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清代江南分府疫情年表(1 / 1)

一、江宁府

康熙十九年 溧水水,疫,有虎暴。[1]

康熙二十四年 上元江宁(以下简称上江)大疫。[2]

康熙四十八年 溧水旱,疫。高淳大疫。[3]

雍正四年 四月,上元疫。[4]

乾隆十四年 溧水疫。高淳民多疫疠。[5]

乾隆二十一年溧水疫。句容旱,疫。[6]

乾隆二十二年高淳病疫。[7]

乾隆二十四年高淳病疫。[8]

乾隆三十年上江民间疫。[9]

乾隆三十四年上江民间疫。[10]

乾隆三十五年溧水、句容夏疫。[11]

乾隆三十六年上江羊毛瘟流行。[12]

乾隆四十九年金陵疫。[13]

乾隆五十一年春,句容大疫。[14]

乾隆五十八年上江患羊毛瘟。[15]

嘉庆元年上江温症大行。[16]

嘉庆十九年句容旱且疫。[17]

嘉庆二十年金陵夏旱,大疫。[18]

道光元年金陵秋疫。夏秋之交,上江痧症大行,患者腹绞痛,吐泻不出,四肢厥冷,逾时即不可救,死者甚众,名曰:穿心痧。[19]

道光四年溧水秋疫。句容水,疫。[20]

道光十二年上江自三月起,疫气流行,互相传染,死亡甚众。其症大略相同,发热内烧,谵语发狂,发斑发黄。[21]

道光十三年秋,溧水疫。句容水,疫。[22]

道光十四年春三月,高淳疫疠大作。江浦大疫。[23]

道光二十二年正月,高淳大疫。九月,江宁城中大疫,时自乡回者,十室九病。[24]

道光二十九年金陵六月大水,秋大疫。[25]

咸丰三年六七月,苏南天大旱,赤地千里,又因战事激烈,尸横遍野,造成南京一带疫气流行。[26]

同治元年秋八月,江南大疫,军中尤甚,死者山积。溧水大疫,时寇乱方剧,民皆乏食,死者无算。夏五月,江浦大疫,城乡多狼,食人无算。[27]

同治三年七月间,南京清军营中疾疫又作。[28]

光绪六年溧水、句容岁大稔,秋疫。[29]

光绪十九年高淳大疫,自五月至八月始平。[30]

光绪二十年金陵夏大旱奇热,秋城乡多疫,死丧甚众。[31]

光绪二十一年金陵夏秋大疫,死丧者比户。[32]

光绪二十八年高淳岁大熟,五月至七月,大疫。[33]

光绪三十二年金陵夏五月恒雨,低处皆水,米价大贵,合城疫。[34]

光绪三十三年春夏多雨,江宁时疠盛行,有称为瘪螺痧者,朝感夕殂。[35]

光绪三十四年夏,高淳东坝大疫。[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