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苏轼刚刚及第,与父亲和弟弟四处游历时写下的作品。这时候他还有点稚嫩的傲气,艺术上也不够成熟。这首写昭君的诗,冥冥之中仿佛成为他一生为才所误、颠沛流离的谶语。

昭君本楚人[1],艳色照江水。

楚人不敢娶,谓是汉妃子。

谁知去乡国,万里为胡鬼[2]。

人言生女作门楣[3],昭君当时忧色衰。

古来人事尽如此,反覆纵横安可知。

[1]本楚人:王昭君是南郡秭归(今湖北宜昌,古为楚地)人,因此说她“本楚人”。

[2]胡鬼:王昭君出塞和亲,最终客死胡地。

[3]门楣:门框上端的横木。常以“门楣”指能光大门第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