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升迁,结束贬谪生活,得以回京,告别黄州之作。 苏轼此时已年近五十,回顾在黄州的谪居生活,感慨万千。同时酬谢黄州父老的深情厚谊。 他跟父老说,我已经爱上了这个地方,如果过两年在朝中过得不高兴,我就再回来,继续跟你们一起钓鱼。 之所以想到这里,大概是对皇帝也并不信任了,不知道今后还有怎样的风险。 不过,他大概也不是真的想回来。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1]。百年强半[2],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3],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4],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1]岷峨:岷山与峨眉山,位于四川,代指苏轼的故乡。
[2]强半:大半。
[3]再闰:阴历三年一闰,两闰为六年。苏轼元丰二年(1079)贬黄州,元丰三年有闰九月,六年有闰六月,所以是再闰。
[4]社酒:春秋社日祭祀土地神准备的酒,这里泛指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