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登陆敌国(1 / 1)

伴随着赵无忧一声令下,各派弟子飞身而起。

他们有的挥舞长棍,有的用长剑直刺,有的用拳脚拍击,组成阵法,合力进攻。

很多正在守城的南吴国士兵猝不及防,不是被刺穿咽喉,就是被打碎头骨和心脉,倒在了血泊中。

各派掌门更是施展看家本领,来到了城墙上,击杀距离很近的南吴国弓箭手。

这些弓箭手如梦方醒,慌忙高举弓箭射击。

可他们射出的利箭对于赵无忧毫无效果,被他的护体真气接连击落。

赵无忧自己则催动内力,施展【明玉功】,将敌人的全身穴道冻住。

很多靠近他的弓箭手立刻动弹不得,眼中充满了畏惧之色。

赵无忧左手拔出【镇狱刀】,右手拔出【游龙剑】,同时施展【霸王刀法】和【圣灵剑法】。

一道道强劲的刀气和漫天飞舞的绿色剑气袭来。

“砰!”有的弓箭手被斩下首级,倒在地上。

有的被剑气刺成筛子,瞬间死去。

弓箭手旁的火炮手更是惊恐,顾不上管火炮,撒手就跑。

可他们无论如何躲避,都没有会轻功的各派弟子快,很快便被追上,死于非命。

一时间,临海城内乱成一团,士兵们疲于奔命。

赵无忧见状释放出了信号。

东魏国海军立刻心领神会,由应鸢带领,对南吴国城市发动攻击。

重型战舰居中,向前航行,两翼的普通战舰更是包抄过来,将敌人团团围住。

所有的炮口都对准了敌人,让弹幕落下。

“轰轰!”南吴国舰队也展开反击,射出炮弹。

爆炸声此起彼伏,不断有战船被击沉,缓缓沉入海底。

而临海城的二十万门火炮却只有一半在发挥威力,无法奏效。

这让本来兵力就处于弱势的南吴国海军更加被动。

他们想要逃走,却已经无路可去。

士兵们已经无心恋战,有的人跳海逃生,有的人留在原地负隅顽抗。

但无论哪种选择,都难逃一死。

跳海的被乱箭射死,强行抵抗的被炮弹炸死。

战斗也越发白热化。

赵无忧收回刀剑,站在城内,看着眼前的一切,暗自开心。

就在这时,他城中看到了一位身穿白色盔甲的男子。

他腰间一把唐刀,背后一把长枪。

这位将军长得很年轻,但眼神中充满了落寞之色,仿佛生无可恋。

他也在大吼:“敢逃跑者杀无赦!”

可南吴国的士兵已经斗志全无,根本没有心思听他的话。

还是有很多人想要跳海逃走。

赵无忧问道:“百里涛,他是何人?”

百里涛:“他叫夏侯兴,是南吴国镇守临海城的将军。”

赵无忧点点头:“好,朕来杀他。”

话音未落,他就飞身而起,来到了对方头顶。

夏侯兴见势不妙,慌忙拔出长枪斜刺。

枪尖在靠近赵无忧的小腹之后,被他用【灵犀指法】瞬间挡住。

赵无忧的两根手指也在此时微微用力,将枪尖折断。

“铛!”夏侯兴看着眼前的这一幕,目瞪口呆:“这不可能,你是何人?”

赵无忧微微一笑,左手扔出一把【小李飞刀】。

“嗖!”一道寒光闪过,向夏侯兴的咽喉飞去。

夏侯兴见势不妙,急忙侧身躲避。

可他还是慢了一步,被飞刀划破了右肩。

一道伤痕出现在了夏侯兴的肩膀上,让他面色狰狞,坠落马下。

赵无忧也在此时拔出【游龙剑】,将剑尖直指对方:“投降吧,夏侯将军。”

夏侯兴反问:“你若是本将军,你会投降吗?”

赵无忧笑了:“你这个问题毫无意义。”

夏侯兴:“那本将军誓死不降。”

赵无忧点点头:“好,朕成全你!”

话音未落,他就刺穿了夏侯兴的心口。

夏侯兴眼神中带着释然之色:“陛下,末将为国而死,死而无憾。”

赵无忧苦笑着摇头:“为了这样的国家而死,朕真是替你不值。”

夏侯兴一死,整个临海城的南吴国大军陷入溃败局面。

剩下的士兵大多投降了,没有负隅顽抗。

再加上原先阵亡的,东魏国大获全胜。

这一战,东魏国只损失了两万人马。

但南吴国的海军却是全部覆灭的结局。

这也让赵无忧暗自开心。

得到临海城之后,粮食补给的问题得到解决、

赵无忧待在城中,也开始计划下一步行动。

因为占据了临海城,他可以游刃有余,既可以在海上作战,也可以用陆军进攻,攻入南吴王城。

不过,赵无忧很清楚南吴国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他们肯定已经准备好了重兵防守,在临海城前往南吴王城的路上拦截。

想到这里,赵无忧将诸葛晃和应鸢两人找来,商议此时。

就见应鸢神色淡然:“陛下,我军刚刚大胜,士气正旺,如果乘胜追击,对我军大为有利。”

诸葛晃反问:“可应将军有没有想过咱们的敌人呢?”

应鸢楞了片刻:“你是说左玉仙?”

诸葛晃:“不错,此人虽然败给我军,但绝不会就此认输,更何况他指挥大军陆战的实力不弱于海军,甚至更胜一筹。”

“一旦我军在陆地进攻,恐怕遇到的阻力会更大。”

应鸢:“那诸葛御史认为我军还是应该在海上进攻?”

诸葛晃摇摇头:“不,应将军,我军应该双管齐下,既有海军,也有陆军,海陆并进,方位上策。”

应鸢问道:“可该如何调遣人马?”

诸葛晃:“这要看敌人的防守布置,一旦他们有一处兵力不足,我军就集中兵力,将其攻下,所谓顺时而动。”

应鸢叹道:“诸葛御史果然高明,本将军打仗多年,却从未想到过这一点。”

诸葛晃摇摇头:“应将军擅长现场指挥,这一点微臣自愧不如,但若是论对天下大势的把握,微臣又略胜一筹。”

应鸢点点头:“诸葛御史不愧是当时人杰,能将本将军看的如此清楚,令人敬仰。”

诸葛晃望向赵无忧:“陛下是否愿意接受微臣的计策?”

赵无忧点点头:“当然可以,不过,朕要制造更大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