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元年慈溪饥,疫疠大作。[314]
顺治十三年慈溪痘疫。[315]
康熙二十二年鄞县大疫。夏,慈溪大疫。[316]
康熙四十八年象山大疫。[317]
乾隆六年九月,慈溪沿海一带时疫流行,棺价腾飞,送丧者接连不绝。[318]
乾隆二十年象山岳头疫。[319]
乾隆四十八年象山疫。[320]
乾隆五十年慈溪痘疫。象山痘疫,稚幼十伤其七。[321]
乾隆五十九年慈溪痘疫。象山大疫。[322]
嘉庆二年宁波大疫。[323]
嘉庆十一年象山痘疫。[324]
嘉庆十五年五月,鄞县痘疫。[325]
嘉庆二十五年鄞县秋大疫,其病脚筋缩即死,名吊脚痧。慈溪六月寒可御裘,是秋大疫,其病霍乱吐泻,脚筋顿缩,朝发夕毙,名吊脚痧,死者无算。象山大旱,秋大疫,石浦尤甚,其症脚筋抽搐即死,城中没醮教场演武厅,七日疫止。定海疫,获此疾者十有七八死,死者速在一二日间,延及道光二年。[326]
道光元年八月,镇海桃李花开,夏秋间,霍乱盛行,犯者上吐下泻,不逾时殒命,城乡死者数千人,惟僧尼孩幼少犯,秋冬霜盛渐瘥。慈溪夏又疫,较上年更甚。[327]
道光四年镇海大有年,夏秋疫大作。[328]
道光十一年镇海饥,民多疫死。[329]
道光十三年定海大雨水,禾黍一空,疫疠继之。鄞县饥,设局捐赈,民多疫死。慈溪大饥,道馑相望,城厢设局捐赈,民多疫死。[330]
道光十六年慈溪大疫。[331]
道光二十年慈溪大疫,死者枕藉。[332]
道光二十一年宁波霍乱流行。[333]
咸丰元年秋,象山疫。宁波再现霍乱。[334]
咸丰四年奉化大有年,秋大疫。[335]
咸丰九年象山岁稔,秋八月疫。[336]
同治二年镇海秋疫。[337]
同治三年象山秋疫。[338]
同治六年象山冬痘疫,小儿多殇。[339]
同治十三年奉化秋大疫。镇海秋大疫。鄞县秋七月大风雨,八九月大疫,死者甚众。鄞县城厢内外,病症极广,几于挨户皆然,均患湿热头痛等症,或病伤寒,或发疟疾,每一沾身,辄为黏缠不解,以至医土无片刻暇。慈溪三月二十日地震,八九月疫。[340]
光绪元年奉化冬多病瘟。[341]
光绪三年宁波被霍乱波及。[342]
光绪七年奉化忠义乡秋痢,剧者十余日死。[343]
光绪八年六七月,象山大风雨,海溢,石浦大疫。[344]
光绪九年夏,慈溪疫。[345]
光绪十二年奉化忠义乡牛瘟,六七月旱,虫食禾,人病疟。定海霍乱盛行。[346]
光绪十三年鄞县秋大疫,死者无算。慈溪秋七月大疫。奉化剡源七月大疫,至九月止,死者甚众,沙隄、公塘、康岭更甚(三村约死四百人,阖乡不下一千人)。亲戚不通音问,此症名霍乱,俗名肚痛脚筋吊,又名绞肠痧。奉化忠义乡六月大疫,死者相枕,至九月止。象山秋大疫。[347]
光绪十四年宁波被霍乱波及。[348]
光绪二十一年奉化夏秋大水,有大疫。其症与十三年无异。[349]
光绪三十三年宁波被霍乱波及。[350]
[1] 光绪《溧水县志》,卷1《舆地志·庶征》,第1册,88页。
[2] 同治《上江两县志》,卷24下《耆旧》,第2册,625页。
[3] 光绪《溧水县志》,卷1《舆地志·庶征》,第1册,88页;民国《高淳县志》,卷20《列传·好义》,第34本,308页。
[4] 《清史稿》,卷40《灾异志》,1528页。
[5] 光绪《溧水县志》,卷1《舆地志·庶征》,第1册,89页;民国《高淳县志》,卷12下《祥异》,第34本,184页。
[6] 光绪《溧水县志》,卷1《舆地志·庶征》,第1册,89页;光绪《续纂句容县志》,卷19上,《祥异》,第6册,2109页。
[7] 民国《高淳县志》,卷20《列传·好义》,第34本,301页。
[8] 同上书。
[9] 同治《上江两县志》,卷25《方技》,第2册,634页。
[10] 同上书。
[11] 光绪《溧水县志》,卷1《舆地志·庶征》,第1册,90页;光绪《续纂句容县志》,卷19上《祥异》,第6册,2109页。
[12] 隋霖:《羊毛瘟论·自序》,见《中国医学大成》,第4册,587页。
[13] 杨璇:《伤寒瘟疫条辨·跋》,9页。
[14] 光绪《续纂句容县志》,卷10《人物·义行》,第3册,801页。
[15] 同治《上江两县志》,卷25《方技》,第2册,634页。
[16] 周杓元:《温证指归》,卷4,见《中国医学大成》,第4册,272~273页。
[17] 光绪《续纂句容县志》,卷10《人物·义行》,第3册,812~813页。
[18] 光绪《金陵通纪》,卷2,529页;光绪《续纂江宁府志》,卷10《大事表》,第1册,121页。
[19] 光绪《金陵通纪》,卷3,531页;甘熙:《白下琐言》,卷1,23b~24a页。
[20] 光绪《溧水县志》,卷1《舆地志·庶征》,第1册,90页;光绪《续纂句容县志》,卷19上,《祥异》,第6册,2110页。
[21] 甘熙:《白下琐言》,卷7,5b~6a页。
[22] 光绪《续纂江宁府志》,卷10《大事表》,第1册,123页;光绪《金陵通纪》,卷3,535页;光绪《续纂句容县志》,卷19上《祥异》,第6册,2110页。
[23] 民国《高淳县志》,卷12下《祥异》,第24本,185页;光绪《江浦埤乘》,卷29《人物八》,第5本,284页。
[24] 光绪《金陵通纪》,卷3,539页;民国《高淳县志》,卷12下《祥异》,第34本,185页。
[25] 光绪《金陵通纪》,卷3,541页。
[26] 毛荣保:《见闻杂记》,见太平天国博物馆编:《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2册,57页。
[27] 光绪《金陵通纪》,卷4,564页;光绪《溧水县志》,卷1《舆地志·庶征》,第1册,91页;光绪《江浦埤乘》,卷39《杂记上·祥异》,第5本,386页。
[28] 《曾国藩全集·家书》(二),1144页,长沙,岳麓书社,1985。
[29] 光绪《溧水县志》,卷1《舆地志·庶征》,第1册,92页;光绪《续纂句容县志》,卷19上《祥异》,第6册,2112页。
[30] 民国《高淳县志》,卷12下《祥异》,第34本,186页。
