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案例分析(1 / 1)

案例一 错误操作致压模挤手事故

1.事故经过

如图2.116所示,某厂某工班负责加工一批铁柜。韩某、马某被安排用油压机为一批铁板压制V形槽。韩某、马某商量后进行了分工。韩某负责入料,在划线对准V形胎模后通知马某,马某得到指令后操作油压把手冲压。工作一段时间后两人都熟悉了流程,放松了警惕。某次韩某入料时马某正与另一个人打招呼,未听清吩咐便操作了压杆,韩某的右手被3mm的铁板下胎模挤伤,造成三指骨折。

图2.116

2.事故原因

违章作业:违反了压力机严禁一人入料、一人操作的操作规定。操作时思想麻痹,无协调配合。

3.防范措施

职工操作时要严格执行压力机安全操作规程。小型板压件操作应按工艺规程制定合理有序的安全加工措施,严禁一人入料、一人操作。

加强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工作时严禁思想溜号,两人协作时要搞好配合。

案例二 违规调整压刀位置,造成左手桡骨骨折

1.事故经过

2001年9月17日晚上约22:30分,某工厂挤塑车间6#工位操作工刘某在操作设备生产时,发现吸塑辅助压模架压刀移位。当时设备已经处于自动生产状态,刘某在没有停机的情况下,左手伸进危险区域对压刀位置进行调整修正,被迅速下行的辅助压模架压着左手小臂,造成左手桡骨中段骨折。

2.事故原因

(1)违章操作。

1)根据现场分析及与当事人谈话得知,当晚刘某未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擅自对安全门及行程开关进行捆绑(短接),使设备在运行状态下,失去了安全连锁功能。

2)当压刀移位需调整时,没有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要求停机进行。

以上两点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管理松懈。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车间管理层对安全生产重视度不够、安全培训教育不够和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当事人安全意识淡薄,在设备异常情况下违章操作,归根结底是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做得不够。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重视程度不够和监督管理不力,反而认为短接联锁开关对生产进度有利,长时间就形成了习惯性违章。

案例三 违规擅自开启剪板机剪板,造成右手拇指挫裂伤

1.事故经过

2004年6月29日上午10点左右,某公司二分厂机加工车间钳工组杨某在出现废品后,为逃避责任,自行去铆焊分厂下料组找料替换,擅自开启剪板机进行剪切作业,由于不懂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当剪扳机向下剪切时,杨某正在对线,导致杨某右手大拇指被剪板机挤压,造成右手拇指挫裂伤。

2.事故原因

严重违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串岗、乱岗,属于典型的由于“三违”造成的事故。

3.事故预防

严禁非本岗位工种人员擅自操作机械设备。设备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四会”,持证上岗。严格按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业,不允许脱岗、串岗、乱岗,违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和“低、老、坏”。做到“三不伤害”。

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 6442—1986),重伤事故是指损失工作日____105日的失能伤害的事故。

A.大于B.小于C.大于等于D.小于等于

2.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____。

A.人身伤害B.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

C.急性中毒D.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3.在事故原因分析中,属于直接原因的有____。

A.管理缺陷B.领导失职

C.物的不安全状态D.人的不安全行为

4.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 6721—1986),下列项目属于伤亡事故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的有____。

A.毁坏财产价值B.资源损失价值

C.善后处理费用D.处理环境污染费用

5.某工人在用砂轮机打磨刀具,因强度不够导致砂轮破碎,工人因未按规定要求戴防护眼镜,致使眼睛被碎片击伤。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____。

A.领导失职B.管理缺陷

C.人的不安全行为D.物的不安全状态

6.某30m高的上料架,由于在设计时未考虑该地区的季风,固定用钢丝绳数量过少、直径过细,致使在一次上料时该架倒塌,多人伤亡。在分析事故原因时,属于事故的____原因。

A.直接B.管理C.领导D.间接

7.砖头、工具等从高处落下所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属于____事故类别。

A.高处坠落B.机械伤害C.物体打击D.其他伤害

8.汽车起重机作业时,脱钩伤人,属于____事故类别。

A.物体打击B.机械伤害C.起重伤害D.其他伤害

9.因电焊火花点燃附近易燃物着火而引起的工人烧伤,属于____事故类别。

A.其他伤害B.化学伤害C.火灾D.灼烫

10.某亚麻厂通风管道中的亚麻粉尘因静电引起爆炸,属于____事故类别。

A.容器爆炸B.其他爆炸C.火灾D.化学爆炸

11.伤害严重率为在某段时期内,每____工时中,因伤亡事故造成的损失工作日数。

A.百万B.十万C.万D.千万

12.我国工伤认定资格条件的主要依据有195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全国总工会1964年颁布的《劳动保险问答》、原劳动部1996年颁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其中不属于工伤范畴的是____。

A.从事本岗位工作或者执行企业行政临时指定或同意的工作

B.在紧急情况下从事对企业或社会有益的工作,如抢险、救灾、救人等

C.在工作中负伤而当时并未感觉或确诊,事后伤痛发作不能正常工作的,这种情况下应有当时的就诊记录或第三者的旁证

D.自杀或自残

13.以下____属于伤亡事故间接原因。

A.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B.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C.造成安全装置失效D.使用不安全设备

14.调查意外事故的主要目的是____。

A.追究责任B.计算损失C.防止重演

15.下列____方面可以控制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事故。

A.治理尘、毒危害B.应用劳动保护用品

C.运用安全检查手段改变异常环境D.运用法制手段加强环境管理

16.事故发生的概率P和事故损失严重程度S的乘积表示了系统的____。

A.风险率B.损失量C.严重量D.故障率

17.从事架线、高崖作业、船旁悬吊涂装、货物堆垒等高处作业时,必须选用____。

A.防滑工作鞋B.安全帽C.安全带D.防割伤手套

18.按有关规定,企业厂长(经理)持有____是其能够对本企业实施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凭证。

