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得志的王维,还没到而立之年,人生突然慢下来了。此时,他或许更好地理解了阮籍、陶渊明的感受。华美的少年时代离他而去,他迎来了清雅疏旷的中年。此时,他写下的古体诗,已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探索,更成了他与古之君子精神契合的印证。
楚国有狂夫,[1]茫然无心想。
散发不冠带,行歌南陌上。
孔丘与之言,仁义莫能奖。[2]
未尝肯问天,何事须击壤[3]。
复笑采薇[4]人,胡为乃长往[5]。
[1]“楚国”句:指楚狂接舆,是不与统治者合作的典型代表,曾在路上狂歌,对孔子的积极用世提出批评。王维在这首诗里把自己比作楚狂接舆。
[2]“仁义”句:此句意为,孔子的仁义也无法勉励他。这是对孔子客气的说法,其实就是孔子也无法说服他。奖,勉励。
[3]击壤:敲打着壤。“壤”是上古的一种木质游戏用具。传说,尧时曾经有老人击壤而歌,说帝王的统治与自己无关。
[4]采薇:伯夷、叔齐在商亡后,不食周粟,在首阳山中采薇充饥,最后饿死。
[5]长往:指死亡。此二句意为,像伯夷叔齐那样较真而饿死,太不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