[31] 光绪《金陵通纪》,卷4,590页。
[32] 光绪《金陵通纪》,卷4,591页。
[33] 民国《高淳县志》,卷12下《祥异》,第34本,186页。
[34] 光绪《金陵通纪》,卷4,596页。
[35] 许星壁:《伏阴论·序》,见《中国医学大成》,第4册,538页。
[36] 民国《高淳县志》,卷12下《祥异》,第34本,187页。
[37] 苏州市卫生局编:《苏州市卫生志》,3页。
[38] 道光《昆新两县志》,卷29《人物·好义》,第15本,442页。
[39] 张璐:《张氏医通》,卷3,95页。
[40] 《清史稿》,卷40《灾异志》,1527页;周扬俊:《温热暑疫全书》,“自序”,3页。
[41] 同治《苏州府志》,卷143《祥异》,第6册,3390页。
[42] 顾公燮:《丹午笔记》,见苏州博物馆等编:《丹午笔记·吴城日记·五石脂》,194页;道光《平望志》,卷13《灾变》,第13本,186页;同治《盛湖志》,卷9《义行》,第11本,511页。
[43] 道光《璜泾志稿》,卷7《杂缀志·灾祥》,第9本,197页。
[44] 民国《吴县志》,卷55《祥异考》,第3册,915页;《吴城日记》,见苏州博物馆等编:《丹午笔记·吴城日记·五石脂》,257页;道光《昆新两县志》,卷39《祥异》,第15本,635页;道光《璜泾志稿》,卷7《杂缀志·灾祥》,第9本,197页。
[45] 同治《苏州府志》,卷101《艺术》,第5册,2586页。
[46] 同治《苏州府志》,卷143《祥异》,第6册,3390页;道光《昆新两县志》,卷39《祥异》,第15本,636页;民国《震泽县续志》,卷5《艺能》,第23本,357页;嘉庆《同里志》,卷11《杂录》,第12本,79页。
[47] 嘉庆《二续淞南志》,卷上,《耆硕》,第4本,1019页。
[48] 光绪《吴江县续志》,卷38《杂记·灾样》,第20本,556页。
[49] 同治《苏州府志》,卷143《祥异》,第6本,3390页;道光《昆新两县志》,卷39《祥异》,第15本,637页。
[50] 嘉庆《贞丰拟乘》,卷下《杂录》,第6本,444页。
[51] 《苏州市志·卫生分志》,第2卷,第4编,3页。
[52] 《吴中医集·温病类》,420页。
[53] 顾震涛:《吴门表隐》,卷19,304、318页。
[54] 道光《昆新两县志》,卷39《祥异》,第15本,637页。
[55] 同治《苏州府志》,卷143《祥异》,第6册,3391页;道光《昆新两县志》,卷39《祥异》,第15本,637~638页;光绪《吴江县续志》,卷38《杂记·灾祥》,第20本,557页;光绪《常昭合志稿》,卷47《祥异》,第9册,3165页。
[56] 光绪《常昭合志稿》,卷47《祥异》,第10册,3165~3166页;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卷51《祥异》。第3册,924页。
[57] 石韫玉:《独学庐诗文稿·四稿》,卷2,26a页。
[58] 金德嘉:《烂丹喉痧辑要·叙》,见《陈修园医学七十二种》,第4册,1973页。
[59] 郑光祖:《一斑录·杂述三》,9b页,
[60] 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卷51《祥异》,第3册,925页;金德嘉:《烂丹喉痧辑要·叙》,见《陈修园医学七十二种》,第4册,1973页。
[61] 龚又村:《自怡日记》,卷21,见太平天国博物馆编:《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4册,466页。
[62] 民国《横金志》,卷20《杂缀·祥异》,第7本,386页。
[63] 蓼村遁客:《虎窟纪略》,见《太平天国史料专辑》,27页;龚又村:《自怡日记》,卷13,见太平天国博物馆编:《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4册,353、358页。
[64] 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卷51《祥异》,第3册,925页;蓼村遁客:《虎窟纪略》,见《太平天国史料专辑》,42页;《漏网喁鱼集》,72页,转引自李文海等编著:《近代中国灾荒纪年》,231页;龚又村:《自怡日记》,见太平天国博物馆编:《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4册,453、466页;《庚癸纪略》,见《太平天国资料》,105页,转引自李文海等编著:《近代中国灾荒纪年》,231页。
[65] 佚名(常熟人):《庚申避难日记》,见太平天国博物馆编:《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4册,561页;倦圃野老:《庚癸纪略》,见《太平天国资料》,112页,转引自李文海等编著:《近代中国灾荒纪年》,237页;宣统《信义志稿》,卷19《灾疫》,第8本,490页。
[66] 佚名:《庚申避难日记》,见太平天国博物馆编:《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4册,579页。
[67] H.Harold Scott:A History of Tropical Medicine,p.662,London:Edward Arnold & Co,1939,转引自陈胜昆:《中国疾病史》,33页。
[68] 民国《昆新两县续补合志》,卷1《祥异》,第1册,66页。
[69] 许起:《霍乱燃墀说·自序》,见《珍本医书集成·内科类》,1页。
[70] 民国《吴县志》,卷55《祥异考》,第3册,917页。
[71] 民国《昆新两县续补合志》,卷1《祥异》,第1册,67页。
[72] 民国《相城小志》,卷5《杂记·祥异》,第8本,87页;光绪《黎里续志》,卷12《杂录》,第12本,478页。
[73] 光绪《黎里续志》,卷12《杂录》,第12本,478页;民国《相城小志》,卷4《人物》,第8本,72页。
