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模拟杜甫之作,假装自己是杜甫,设想他在漂泊四川时,出席了不愉快的宴会,半路离席写的。这种设想符合杜甫的性格。 事实上,应该是李商隐自己在四川做幕僚时遇到了不愉快的宴会,半路跑出来,想象自己是杜甫,然后写了这首诗。 杜甫在蜀中时唐朝受到吐蕃威胁,李商隐在四川时唐朝受到党项人威胁,四川的驻军都是很紧张的。当时,李党主战,牛党主和,李商隐可能在席间听到了不愉快的谈话。 此外,李商隐还没有从悼亡的哀痛中走出来。看着满座话不投机的同事,他不禁又想到了亡妻,也许她才是自己唯一的知己。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1]松州犹驻殿前军。[2]
座中醉客延[3]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4]仍是卓文君。
[1]“雪岭”句:越过雪山去与吐蕃谈判的使者还没有回来。
[2]“松州”句:松州为唐蕃交战前线,其驻军被皇帝收为殿前军,受到优待。
[3]延:请,劝。
[4]当垆:卖酒。传说才女卓文君曾在成都卖酒。她欣赏丈夫司马相如的才华,是丈夫的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