A.安全管理资格证书B.安全工程大专毕业证书

C.安全工程专业证书D.上级机关的任命书

19.安全管理中的因果关系原则,是从事故的因果关系中认识必然性,发现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变不安全条件为安全条件,把事故消灭在早期____阶段。

A.起因B.发展C.萌芽D.产生

二、判断题

1.损失工作日是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是衡量伤亡事故伤害程度的指标。()

2.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和物质称为致害物。

( )

3.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为事故的直接原因。

( )

4.损失工作日等于和大于100日的失能伤害为重伤。

( )

5.(一般)死亡事故一次事故死亡少于3人(含3人)的事故。

( )

6.千人死亡率是指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工伤亡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

7.伤害严重率是指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的损失工作日数。

( )

8.百万t死亡率是指某时期内,平均生产每百万t产品,因工伤亡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

( )

9.在事故类别中,“车辆伤害”是由运动中的机动车辆引起的伤害事故。

( )

10.在事故类别中,“淹溺”是指人落入水中,水侵入呼吸系统引起的伤害事故。()

11.在事故类别中,“高处坠落”是指人在工作面由于失去平衡,在重力作用下坠落引起的伤害事故。

( )

12.在事故类别中,“透水”是指煤矿井下开采时,意外水源造成的伤亡事故。

( )

13.在事故类别中,“瓦斯爆炸”是指瓦斯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爆炸混合物,接触火源时发生的爆炸事故,不包括煤尘爆炸事故。

( )

14.在事故类别中,“容器爆炸”是指压力容器破裂引起的气体物理性爆炸事故。不包括容器破裂后,其中的可燃性**形成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爆炸混合物,接触火源时发生的化学爆炸。

( )

15.国务院第34号令中,“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特别重大人身伤亡或者巨大经济损失以及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 )

16.事故责任分析是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通过对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确定事故中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

17.企业主管部门和劳动安全监察部门接到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按系统逐级上报。死亡事故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监察部门;重大死亡事故要在24h内报至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劳动安全监察部门。()

18.在分析事故责任时,如果查清:本企业的员工没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或未经工种考试合格上岗操作,应该追究领导者的责任。()

19.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20.对于责任事故的责任划分,通常有肇事者责任、领导者责任等。()

三、填空题

1.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常用____通知书的形式,指定被查单位____。

2.美国道化学公司(DOW)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的评价目的是:客观地量化潜在火灾、____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确定可能引起事故____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向管理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3.目前,我国衡量伤亡事故伤害程度的指标是伤害被伤害者丧失劳动能力(即失能)的工作时间,该指被称为____。

4.在分析事故时,应从____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____原因,从而掌握事故的____原因,再分清主次,进行____分析。

5.间接经济损失是指因事故导致____、____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的____的价值。

6.轻伤事故是指____的事故;重伤事故是指____的事故。

7.发生死亡、重伤事故的企业应当____,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____,防止事故扩大。

8.根据《安全生产法》,____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____、____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应当指定兼职的____人员。上述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____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的____,保证正常运转。

9.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 6721—1986),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技术工人的培训费用每人按____元计算;技术人员的培训费用每人按____元计算;补充其他人员的培训费用,视补充人员情况参照上述规定酌定。

10.判定的不安全行为应当在____方面与事故有密切关系。

11.伤害频率为在某段时期内,每____工时中,因伤亡事故造成的伤害人数。伤害人数指____、____、____人数之和。

12.停产、减产损失价值属于____损失的统计范围。

13.放炮后的碎石从高处落下所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事故类别属于____。

14.某车间将残留有硝酸的瓦罐随意在车间通道旁堆放,致使工人因无意中将瓦罐踢碎而被硝酸烧伤,属于事故类别____。

15.因电气线路短路火花点燃附近易燃物着火而引起的工人烧伤,事故类别属于____。

16.某亚麻厂通风管道中的亚麻粉尘因静电引起爆炸,事故类别属于____。

17.目前,我国常用的事故统计分析方法有____分析法、____平均法、____图表法等。

18.预先危险性分析是在一项工程活动之前,首先对系统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和导致的后果等作____的分析。

19.企业安全生产目标内容应包括:____严重程度;卫生、环境条件达标程度;工作环境条件改善和____程度。

20.事故中受伤害的职工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造成的工作损失价值,属于____经济损失。

四、简答题

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 6442—1986)的规定,对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进行调查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2.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 6442—1986)的规定,事故分析应当按照哪几部分内容进行?

3.某施工队砌筑高大工业烟囱。因为近旁附属设备坍塌,使多人从高处坠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事故。请回答:

(1)起因物是什么?(2)致害物是什么?(3)事故属于哪种类型?并简要说明依据。

4.《安全生产法》对于事故调查处理有哪些规定要求?

五、事故案例分析

1999年1月4日,重庆綦江县虹桥发生特大坍塌事故,导致40人死亡,14人受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31万元。事故相关责任人受到法律处理,即:綦江县县长、县委书记张开科被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县委副书记林世元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相关责任人都受到了相应的行政处分。

请问:根据案情,试分析如下问题:

1.我国安全事故行政责任处罚的法规有哪些?

2.我国安全事故刑事责任处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3.我国安全事故罪的最高刑事处罚力度是多少年?

4.分析及论述我国安全事故刑事处罚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