[74] 光绪《常昭合志稿》,卷47《祥异》,第8册,3167页;H.Harold Scott:A History of Tropical Medicine,p.662,转引自陈胜昆:《中国疾病史》,33页。
[75] 杨龙九:《重订囊秘喉书·序》,见《中国医学大成》,第6册,221页;王景华:《重订囊秘喉书·跋》,见《中国医学大成》,第6册,246页。
[77] 同治《上海县志》,卷20《人物三》,第4册,1540~1541页。
[78] 姚廷遴:《历年记》,见《清代日记汇抄》,84页。
[79] 光绪《松江府续志》,卷39《祥异志补遗》,第11册,3915~3916页;光绪《川沙厅志》,卷14《杂记·祥异》,第2册,694页;民国《南汇县续志》,卷202《杂志·祥异补遗》,第2册,977页;曾羽王:《乙酉笔记》,见《清代日记汇抄》,13页。
[80] 嘉庆《松江府志》,卷80《祥异志》,第3册,1825页;光绪《奉贤县志》,卷20《杂志·灾祥》,第3册,1014页;同治《上海县志》,卷30《杂记·祥异》,第8册,2611页;光绪《川沙厅志》,卷14《杂记·祥异》,第2册,664页;民国《南汇县续志》,卷22《杂志·祥异补遗》,第2册,979页。
[81] 嘉庆《松江府志》,卷80《祥异志》,第3册,1825页。
[82] 光绪《重修华亭县志》,卷23《杂记·祥异》,第3册,1764~1765页。
[83] 光绪《青浦县志》,卷29《杂记·祥异》,第4册,2045页。
[84] 姚廷遴:《历年记》,见《清代日记汇抄》,127~128页。
[85] 嘉庆《松江府志》,卷80《祥异志》,第3册,1826页;雍正《淞南志》,卷2《灾祥》,第4本,700页。
[86] 雍正《淞南志》,卷2《灾祥》,第4本,700页。
[87] 嘉庆《松江府志》,卷80《祥异志》,第3册,1827页。
[88] 嘉庆《松江府志》,卷80《祥异志》,第3册,1828页。
[89] 光绪《青浦县志》,卷29《杂记·祥异》,第4册,2049页;光绪《金山县志》,卷17《志余·祥异》,第3册,769页。
[90] 光绪《川沙厅志》,卷14《杂记·祥异》,第2册,700页;光绪《南汇县志》,卷22《杂志·祥异》,第3册,1478页;同治《上海县志》,卷30《杂记·祥异》,第8册,2613页;光绪《青浦县志》,卷29《杂记·祥异》,第4册,2049页。
[91] 嘉庆《松江府志》,卷80《祥异志》,第3册,1828页;同治《上海县志》,卷30《杂记·祥异》,第8册,2621页;光绪《川沙厅志》,卷14《杂记·祥异》,第2册,701页;民国《南汇县续志》,卷22《杂志·祥异补遗》,第1册,984页。
[92] 嘉庆《松江府志》,卷80《祥异志》,第3册,1828页;光绪《青浦县志》,卷29《杂记·祥异》,第4册,2050页。
[93] 诸畮香:《明斋小识》,卷2,见《笔记小说大观》,第28册,22页。
[94] 怀抱奇:《医彻》,卷1,41页,北京,科技卫生出版社,1958。
[95] 怀抱奇:《医彻》,卷1,41页。
[96] 光绪《松江府续志》,卷39《祥异志补遗》,第11册,3921页;光绪《川沙厅志》,卷14《杂记·祥异》,第2册,702页。
[97] 光绪《青浦县志》,卷29《杂记·祥异》,第4册,2052页。
[98] 同治《上海县志》,卷30《杂记·祥异》,第8册,2623页。
[99] 光绪《松江府续志》,卷39《祥异》,第11册,3892页;同治《上海县志》,卷30《杂记·祥异》,第8册,2623页;光绪《青浦县志》,卷29《杂记·祥异》,第4册,2055页;光绪《川沙厅志》,卷14《杂记·祥异》,第2册,703页;光绪《娄县续志》,卷12《祥异志》,第2册,453页;光绪《南汇县志》,卷22《杂志·祥异》,第3册,1480页。
[100] 光绪《松江府续志》,卷39《祥异》,第11册,3892页;同治《上海县志》,卷30《杂记·祥异》,第8册,2624页;光绪《川沙厅志》,卷14《杂记·祥异》,第2册,703页;光绪《金山县志》,卷17《志余·祥异》,第3册,771页;光绪《南汇县志》,卷22《杂志·祥异》,第3册,1480页。
[101] 光绪《南汇县志》,卷22《杂志·祥异》,第3册,1480页。
[102] 光绪《松江府续志》,卷39《祥异》,第11册,3898页;光绪《川沙厅志》,卷14《杂记·祥异》,第2册,705页;光绪《奉贤县志》,卷20《杂志·灾祥》,第3册,1016页;同治《上海县志》,卷30《杂记·祥异》,第8册,2627页;光绪《南汇县志》,卷22《杂志·祥异》,第3册,1482页;民国《重辑张堰志》,卷11《祥异》,第3本,408页。
[103] 光绪《青浦县志》,卷29《杂记·祥异》,第4册,2058页;光绪《川沙厅志》,卷14《杂记·祥异》,第2册,705页;光绪《娄县续志》,卷12《祥异志》,第2册,457页;民国《南汇县续志》,卷22《杂志·祥异补遗》,第2册,988页。
[104] 同治《上海县志》,卷2《建置·善堂附》,第1册,201~202页。
[105] 光绪《松江府续志》,卷39《祥异》,第11册,3905页;同治《上海县志》,卷30《杂记·祥异》,第8册,2631页;光绪《川沙厅志》,卷14《杂记·祥异》,第2册,708页;民国《南汇县续志》,卷22《杂志·祥异补遗》,第2册,989页;光绪《金山县志》,卷17《志余·祥异》,第3册,774页;民国《重辑张堰志》,卷11《祥异》,第2本,409页;宣统《蒸里志略》,卷12《杂志·祥异》,第2本,776页;H.Harold Scott:A History of Tropical Medicine,p.662,转引自陈胜昆:《中国疾病史》,32页。
[106] 光绪《松江府续志》,卷39《祥异》,第11册,3905页;同治《上海县志》,卷30《杂记·祥异》,第8册,2631页;光绪《川沙厅志》,卷14《杂记·祥异》,第2册,708页;光绪《金山县志》,卷17《志余·祥异》,第3册,774页;光绪《南汇县志》,卷22《杂志·祥异》,第3册,1484页。
