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有个匠人的名字叫石。那天,匠人石带着徒弟去齐国,走到一个叫曲辕的地方,看见很多人围着一棵大树。徒弟好奇不已,到底是一棵怎样的树,竟引得那么多人围观呢?后来一询问才知道,这是一棵被世人当作树神的栎树。
这棵栎树的树冠大到可以遮蔽数千头牛。有人用绳子绕着树干量了一下,足足有十丈粗;它的树梢比高山还高;大树在离地面八十尺的地方才开始分枝;有人推测,用它造十条大船还绰绰有余呢!
观赏的人群像赶集似的涌来涌去,走了一拨又来一拨。而这位匠人连瞧也不瞧它一眼,一直不停地往前走。他的徒弟第一次见到那么粗壮的大树,惊得目瞪口呆,站在树下仰着头看了很久,等他回过神来时,匠人石已经走远了。
徒弟一路小跑赶上了匠人石,说:“自我拿起刀斧跟随先生,从没见过这样壮美的树木。可先生却不肯看它一眼,不停地往前走,这是为什么呢?”
匠人石不耐烦,便回答道:“你知道吗?这是一棵什么用处也没有的树,你不要被它的外表所迷惑啊。”
“先生为什么这样认为呢?”徒弟问。
“这棵大树你看它外表很高大,但是用它做成的船一定会沉没;用它做成的棺椁一定会很快朽烂;用它做成的器皿一定会很快毁坏;用它做成的屋门一定不能合缝;用它做成的屋柱一定会被虫蛀蚀。这是一棵没多大实际用处的树。正因为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它才能有如此高的树龄。”
徒弟听了匠人石的话愣在那里,还是有点儿不理解。
晚上,匠人石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梦里他又来到那棵大栎树下。栎树突然对他说:“你白天对你的徒弟说我是无用之才,我很生气。”
匠人石说:“我只是实话实说罢了,有什么可生气的呢?”
“我想知道,你用什么树和我相比较呢?”
“我拿那些有实际用处的树跟你相比啊!比如山楂树、梨子树、橘子树、柚子树。”匠人石说。
栎树笑了笑说:“你说的那些树都属于果树,它们的果实成熟就会被打落在地。打落果子以后枝干也就会遭受摧残,大的枝干被折断,小的枝丫被拽下来。”
匠人石静静地听着栎树的讲述。
栎树又说:“因为这些果树能结出鲜美果实才苦了自己的一生,所以它们常常活不了多久就被砍伐了,只能怪它们自己的用处惹祸上身。”
匠人石陷入了沉思。
栎树接着说:“其实,不止树是这样,世界上的各种事物都是这样。你知道吗?我寻求没有什么用处的办法已经很久很久了。后来到了快要被砍伐的地步才保全住了性命,所以无用也就成就了我最大的用处啊。”
匠人石认真地听着,心里有点疑惑不解,问道:“你为什么追求‘没有用处’呢?”
栎树给匠人石讲述起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原来,在曲辕这个地方有很多小树苗。后来这些树苗长大成材,便会被周围的村民砍伐做家具或者房梁。所以很多树苗都不愿长大,但迫于自然规律,实在是没有办法。这棵栎树却和别的树不同,它不仅不怕生长,而且是疯狂地长。为了让自己尽快长得又高又壮,它每天都喝足了养分。
后来长到可以做房梁的时候,有人拿着斧子准备将它砍伐走。这时候,大栎树说:“你们不要砍我,再给我一年的时间,再砍伐我也不迟啊。”
人们问为什么不能砍伐,大栎树说:“我是树神,过一年你就知道了。”
于是,第二年别的树都被砍掉了,它却继续疯狂地生长。人们真的以为它就是树神,就不敢砍伐它。
栎树继续说道:“假如我果真像那些果树一样有用,还能活那么长时间吗?况且你和我都是‘物’,你这样看待事物怎么可以呢?你不过是几近死亡的人,又怎么会真正懂得没有用处的树木呢!”
匠人石正想和栎树争辩,却突然醒了。匠人石醒来后把梦到的事告诉给他的徒弟。
徒弟说:“这棵大树意在追求无用,为什么又要做树神求世人瞻仰呢?”
匠人石说:“它做树神是为了给人们一种精神寄托,有了精神寄托人们才不会砍伐它。所以,它做树神求世人瞻仰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让自己活下来啊。”
出自《庄子·人间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