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
1.(清)阮元编:《三家诗补遗》,清刻《崇惠堂丛书》本。
2.(清)陈寿祺撰,(清)陈乔枞述:《三家诗遗说考》,清刻左海续集本。
3.(清)皮锡瑞:《经学通论·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4。
4.(宋)徐天麟:《两汉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
5.(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
6.(清)劳孝舆:《春秋诗话》,台北,广文书局,1961。
7.(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8.(清)崔述:《考信录》,台北,世界书局,1963。
9.(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
10.(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11.(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12.(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13.(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正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14.(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15.(魏)何晏等集解,(宋)邢昺疏:《论语注疏》,(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16.(汉)赵歧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17.(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18.(清)王聘珍,王文锦点校:《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1983。
19.(汉)韩婴:《韩诗外传》,北京,中华书局,1985。
20.(清)崔述:《读风偶识》,《丛书集成》初编本。
21.(清)方玉润:《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
22.(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上海,上海书店,1986。
23.(清)焦循:《孟子正义》,《诸子集成》,上海,上海书店,1986。
24.(清)王先谦:《荀子集解》,《诸子集成》,上海,上海书店,1986。
25.(魏)王弼:《老子注》,《诸子集成》,上海,上海书店,1986。
26.(清)魏源:《老子本义》,《诸子集成》,上海,上海书店,1986。
27.(清)郭庆藩:《庄子集释》,《诸子集成》,上海,上海书店,1986。
28.(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诸子集成》,上海,上海书店,1986。
29.(汉)高诱注:《吕氏春秋》,《诸子集成》,上海,上海书店,1986。
30.(汉)高诱注:《淮南子》,《诸子集成》,上海,上海书店,1986。
31.(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
32.(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3.《国语·战国策》,长沙,岳麓书社,1988。
34.(汉)陆贾:《新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5.(汉)刘向:《新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6.(汉)刘向:《说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7.(汉)应劭:《风俗通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8.(清)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
39.(宋)朱熹:《四书集注》,长沙,岳麓书社,1993。
40.元人注:《春秋三传》,北京,中国书店,1994。
41.(宋)朱熹:《诗集传》,北京,中国书店,1994。
42.(宋)蔡沈:《书集传》,北京,中国书店,1994。
43.(宋)陈澔:《礼记集说》,北京,中国书店,1994。
44.(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
45.(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长沙,岳麓书社,1994。
46.(清)朱右曾辑,(清)王国维校:《古本竹书纪年辑校》,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47.《逸周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48.(晋)皇甫谧撰,(清)宋翔风、钱宝塘辑:《帝王世纪》,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49.(汉)荀悦、(晋)袁宏:《两汉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
近人著述
1.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北京,北京书局,1930。
2.顾颉刚:《古史辨》第二册,北京,北京书局,1930。
3.顾颉刚:《古史辨》第四册,北京,景山书社,1933。
4.郭沫若:《先秦学说述林》,东南出版社,1945。
5.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61。
7.何定生:《诗经今论》,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
8.刘光义:《汉武帝之用儒及汉儒之说诗》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
9.童书业:《春秋史》,台北,台湾开明书店,1969。
10.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
11.杨鸿烈:《中国诗学大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
12.傅斯年:《诗经讲义稿》,《傅斯年全集》第一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0。
13.钱穆:《中国学术通义》,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6。
14.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1—4册),台北,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6。
15.张其昀:《中华五千年史》(2—6册),台北,台湾华岗出版有限公司,1976。
16.何定生:《诗经与孔学研究》,台北,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8。
17.《高明经学论丛》,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8。
18.高明:《群经述要》,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9。
19.《诗经研究论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
20.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北京,中华书局,1982。
21.屈万里:《诗经诠释》,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
22.林庆彰:《诗经研究论集》(一),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3。
23.张舜徽:《郑学丛著》,济南,齐鲁书社,1984。
24.赵制阳:《诗经名著评介》,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
25.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5。
26.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7.林庆彰:《诗经研究论集》(二),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7。
28.柳诒征:《中国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8。
29.孟世杰:《先秦文化史》,上海,上海书店,1989。
30.顾颉刚:《古史辨》(第三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
31.《张岱年文集》(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32.钱杭:《周代宗法制度史研究》,北京,学林出版社,1991。
33.刘起釪:《古史续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34.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5.蒙文通:《经史抉要》,成都,巴蜀书社,1995。
36.阎步克:《士大夫政治衍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7.《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8.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39.朱自清:《诗言志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0.闻一多:《诗经通义》,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6。
41.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42.(德)马克斯·韦伯,洪天富译:《儒教与道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43.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4.《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5.蒋伯潜、蒋祖怡:《经与经学》,上海,上海书店,1997。
46.李山:《诗经的文化精神》,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47.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8.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9.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0.沈文倬:《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51.于迎春:《秦汉士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2.王晖:《殷周文化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3.陈梦家:《尚书通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54.《郭店简与儒学研究》(论文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55.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
56.许倬云:《西周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57.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58.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59.晁福林:《先秦民俗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0.季旭升:《诗经古义新证》,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61.钱穆:《两汉经今古文平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62.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3.《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64.夏传才:《思无邪斋诗经论稿》,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65.洪湛侯:《诗经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
66.李山:《诗经析读》,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