[107] H.Harold Scott:A History of Tropical Medicine,p.662,转引自陈胜昆:《中国疾病史》,32页。
[108] H.Harold Scott:A History of Tropical Medicine,p.662,转引自陈胜昆:《中国疾病史》,32~33页;王宗寿:《重刊增补经验喉科紫珍集序》,转引自李庆坪:《我国白喉考略》,载《医学史与保健组织》,1957(2)。
[109] 民国《上海县续志》,卷28《杂记·祥异》,第4册,1698页;H.Harold Scott:A History of Tropical Medicine,p.662,转引自陈胜昆:《中国疾病史》,33页;民国《青浦县续志》,卷23《杂记·祥异》,第3册,781页。
[110] 民国《青浦县续志》,卷23《杂记·祥异》,第3册,782页。
[111] 民国《上海县续志》,卷30《杂志·遗事》,第4册,1812页;何斌:《我国疟疾流行简史(1949年前)》,载《中华医史杂志》,1988(1)。
[112] 民国《青浦县续志》,卷23《杂记·祥异》,第3册,783页;民国《南汇县续志》,卷22《杂志·祥异》,第2册,962页。
[113] 民国《川沙县志》,卷23《故实志·灾变》,第5册,1526页。
[114] 民国《重辑张堰志》,卷11《祥异》,第2本,409页;曹心怡:《喉痧正的·序》,《喉痧正的·论因》,见《陈修园医学七十二种》,第4册,1995、1999页;H.Harold Scott:A History of Tropical Medicine,p.662,转引自陈胜昆:《中国疾病史》,33页。
[115] 民国《上海县续志》,卷28《杂记·祥异》,第4册,1699页;民国《青浦县续志》,卷23《杂记·祥异》,第3册,783页;民国《南汇县续志》,卷22《杂志·祥异》,第2册,962页。
[116] 民国《上海县续志》,卷28《杂记·祥异》,第4册,1700页。
[117] 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海关十年报告〉译编》,87页。
[118] 民国《青浦县续志》,卷23《杂记·祥异》,第3册,784页;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281—1931)——〈海关十年报告〉译编》,87页。
[119] 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海关十年报告〉译编》,87页。
[120] 民国《上海县续志》,卷28《杂记·祥异》,第4册,1701页;《疫症集说补遗》,转引自郭霭春编:《中国医史年表》,232页。
[121] 民国《青浦县续志》,卷23《杂记·祥异》,第3册,785页;民国《川沙县志》,卷23《故实志·灾变》,第5册,1526页;民国《南汇县续志》,卷22《杂志·祥异》,第2册,963~964页;宣统《枫泾小志》,卷10《拾遗》,第2本,331页;民国《重辑张堰志》,卷11《祥异》,第2本,410页: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海关十年报告〉译编》,170页。
[122] 民国《上海县续志》,卷28《杂记·祥异》,第4册,1698页。
[123] H.Harold Scott:A History of Tropical Medicine,p.662,转引自陈胜昆:《中国疾病史》,33页。
[124] 民国《上海县续志》,卷28《杂记·祥异》,第4册,1703页。
[125] 乾隆《镇江府志》,卷43《祥异》,第28本,283页。
[126] 同上书。
[127] 同上书。
[128] 光绪《丹徒县志》,卷30《祥异》,第4册,1511页。
[129] 光绪《丹徒县志》,卷36《人物·尚义》,第2册,687页。
[130] 光绪《丹徒县志》,卷36《人物·尚义》,第2册,688页。
[131] 光绪《溧阳县续志》,卷16《杂志类·瑞异》,215页;民国《金坛县志》,卷12之2《杂记志·祥异》,第2册,873页;光绪《丹徒县志》,卷36《人物·尚义》,第2册,691~692页。
[132] 光绪《溧阳县续志》,卷16《杂志类·瑞异》,215页;光绪《丹阳县志》,卷30《祥异》,第4册,1511页。
[133] 民国《丹阳县续志》,卷17《义举》,190页。
[134] 光绪《溧阳县续志》,卷16《杂志类·瑞异》,216页。
[135] 光绪《溧阳县续志》,卷16《杂志类·瑞异》,215页;民国《金坛县志》,卷12之2《杂记志·祥异》,第2册,872页。
[136] 民国《丹阳县续志》,卷19《祥异》,243页。
[137] 民国《金坛县志》,卷12之2《杂记志·祥异》,第2册,873页;民国《丹阳县续志》,卷19《祥异》,243页。
[138] 康熙《常州府志》,卷3《祥异》,第36本,66页。
[139] 嘉庆《重刊宜兴县志》,卷末,《杂志·祥异》,第2本,551页。
[140] 康熙《常州府志》,卷3《祥异》,第36本,66页。
[141] 光绪《江阴县志》,卷18《人物·行谊》,第5册,2057页。
[142] 光绪《无锡金匮县志》,卷31《祥异》,第2册,534页。
[143] 光绪《江阴县志》,卷8《祥异》,第3册,913页。
[144] 光绪《无锡金匮县志》,卷31《祥异》,第2册,534页;民国《无锡开化乡志》,卷下,《灾祥》,第14本,96页。
[145] 光绪《无锡金匮县志》,卷31《祥异》,第2册,535页;民国《无锡开化乡志》,卷下《灾祥》,第14本,96页。
[146] 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29《杂事·祥异》,第37本,749页。
[147] 光绪《无锡金匮县志》,卷31《祥异》,第2册,535页;《锡金识小录》,卷2《备参·祥异补遗》,第1册,142页;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29《杂事·祥异》,第37本,749页。
