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爱生于世家,还是一个显贵至极的家族。
陈家的老祖,乃是当年唐夏国的开国丞相,并且连续三代人都是位居丞相之职,虽然后来再也没有位极人臣的显贵,但是,陈家却是唐夏国内一威名赫赫的家族之一。
陈建爱年轻的时候,总是觉得那些有手有脚却做了乞丐、却过不上好日子的人,都是游手好闲之人,都是活该!
活该他们困顿潦倒,因为,在那时候的陈建爱看来,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不肯干活的缘故!
这个认知,伴随着陈建爱的青年、中年,直到此次兵锋到来,陈建爱迁居山区的时候,才是明白了这个道理——
原来,有些人生活困难,并非是他们不肯干活,而是干的太勤快了!
陈建爱微微摇头,一脸内疚的将自己的这个认知过程说了。
方极哈哈一笑:“的确如此,有些时候,看似更吃苦的举动,却是白费了功夫的!”
他指着漫山遍野的黄褐色浑浊雨水,指着那纵横沟壑的小小河流,以及那宛若是伤疤一样,一道道甚至能够称之为峡谷的小山沟。
“陈老请看,百姓们攒了一点肥料,堆在地里还来不及化作地力,一场暴雨的降临,不但冲走了地表的浮土,更是将田地里的肥力全部都给带走了!”
“百姓们辛辛苦苦耕作的田地,就这样年复一年的愈发稀薄,这一片黄土地上面,那道道被山洪冲刷的沟壑,也更加的深刻,直到成为了一道道峡谷。”
透过方极的话语,陈建爱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农夫正在田间地头劳作着,他们砍伐了树木,清理掉乔木,烧掉了杂草树叶,然后一撅头一撅头的将坚硬的泥土挖开,打碎了硬疙瘩之后,变成了松软适合作物生长的泥土。
刚刚开挖的田地,土壤肥力很高,粮食连连增产,百姓们脸上的笑容就像是春天的花一样。
好景不长……
陈建爱仿佛看到了一场接着一场的雨水的到来。
因为少了树木草地的遮挡,而庄稼地里面,杂草都已经被农夫们给清除了,只留下庄稼苗。
而庄稼苗只见是需要一定的间隔的。
失去了草丛、树叶保护的泥土,顺着地面横流的雨水,开始流淌……
时间在一年年的过去,而这些庄稼地地表的浮土一年借着一年的流逝,地力也变得越来越稀薄。
百姓们不得不砍伐更多的树木、乔木、灌木,将一片片原本有着遮挡的泥土显露出来,成为了一块块的庄稼地!
陈建爱的面前,仿佛出现了一个个憨厚的脸,当刚开垦的田地获得了大丰收的时候,这些农夫们人人都是喜笑颜开的,但是,当土地产量不足的时候,百姓们的粮食不够吃了,于是再次拿起了斧头……
陈建爱很想大声呐喊:“放下斧头,放下撅头,放下镰刀……”
但是,他能怎么办呢?
百姓们的要求很是卑微,他们只要吃饱饭啊!
哪怕是野菜红薯面窝窝头!
方极一样是透过雨帘,仿佛在看着什么。
两人一时间都是没有了说话的兴趣,不知道多久之后,也许只是一瞬间,也许足足过了半个时辰。
方极才是招呼陈建爱坐下,然后让人去唤王晓光过来。
王晓光并没有离开营伍,从过了青龙山之后,方极就觉得自己仿佛是来到了曾经在历史书上面看到过的黄土高原一般!、
若是说青龙山以南的地方,虽然贫穷,但是还算得上是山清水秀的话,那么这过了青龙山之后,便只能算是穷山恶水还食不果腹了!
不多时,王晓光诚惶诚恐的来到了大帐。
侍从让他在帐外等候,自己却是进了大帐禀报。
“启禀王上,王晓光带到!”
方极一抬手,示意侍从将王晓光带来。
“进去吧,除了王爷在,相国也是在的!”
