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有个琴技高超的琴师叫伯牙。虽然大家都知道他琴弹得很好,但并没有人能听懂他的琴声,他常常为此感到悲哀。
那年秋天的一个晚上,伯牙背着琴在江边散步。午夜时分,江上风浪渐渐平息下来。圆圆的月亮挂在树梢上,景色十分迷人。望着那轮明月,伯牙突然兴致大发,便找块石头坐下,饶有兴致地弹起琴来。
正当伯牙完全沉醉在自己优美的琴声中时,月光下突然出现了一个缓缓移动的影子。那个影子走到伯牙前面停了下来。伯牙停止弹琴,抬头一看,是个砍柴的人。伯牙问他为什么这么晚了还在这里,那人回答说是因为听到美妙的琴声所以驻足倾听。
伯牙好奇地问:“您能听懂我的琴吗?”
砍柴人笑着点了点头。
伯牙便不理那砍柴人,继续弹起琴来。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一会儿,心里出现了一座连绵起伏的高山。高山那么美,那么近,仿佛就在眼前。砍柴人拍着手说:“先生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连绵的高山。”
伯牙心里一惊。他继续弹奏,不一会儿,心里又出现了一江春水。那江水滔滔不绝,让人心怀开阔。砍柴人又拍着手说:“先生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
伯牙听了惊喜万分。他站起来,走向砍柴人,问他叫什么名字。对方回答说自己叫钟子期。伯牙紧紧握住了钟子期的手,半天说不出话来。
“我学弹琴这么久以来,只有你真的懂我啊!”伯牙激动地说。
伯牙赶紧带钟子期去了一家酒馆喝酒畅聊。两人一见如故,越谈越投机,立马结拜为兄弟。那以后的日子里,伯牙经常弹琴给钟子期听。
后来,子期因病去世了。伯牙来到子期的坟前,为他弹了一曲《高山流水》。一曲终了,伯牙便挑断了琴弦,长叹一声,把心爱的琴在石头上摔了个粉碎。
伯牙伤心地说:“在这世上,钟子期是我唯一的知音,只有他才能听懂我的琴声,可现在他已不在人世了,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我的演奏,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从那以后,伯牙再也没有弹过琴。
出自《吕氏春秋·本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