[148] 光绪《靖江县志》,卷8《祲祥》,153页。
[149] 光绪《无锡金匮县志》,卷31《祥异》,第2册,535页;嘉庆《重刊荆溪县志》,卷4《杂志·祥异》,415页;光绪《江阴县志》,卷8《祥异》,第3册,922页;光绪《靖江县志》,卷8《祲祥》,153页;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29《杂事·祥异》,第37本,749页。
[150] 光绪《无锡金匮县志》,卷31《祥异》,第2册,535页;光绪《江阴县志》,卷8《祥异》,第3册,924页;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29《杂事·祥异》,第37本,749页。
[151] 民国《富安乡志》,卷11《行义》,第22本下,862页。
[152] 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26《人物·艺术》,第37本,673页。
[153] 光绪《靖江县志》,卷8《祲祥》,154页。
[154] 民国《金坛县志》,卷9《人物四·方技》,第2册,658页。
[155] 民国《无锡开化乡志》,卷下,《灾祥》,第14本,96页。
[156] 光绪《无锡金匮县志》,卷25《行义》,第2册,443页。
[157] 光绪《无锡命匮县志》,卷31《祥异》,第2册,535页;光绪《江阴县志》,卷8《祥异》,第3册,927页。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29《杂事·祥异》,第37本,749页;光绪《宜兴荆溪县志》,卷8《人物·义行》,第3册,1110页。
[158] 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29《杂事·祥异》,第37本,749页。
[159] 光绪《宜兴荆溪县志》,卷8《人物·义行》,第3册,1110页。
[160] 民国《江阴县续志》,卷1《大事表》,第1册,88页。
[161] 民国《光宣宜荆续志》,卷9中《乡贤·义行》,第2册,568页。
[162] 佚名:《平寇纪略》(上),见太平天国博物馆编:《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1册,267页。
[163] 民国《光宣宜荆续志》,卷9《乡贤·义行》,第2册,613页。
[164] 光绪《江阴县志》,卷8《祥异》,第3册,932页;光绪《靖江县志》,卷8《祲祥》,155页。
[165] 光绪《靖江县志》,卷8《祲祥》,155页。
[166] 《无锡市地方志·卫生卷》,3页。
[167] 陈廷儒:《诊余举隅录》,转见王新华、潘秋翔编:《中医历代医话精选》,671页。
[168] 民国《光宣宜荆续志》,卷12《杂志·征祥》,第2册,916页。
[169] 民国《光宣宜荆续志》,卷12《杂志·征祥》,第2册,917页。
[170] 《无锡富安乡志》,卷28《杂著》,第22本下,948页。
[171] 《靖江卫生志》,4页。
[172] 光绪《嘉定县志》,卷18《人物志·孝义》,第8本,382页。
[173] 光绪《嘉定县志》,卷5《机祥》,第8本,125页;民国《崇明县志》,卷17《杂事·灾疫》,第4册,1477页;光绪《宝山县志》,卷14《祥异》,第4册,1549页。
[174] 光绪《嘉定县志》,卷5《机样》,第8本,126页;光绪《宝山县志》,卷14《祥异》,第4册,1550页。
[175] 光绪《嘉定县志》,卷5《机祥》,第8本,126页;光绪《宝山县志》,卷14《祥异》,第4册,1550页。
[176] 雍正《淞南志》,卷2《灾祥》,第4本,700页。
[177] 光绪《宝山县志》,卷14《祥异》,第4册,1551页;雍正《淞南志》,卷2《灾祥》,第4本,700页。
[178] 民国《太仓州志》,卷26《祥异》,第6册,1966页。
[179] 光绪《嘉定县志》,卷5《机祥》,第8本,127页。
[180] 民国《太仓州志》,卷26《祥异》,第6册,1967页;道光《璜泾志稿》,卷7《杂缀志·灾祥》,第9本,197页;光绪《宝山县志》,卷14《祥异》,第4册,1553页;嘉庆《南翔镇志》,卷7《人物·耆德》,第3本,485页。
[181] 萧霆著、邬良岗整理:《痧疹一得·凡例》,见《吴中医集·温病类》,110页;乾隆《璜泾志略·艺术》,第8本,280页。
[182] 光绪《嘉定县志》,卷5《机祥》,第8本,127页;光绪《宝山县志》,卷14《祥异》,第4册,1554页。
[183] 光绪《宝山县志》,卷14《祥异》,第4册,1554页。
[184] 民国《太仓州志》,卷26《祥异》,第6册,1969页。
[185] 民国《太仓州志》,卷26《祥异》,1969页;光绪《嘉定县志》,卷5《机祥》,第8本,128页;民国《崇明县志》,卷17《杂事·灾疫》,第4册,1479页;光绪《宝山县志》,卷14《祥异》,第4册,1555页;民国《真如志》,卷8《杂志·祥异》,第3本,324页;嘉庆《刘河镇记略》,卷110《灾异》,第9本,450页。
[186] 同治《茜泾记略·祥异》,第8本,666页。
[187] 光绪《宝山县志》,卷14《祥异》,第4册,1556页;道光《江东志》,第1本,669页。
[188] 光绪《宝山县志》,卷14《祥异》,第4册,1556页。
[189] 光绪《宝山县志》,卷14《祥异》,第4册,1556页;道光《双凤里志》,卷6《杂缀·祥异》,第9本,87页。
[190] 光绪《宝山县志》,卷14《祥异》,第4册,1557页。
[191] 道光《双凤里志》,卷6《杂缀·祥异》,第9本,87页。
[192] 光绪《嘉定县志》,卷5《机祥》,第8本,128页。
[193] 民国《崇明县志》,卷17《杂事·灾疫》,第4册,1479页。
[194] 光绪《嘉定县志》,卷5《机祥》,第8本,129页。