侍从小声提醒王晓光道。
从方极留下王晓光在军营里面的那一刻开始,方极身边的亲随自然是看懂了方极的意思。
王晓光这小子怕是要一飞冲天了!
琐事繁忙的方极既然留了王晓光,自然是对他还有任命的,要么就是王晓光做的事情,方极感兴趣了。
不管是那一种,王晓光这小子今后鱼跃龙门却是真的了!
面对侍从的提醒,王晓光急忙拜谢,他小心翼翼的走进了大帐,还不待抬头去看方极的长相,当即便是双膝一软,跪倒下来。
“草民,草民王晓光,见过王爷,见过相国。”
这相国自然就是陈建爱了。
因为方极只是称了王而已,是以这麾下文官最高的地位也就是相国了。
“起来吧,我大唐不兴跪礼!”方极一挥手,示意王晓光站起来。
陈建爱早已知道了方极的想法,于是对着王晓光道:“王爷找你过来,是有几个问题想要问你的,若是你知道的,就只管如实回答便是,若是不知的,便说不知道就可,当然,若是你自己有了猜测,那就说是自己猜想的,你可明白吗?”
“知道,知道,小民知道了!”
王晓光急忙从地上爬起来,忙不迭的回答道。
方极开口道:“先介绍一下你自己吧!”
王晓光急忙将自己的详细来历说了,然后又说了自己是为什么做这一行的,甚至还是将他与方东还没有开始的合作都是说了。
方极与陈建爱两人并不惊奇,实际上关于此人的情报,早在当天下午就放在了自己的案头。
方极对着王晓光道:“既然你也是世代务农的,那么照你的看法,这榆树沟田地若何?”
王晓光急忙道:“草民虽然不敢说是南来北往,但是这方圆几百里却大都是去过的,以小民的看法,榆树沟这边的田地最为稀薄!”
他抬眼瞟了方极一眼,见到他面无表情的坐着,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当即在壮着胆子道:“若说亩产,这榆树沟的产量,最好的田地产量,怕是连一百斤都是没有的!”
在没有化肥的年代,不管种植什么作物,亩产都是不高的。
就拿麦子来讲,一亩地的产量也就是在一百斤左右,若是一等田地,侍弄的好了,亩产能够上了两百,若是山坡这等薄地,一亩地却是连七十斤都是少见的!
方极开口道:“此地丘陵甚多,一等田却是没有多少的,且说说其他田地便是!”
“王爷说的是,这里的一等田,寻常人家也就是一两分地罢了!”
王晓光很是惊奇,没想到方极这个王爷竟然一眼就能看出榆树沟一等田的多少来。
他哪里知道,方极在没有发家之前,也不过是一个务农的混小子罢了。
王晓光开口道:“小的在榆树沟呆了一段时间,因此对于此地的风土人情,倒是稍微知道了一点,这里的一等田、二等田都是很少的,这两个寻常的人家,全家加起来都是不到一亩地的。而山坡这种三等田,每个人却是很多的……”
王晓光想了想:“这边基本上人均田地都是超过了十来亩,但是,产量却是不高。”
他用自家的产出来做了对比:“小的家中只有13亩田地,平素都是内子在管理,到了耕种的时候,小人则是要回家劳作的。
一年夏秋二季,小的一年能够有了两千斤的粮食,还要加上一些棉麻蔬菜瓜果的,这边的大多数人家,所拥有的田地都是超过了小人,但是,一年的产出,也就是在一千三四百斤左右徘徊的,是以这边人都是不大吃得饱的。“
他抬头瞟了瞟方极与陈建爱,见到两人都是在沉思,遂壮着胆子继续道:“榆树沟太苦了,每年春季,山上仅剩的树叶,能吃的都给鼓捣了,比如那洋槐花、榆钱、毛构树的花絮,刺槐尖,柳树叶……诸如此类,就算是苦涩难以下咽的树叶,也被吃了下去……”
方极猛地抬起了头,他想起了一个着名的时期,那个时候的人们也是这样的。
他曾经看过一个小手抄,上面写的就是那个时候的回忆,那手抄是在一个墓穴里面发现的,上面说因为某些原因,这个手抄不能出版,只得带进了坟墓里面,伴随着自己的骨灰长眠。
里面记载了他的先人在那个特殊时期的遭遇。
方极记得很清楚,那个手抄上面说了他的舅舅,面对难以下咽的刺槐叶,更是还要参加繁重的劳动,他的舅舅哀嚎自己的母亲:“妈呀,我就要饿死了,这老刺槐叶太涩了,求你给我二分钱吧,我去打一角醋,拌拌刺槐叶吃了,不然我就要饿死了啊!”
