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非常喜欢听竽,他每年都要在竽乐队上花费一大笔钱。他喜欢听合奏,所以命人组织了一支三百人的乐队。队伍浩浩****,吹竽时场面非常壮观。
有一个南郭先生,平时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他听说齐宣王有听合奏的爱好,便买了一件竽,去拜见齐宣王。
齐宣王对南郭先生说:“刚才听大臣说你善于吹竽,对吗?”
南郭先生对齐宣王说:“大王,我从小就开始练习吹竽,街坊邻居都说我吹得好啊。”
齐宣王点点头。
南郭先生又继续说道:“大王,如果听了我的竽,保准您心情愉悦。”
齐宣王听后很开心,没有对南郭先生进行考核,就让他加入了吹竽的队伍。其实,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他不过是来混吃混喝混薪水罢了。
由于不会吹竽,南郭先生刚加入乐队时有点紧张,但几天过后便应对自如了。他站在三百人的队伍中间,眼睛瞟着周围人的动作,别人摇头他也摇头;别人鼓起腮,他也学着鼓起腮;别人停下来,他也停下来。他模仿得惟妙惟肖,看起来吹得比谁都卖力都认真,连他自己都信以为真了。
领薪水的时候,南郭先生领的丝毫不比别人少。每天混吃混喝,还得到了大量银钱,他开心极了。几年过去了,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现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为此,他十分得意。
那年,齐宣王突然去世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像他的父亲一样,也喜欢听竽,但他觉得所有竽手一起合奏太吵了,便让竽手单独演奏。
齐湣王给所有竽手都编了号,从一号到三百零一号。由于南郭先生是最后一个来的,所以他被编成了第三百零一号。
齐湣王对吹竽的人说:“你们好好练习,吹得好有赏。”
大家听了很开心,于是都鼓足了干劲,拼命练习。他们都想在大王面前展示自己吹竽的才能。
可南郭先生并不像大家那样开心,反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他安慰自己,大王一天听一个,轮到自己也要到年底了,先在这儿混着吧,混一天是一天,得过且过。于是他每天和大家一样装模作样地练习。
随着南郭先生吹竽的时间一天天临近,他也愈加恐慌不安了。轮到他吹竽的前一天晚上,他觉得实在混不下去了,只好灰溜溜地逃走了。
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