[195] 同上书。
[196] 民国《太仓州志》,卷26《祥异》,第6册,1969页;光绪《嘉定县志》,卷5《机祥》,第8本,129页。
[197] 民国《太仓州志》,卷26《祥异》,第6册,1969页;道光《璜泾志稿》,卷7《杂缀志·灾祥》,第9本,198页;光绪《嘉定县志》,卷5《机祥》,第8本,129页;民国《钱门塘乡志》,卷12《杂录志·灾样轶事》,第4本,65页;光绪《宝山县志》,卷14《祥异》,第4册,1559页。
[198] 光绪《宝山县志》,卷14《祥异》,第4册,1559页;道光《璜泾志稿》,卷7《杂缀志·灾祥》,第9本,198页。
[199] 民国《太仓州志》,卷26《祥异》,第6册,1970页。
[200] 光绪《嘉定县志》,卷5《机祥》,第8本,129页。
[201] 民国《太仓州志》,卷26《祥异》,第6册,1971页。
[202] 光绪《嘉定县志》,卷5《机祥》,第8本,130页。
[203] 同上书。
[204] 光绪《宝山县志》,卷10《人物·游寓》,第3册,1121页。
[205] 民国《嘉定县续志》,卷3《赋役志,灾异》,第1册,224页。
[206] 同上书。
[207] 光绪《月浦志》,卷10《轶事·祥异》,第4本,451页。
[208] 民国《嘉定县续志》,卷3《赋役志·灾异》,第1册,224页;民国《宝山县续志》,卷17《祥异》,第3册,902页;光绪《罗店镇志》,卷8《祥异》,第4本,323页。
[209] 民国《嘉定县续志》,卷3《赋役志·灾异》,第1册,224页。
[210] 同上书。
[211] 民国《嘉定县续志》,卷3《赋役志·灾异》,第1册,225页;民国《宝山县续志》,卷17《祥异》,第3册,903页。
[212] 民国《嘉定县续志》,卷3《赋役志·灾异》,第1册,225页。
[213] 民国《嘉定县续志》,卷3《赋役志·灾异》,第1册,226页。
[214] 同上书。
[215] 民国《宝山县续志》,卷17《祥异》,第3册,904页;民国《嘉定县续志》,卷3《赋役志·灾异》,第1册,227页。
[216] 民国《嘉定县续志》,卷3《赋役志·灾异》,第1册,225页。
[217] 民国《杭州府志》,卷150《人物·艺术》,第9册,2836页;《医籍考》,卷35,转引自郭霭春编:《中国医史年表》,161页。
[218] 嘉庆《余杭县志》,卷28《人物·义行传》,第2册,411页。
[219] 民国《昌化县志》,卷12《人物·孝友》,第3册,693页。
[220] 民国《杭州府志》,卷73《恤政》,第5册,1498页。
[221] 民国《杭州府志》,卷85《祥异》,第5册,1657页。
[222] 嘉庆《余杭县志》,卷14《恤政》,第1册,184页。
[223] 嘉庆《新市镇续志》,卷4《杂记》,第24本,137页。
[224] 民国《杭州府志》,卷85《祥异》,第5册,1662页;民国《新登县志》,卷20《拾遗·祥异》,第4册,1484页。
[225] 民国《杭州府志》,卷143《义行》,第8册,2725页。
[226] 光绪《富阳县志》,卷15《风土志·祥异》,第4册,1250页。
[227] 王士雄:《随息居霍乱论》,卷下,见《中国医学大成》,第4册,673页。
[228] 王士雄:《随息居霍乱论》,卷下,见《中国医学大成》,第4册,675页。
[229] 陆以湉:《冷庐医话考注》,卷3,149页。
[230] 陆以湉:《冷庐医话考注》,卷3,160页。
[231] 民国《杭州府志》,卷85《祥异》,第5册,1664页;民国《昌化县志》,卷15《事类·灾祥》,第3册,1082~1083页。
[232] 民国《杭州府志》,卷85《祥异》,第5册,1664页:民国《昌化县志》,卷15《事类·灾祥》,第3册,1083页;冯氏:《花溪日记》,见杨家骆主编:《太平天国文献汇编》,第6册,707页。
[233] 民国《杭州府志》,卷85《祥异》,第5册,1664页;冯氏:《花溪日记》,见杨家骆主编:《太平天国文献汇编》,第6册,716页。
[234] 民国《昌化县志》,卷15《事类·灾祥》,第3册,1083页。
[235] 连文冲:《霍乱审证举要·序》,见《中国医学大成》,第4册,714页。
[236] 民国《新登县志》,卷20《拾遗·祥异》,第4册,1487页。
[237]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718页。
[238] 民国《新登县志》,卷20《拾遗·祥异》,第4册,1488页。
[239] 光绪《桐乡县志》,卷20《祥异》,第2册,747页;光绪《石门县志》,卷11《杂类志·祥异》,第6册,1877页。
[240] 郭志邃:《痧胀玉衡》,卷上,1页。
[241] 光绪《重修嘉善县志》,卷34《祥眚》,第2册,678页。
[242] 同上书。
[243] 光绪《桐乡县志》,卷20《祥异》,第2册,749页;乾隆《濮川所闻录》,卷6《杂识》,第21本,392页。
[244] 光绪《嘉兴府志》,卷35《祥异》,第2册,839页;光绪《桐乡县志》,卷20《祥异》,第2册,750页。
[245] 光绪《嘉兴府志》,卷35《祥异》,第2册,839页。
[246] 光绪《平湖县志》,卷25《外志·祥异》,第8册,2427页。
[247] 光绪《桐乡县志》,卷20《祥异》,第2册,750页。
[248] 光绪《嘉兴府志》,卷35《祥异》,第2册,840页;光绪《桐乡县志》,卷20《祥异》,第2册,751页;光绪《重修嘉善县志》,卷34《祥眚》,第2册,679页。
[249] 光绪《桐乡县志》,卷20《祥异》,第2册,751页;嘉庆《濮川所闻记续》,卷2《杂志》,第21本,411页。
[250] 光绪《重修嘉善县志》,卷34《祥眚》,第2册,679页;姚廷遴:《历年记》,见《清代日记汇抄》,122页。
[251] 光绪《重修嘉善县志》,卷26《艺术》,第2册,511页;卷34《祥眚》,第2册,679页。
[252] 光绪《嘉兴县志》,卷27《列传七·艺术》,24a~24b页。