方极忘记了自己是在哪一个星球上面发现的这个手抄的,他形象的称呼那个时期是人间炼狱。
因为感兴趣,他曾经特意搜集了那个时期的消息,一番分析之后,才是明白原来那场炼狱是人为的。
方极原本以为,自己就算是重活一世,都是看不到这样的人间惨剧了,但是,没有想到,这样的一幕再次活灵活现的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王晓光依旧在讲述着自己的见闻,方极等到他讲完了一个故事之后,开口打断道:“说一说你做的事情吧!”
王晓光浑身一怔,急忙弯腰请罪,若不是刚才方极已经三令五申的告诉他大唐国不兴跪拜,他怕是就要跪在地上了!
“王爷饶命,王爷饶命,小的也是为了混一口饭吃啊,小的可不曾卖了他们,那些人都是好好的去做工呢,甚至,周边附近的人家,逢年过节了还要给小的拿来礼物,感谢小的给了他们更好的生活呢。
王爷明鉴,小的不是那些黑心烂肝的拍花子啊!“
拍花子就是拐子,也就是拐卖人口的那些人。
超过九成的人都以为拍花子拐卖的只是妇孺儿童,实际上则是不然的。
拍花子里面,有一种专门拐卖壮年劳动力的,他们或是诱骗,或是使用药物,将能够干活的壮年劳动力拐卖到了作坊里面。
这些作坊大都是以砖厂、采石场、采矿场等重体力作坊的。
这些人进去之后,一大半都会直接被累死,就算是侥幸能够坚持下去的,也直到老了不能动了,才会被扔出了作坊,而这时候,很多人都已经失去了谋生的能力了……
一旦被拐卖进入了黑作坊的人口,几乎就与彻底失踪挂上了等号,终生再也没有返回故乡的希望了!
比如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南方某地还有大量的这种作坊,太多的人进入了黑厂里面,被榨干了劳动力之后,然后给丢了出去。
甚至还有一些能力高的厂,直接与某些人合作,以查某某证为由,将丁口们逮起来,扔到了那些作坊里面,吃的是泡萝卜条就掺了石子的发霉白米饭,做的是繁重的体力活,三个月之后,快要死了的时候,给丢到了某关,扔给几十块钱的车票钱。
王宝强在处女座《盲井》之中,所展现的就是这样的拍花子诱骗拐卖壮丁的故事。
甚至在去年的时候,火遍全网的河北某地砖厂员工事件,也是这样的拍花子拐卖受害者。
因此,当方极问起了这个时候,王晓光顿时吓得魂不附体了!
方极呵呵一笑:“起来吧,丁家脚行孤还是了解的!”
王晓光这才是常舒了一口气,等到心情平复下来,王晓光这才是发现,自己的后背竟然全都汗湿了!
方极开口道:“说说你在榆树沟招人的事情,孤比较好奇这个!”
见到方极并不是责怪自己,也没有给他的行为定为了拍花子,王晓光顿时轻松了很多。
他开口道:“丁家脚行是小的姐夫家的产业,大龙城商贸日盛,所需的劳力缺口很大,正好小的这边田地不多,百姓闲暇时间很多,是以,在丁老爷子的建议下,小的便开始带人做工了,原本的时候,小的也是亲自做工的,只是,这缺口越来越大,干老子那边,又给出了彩头,一个人给了小的十枚大钱的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