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和邻国鲁国经常发生战争。
鲁穆公有两个儿子。儿子们长大后,鲁穆公准备让两个儿子分别去晋国和楚国做官。其实,鲁穆公这样做有自己的打算。他想,如果齐国一旦发起对鲁国的战争,晋国和楚国可以帮忙对抗齐国。
这时候有个大臣听说了这件事,赶紧劝说鲁穆公改变这个主意。
鲁穆公问大臣:“你为何不同意我让他俩去晋国和楚国做官呢?”
大臣沉默了片刻,说:“大王,我给您讲两个故事吧,听后也许对您会有所启发。”
大臣说,鲁国的一个孩子在河边玩,不小心掉进水里。这时候,两个大人路过看到了水里挣扎的孩子。其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快去越国找人帮忙救孩子呀。”
“为什么要去越国呢?”另一个人十分不解。
“因为越国有个人的游泳技术十分高超啊。”
“但是越国距离我们鲁国十万八千里,即使把那个游泳技术好的人叫来,水里的孩子还有救吗?”
“不能再耽搁了,快去越国请人吧。”
那人听了之后快马加鞭去越国找人。可是,回来时已经晚了,孩子早已沉入河底没救了。
鲁穆公听后,感到非常遗憾地说:“孩子在鲁国溺水,去越国求助,那肯定来不及救啊。”
大臣说:“是啊,所以那孩子没得救啊。”
“那么,另一个故事呢?”鲁穆公问。
“一户人家发生了火灾。主人对邻居说:‘我要带大家去大海里取水灭火。’邻居问:‘为什么要到大海里取水呢?附近的河里就有水啊!’‘大海里水多呀!’主人说。于是主人就发动村里的人去大海里取水。可是,等到人们带着大海的水回来时,房子已经被烧光了。房子的主人懊恼不已。”
鲁穆公说:“起火的地方离大海那么远,取水灭火怎么来得及呢?”
“是啊,那么远,的确来不及啊。”大臣说。
鲁穆公听后陷入了沉思。
大臣说:“这就叫‘远水救不了近火’啊。现在晋国和楚国虽然强大,但是齐国离鲁国近,如果受到齐国攻击,鲁国的祸患恐怕难救了。”
鲁穆公说:“你说的很对,我现在就改变我的主意。”
于是鲁穆公便改变主意,不再让两个儿子去晋国和楚国,而是加强了和齐国的交往。
出自《韩非子·说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