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宋国人,以种田为生。这个宋人是个急性子,无论做什么都急于看到结果。
这年春天,天气持续干旱,过了很久禾苗都没有发芽。宋人焦急地等啊等,等啊等。十几天后,终于等来了一场大雨。有了雨水的滋润,细小的禾苗纷纷从泥土里钻了出来。宋人看着一棵棵绿油油的禾苗,脸上总算有了笑容。
那几日,宋人每天都悠闲地去田里看他的禾苗。这下又发现,禾苗一天天都没什么变化。宋人非常着急。他站在田边,望着禾苗不停地摇头感叹:“哎,你们长得实在是太慢了呀,快点长高呀,我急着收获呢。”
有什么办法能让它们长快一点呢。宋人歪着脑袋思考了半天。旁边田里有一个农夫在给自家的禾苗拔草,宋人看见被拔掉的草都比别的草高出来许多。这一幕给了宋人启发:我可以帮助它们长高呀!
宋人欣喜若狂,这在他看来似乎是个伟大的发现。他蹲下来,伸出手试着拔了拔禾苗,禾苗瞬间高出了许多。宋人为自己的聪明才智感到无比自豪,蹲下来一棵一棵地把禾苗拔高,一直拔到太阳下山,终于拔完了田里所有的禾苗。望着高出一大截的禾苗,他自豪又兴奋,幻想着禾苗快快长大,不久就能看到饱满的果实。
拔了一天禾苗,虽然很疲惫,但他很满足。
宋人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时,天色已晚。家人问他怎么那么晚才回来。宋人自豪地说:“今天干了一件大事。”
他的儿子不解地问:“什么大事?”
“我帮助禾苗长高了,比我们周围田里的禾苗长高了很多呀!”宋人骄傲地回答。
他的儿子听后愣了一下,说:“哎哟,我还从来没听说过可以帮禾苗长高呢。”
宋人的儿子马上跑去田里看,结果气得直跺脚:田里的禾苗耷拉着叶子,全都枯萎了。他急忙跑回家,告诉父亲田里的禾苗都枯萎了。宋人不信,自己也跑去田里看个究竟。禾苗果然像儿子说的那样,全都枯萎了。看着枯萎的禾苗,宋人满脸懊悔。
天下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人是很少的。以为除草没用处便不去管的,是只知道管禾苗的懒汉;而这种胡乱拔苗助长的人,比懒汉还不如,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害了禾苗。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