。

却又同时,在李自成的一部分人格里闪闪发光。

佟正钊上辈子只看见了李自成的野蛮与不开化,这辈子却隐约发现了李自成性格中的闪光之处。

说是隐约,是因为李自成人格中的高光部分在晚明显得太过伟大,伟大得都令佟正钊心生疑惑。

一个生长于黄土高坡上的农民怎么会拥有如此伟大的人格?

佟正钊咂摸不透。

他生来就是远离农民的,农民对于他而言,其陌生程度甚至超过太监这个第三性别群体。

佟正钊能理解薛为忠的苦楚,能看懂魏忠贤的心酸,但他却始终咂摸不透李自成。

因此佟正钊必须请教佟秉清。

佟秉清虽不如李自成伟大,但他脱胎于农民之中,如今又日日往农民中去。

他既是农民群体的一个侧面,自然比佟正钊更能察觉出农民的不同凡响之处。

“好说,好说。”

佟秉清仍是呵呵笑着,

“二侄儿,咱们是一家人嘛,你的事儿,你二叔我啥时候推脱过?”

佟正钊放了些心,有佟氏兄弟在旁,能出甚么了不得大乱子?

“其实这事儿倒没甚么特别的难处。”

佟正钊斟酌道,

“只是我从未与乡里的农民打过交道,怕使唤不动他们。”

佟秉清笑道,

“这有甚么难的?农民好使唤得很。”

佟正钊道,

“好使唤得很?”

佟秉清笑道,

“农民就像小孩子,你三弟五、六岁的时候啥样儿你还记得么?农民就跟你三弟那时候的样子差不多。”

半途而来的穿越者佟正钊只得进一步不耻下问道,

“二叔,您再说得具体点儿。”

佟秉清思忖片刻,举出了另一个更加生动的例子,

“《水浒》里的李逵你记得罢?咱们大明的大部分农民就跟李逵差不多。”

佟正钊道,

“那书里李逵的事迹多了。”

佟秉清笑了一笑,道,

“譬如李逵救宋江劫法场,一口气杀了几里地,也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地,当时连晁盖都感到不安,他以为劫法场不干百姓事,李逵不应伤及无辜平民。”

“可李逵不听他的,一斧儿一个,排头儿砍将杀去,这且罢了,等他们这一干人等逃到江边的庙里,只因庙门紧闭,他就到处去找庙祝,要把庙祝杀掉。”

“接着,梁山上的人活捉了那个揭发宋江的黄文炳,李逵将他开膛破肚,从腿上开始凌迟,炙烤下酒……”

佟正钊忍不住道,

“李逵固然凶狠,可那个黄文炳也不是甚么好人啊。”

佟秉清笑着接口道,

“黄文炳固然不是什么好人,但作为一个在闲通判,发现宋江题反诗予以向朝廷揭发,也是他的本分。”

佟正钊道,

“黄文炳到底与李逵有仇,李逵报复得凶狠点,也还有可恕之处。”

佟秉清继续笑道,

“那后来李逵听从吴用的吩咐,为了让朱仝上梁山,杀了沧州知府之子小衙内呢?”

“朱仝因为庇护雷横而被流放,沧州知府明显对他是有好感的,不但知府对朱仝有好感,知府那四岁的小儿子对朱仝也平白多几分亲热,但凡有点人心者,都不可能不生出些许柔情。”

佟正钊道,

“这是当然,书里的朱仝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