[253] 民国《乌青镇志》,卷2《祥异》,第23本,282页。
[254] 光绪《桐乡县志》,卷20《祥异》,第2册,751页。
[255] 光绪《平湖县志》,卷25《外志·祥异》,第8册,2428页;光绪《重修嘉善县志》,卷34《祥眚》,第2册,680页。
[256] 光绪《平湖县志》,卷25《外志·祥异》,第8册,2429页;光绪《重修嘉善县志》,卷34《祥眚》,第2册,680页:黄凯钧:《友渔斋医话·橘旁杂论》,卷下,见《中国医学大成》,第8册,770页。
[257] 光绪《重修嘉善县志》,卷34《祥眚》,第2册,680页。
[258] 光绪《嘉兴府志》,卷35《祥异》,第2册,841页;光绪《重修嘉善县志》,卷34《祥眚》,第2册,681页。
[259] 光绪《平湖县志》,卷25《外志·祥异》,第8册,2429页;光绪《重修嘉善县志》,卷34《祥眚》,第2册,681页;民国《新塍镇志》,卷4《祥异》,第18本,944页;民国《乌青镇志》,卷2《祥异》,第23本,383页。
[260] 光绪《重修嘉善县志》,卷34《祥眚》,第2册,681页。
[261] 光绪《平湖县志》,卷25《外志·祥异》,第8册,2430页。
[262] 光绪《平湖县志》,卷25《外志·祥异》,第8册,2432页;光绪《重修嘉善县志》,卷34《祥眚》,第2册,681页。
[263] 沈梓:《避寇日记》,卷1,见太平天国博物馆编:《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4册,45~48页。
[264] 王士雄:《随息居霍乱论》,卷下,见《中国医学大成》,第4册,679页。
[265] 光绪《石门县志》,卷11《杂类志·祥异》,第6册,1883页;光绪《重修嘉善县志》,卷34《祥眚》,第2册,682页;沈梓:《避寇日记》,卷2,见太平天国博物馆编:《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4册,153页。
[266] 沈梓:《避寇日记》,卷4,见太平天国博物馆编:《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4册,293页。
[267] 光绪《平湖县志》,卷25《外志·祥异》,第8册,2433页;光绪《重修嘉善县志》,卷34《祥眚》,第2册,682页。
[268] 光绪《重修嘉善县志》,卷34《祥眚》,第2册,682页。
[269] 同上书。
[270] 同上书。
[271] 光绪《重修嘉善县志》,卷34《祥眚》,第2册,682页;民国《新塍镇志》,卷4《祥异》,第18本,945页。
[272] 民国《平湖县续志》,卷12《外志·祥异》,第10本,806页。
[273] 宣统《枫泾小志》,卷10《拾遗》,第2本,331页;民国《平湖县续志》,卷12《外志·祥异》,第20本,806页;民国《澉志补录》,卷下《杂记》,第20本,724页;民国《梅里备志》,卷8《杂记》,第19本,361页。
[274] 民国《新塍镇志》,卷4《祥异》,第18本,945页。
[275] 民国《乌青镇志》,卷2《祥异》,第23本,383页。
[276] 光绪《乌程县志》,卷27《祥异》,15a页;光绪《归安县志》,卷27《祥异》,第1册,267页。
[277] 同治《湖州府志》,卷44《前事略·祥异》,第3册,813页。
[278] 同治《湖州府志》,卷44《前事略·祥异》,第3册,814页;民国《南浔镇志》,卷29《灾祥二》,第22本上,302页;民国《乌青镇志》,卷2《祥异》,第23本,380页。
[279] 同治《湖州府志》,卷44《前事略·祥异》,第3册,814页。
[280] 光绪《乌程县志》,卷27《祥异》,17b页。
[281] 同治《湖州府志》,卷44《前事略·祥异》,第3册,815页。
[282] 同治《湖州府志》,卷44《前事略·祥异》,第3册,815页;民国《乌青镇志》,卷2《祥异》,第23本,381~382页。
[283] 同治《湖州府志》,卷44《前事略·祥异》,第3册,815页。
[284] 嘉庆《新市镇续志》,卷4《杂记》,第24本,137页。
[285] 民国《乌青镇志》,卷2《祥异》,第23本,383页。
[286] 同治《湖州府志》,卷44《前事略·祥异》,第3册,816页;民国《德清县新志》,卷13《遗闻》,第2册,835页;光绪《长兴县志》,卷9《灾祥》,第2册,781页;民国《南浔镇志》,卷29《灾祥二》,第22本上,305页。
[287] 沈梓:《避寇日记》,卷1,见太平天国博物馆编:《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4册,27页。
[288] 光绪《孝丰县志》,卷8《祥异志·灾歉》,第4册,1125页;沈梓:《避寇日记》,卷3,见太平天国博物馆编:《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4册,169页。
[289] 王微:《孝丰志稿》,卷首,《大事记》。
[290] 沈梓:《避寇日记》,卷4,见太平天国博物馆编:《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4册,313页。
[291] 莫枚士:《研经言》,卷4,见《中国医学大成》,第4册,557页。
[293] 《清史稿》,卷40《灾异志》,1527页。
[294] 民国《嵊县志》,卷31《杂志·祥异》,第7册,2224页。
[295] 黄百家:《学箕初稿》,卷2,见《四库存目集部》,第257册,784页。
[296] 民国《萧山县志稿》,卷16《人物·列传三》,第3册,1411页。
[297] 道光《会稽志稿》,卷9《灾异志》,第1册,163~164页;《绍兴市卫生志》,2页。
[298] 《绍兴市卫生志》,2页。
[299] 民国《余姚六仓志》,卷19《灾异》,第25本,310页。
[300] 民国《嵊县志》,卷16《人物志·义行》,第4册,1118页。
[301] 来裕恂:《萧山县志稿》,卷14《杂记·历年祥灾》,515页。
[302] 朱耘:《藤花楼偶记》,卷8,5b页,南开大学图书馆藏复印清刊活字本。
[303] 道光《会稽志稿》,卷9《灾异志》,第1册,164页;来裕恂:《萧山县志稿》,卷14《杂记·历年祥灾》,516页;光绪《余姚县志》,卷7《祥异》,第1册,130页。
[304] 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1,10b~11a页。
[305] 民国《嵊县志》,卷31《杂志·祥异》,第7册,2227页;光绪《诸暨县志》,卷18《灾异志》,11a页。
[306] 光绪《余姚县志》,卷7《祥异》,第1册,130页。
[307] 来裕恂;《萧山县志稿》,卷14《杂记·历年祥灾》,516页。
[308] 张畹香:《张氏温暑医旨》,见《中国医学大成》,第4册,121页。
[309] 邹身城:《太平天国史事拾零》,156页,转引自李文海等编著:《近代中国灾荒纪年》,221~232页。
[310] 光绪《诸暨县志》,卷18《灾异志》,12a~12b页;《绍兴市卫生志》,2页。
[311] 光绪《上虞县志》,卷41《杂志·祥异》,第9册,3030页;高汝贤:《随息居霍乱论·跋》,见《中国医学大成》,第4册,697页。
[312] 光绪《上虞县志》,卷41《杂志·祥异》,第9册,3030页;吴锡璜:《新订奇验喉证明辨》,卷3,转引自李庆坪:《我国白喉考略》,载《医学史与保健组织》,1957(2),100页。
[313] 《绍兴市卫生志》,2页。
[314] 光绪《慈溪县志》,卷55《前事·祥异》,第4册,1197页。
[315] 同上书。
[316] 同治《鄞县志》,卷69《祥异》,12a页;光绪《慈溪县志》,卷55《前事·祥异》,第4册,1198页。
[317] 民国《象山县志》,卷30《志异》,第10册,3126页。
[318] 《慈溪卫生志》,420~421页。
[319] 民国《象山县志》,卷30《志异》,第10册,3128页。
[320] 同上书。
[321] 光绪《慈溪县志》,卷55《前事·祥异》,第4册,1200页;民国《象山县志》,卷30《志异》,第10册,3129页。
[322] 同上书。
[323] 《清史稿》,卷40《灾异志》,1529页。
[324] 民国《象山县志》,卷30《志异》,第10册,3130页。
[325] 同治《鄞县志》,卷69《祥异》,15a页。
[326] 同治《鄞县志》,卷69《祥异》,15a页;光绪《慈溪县志》,卷55《前事·祥异》,第4册,1201页;民国《象山县志》,卷30《志异》,第10册,3131页;黄式三:《儆居集》,卷5,转引自罗尔纲:《霍乱病的传入中国》,载《历史研究》,1956(3),58页。
[327] 民国《镇海县志》,卷43《祥异志》,第8册,2885~2886页;光绪《慈溪县志》,卷55《前事·祥异》,第4册,1201页。
[328] 民国《镇海县志》,卷43《祥异志》,第8册,2886页。
[329] 同上书。
[330] 民国《定海县志·舆地志十·灾异》,第1册,112页;同治《鄞县志》卷69《祥异》,15a页;光绪《慈溪县志》,卷55《前事·祥异》,第4册,1201页。
[331] 《慈溪卫生志》,421页。
[332] 光绪《慈溪县志》,卷33《列传十》,第3册,683页。
[333] H.Harold Scott:A History of Tropical Medicine,p.662,转引自陈胜昆:《中国疾病史》,32页。
[334] 民国《象山县志》,卷30《志异》,第10册,3133页;H.Harold Scott:A History of Tropical Medicine,p.662,转引自陈肚昆:《中国疾病史》,32页。
[335] 光绪《奉化县志》,卷39《祥异》,第6册,1973页。
[336] 民国《象山县志》,卷30《志异》,第10册,3134页。
[337] 民国《镇海县志》,卷43《祥异志》,第8册,2889页。
[338] 民国《象山县志》,卷30《志异》,第10册,3134页。
[339] 同上书。
[340] 光绪《奉化县志》,卷39《祥异》,第6册,1974页;民国《镇海县志》,卷43《祥异志》,第8册,2890页;同治《鄞县志》,卷69《祥异》,16b~17a页;《申报》,1874—10—09;光绪《慈溪县志》,卷55《前事·祥异》,第4册,1203页。
[341] 光绪《奉化县志》,卷39《祥异》,第6册,1974页。
[342] H.Harold Scott:A History of Tropical Medicine,p.662,转引自陈胜昆:《中国疾病史》,32~33页。
[343] 光绪《忠义乡志》,卷20《祥异》,第24本,715页。
[344] 民国《象山县志》,卷30《志异》,第10册,3135页。
[345] 光绪《慈溪县志》,卷55《前事·祥异》,第4册,1204页。
[346] 光绪《忠义乡志》,卷20《祥界》,第24本,715页。心禅:《一得集》,卷中,见《珍本医书集成·杂著类》,23页。
[347] 民国《郸县通志·文献志》(丁编),《故实·历代灾异表》,1413页;光绪《慈溪县志》,卷55《前事·祥异》,第4册,1204页;民国《剡源乡志》,卷24《大事记·祥异》,第24本,513页;光绪《忠义乡志》,卷20《祥异》,第24本,715页;民国《象山县志》,卷30《志异》,第10册,3135页。
[348] H.Harold Scott:A History of Tropical Medicine,p.662,转引自陈胜昆:《中国疾病史》,33页。
[349] 光绪《奉化县志》,卷39《祥异》,第6册,1975页;民国《剡源乡志》,卷24《大事记·祥异》,第24本,513页。
[350] H.Harold Scott:A History of Tropical Medicine,p.662,转引自陈胜昆:《中国疾病史》,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