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指老年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血压持续或非同日三次以上收缩压(SBP)≥140mmHg(18.7kPa)和(或)舒张压(DBP)≥90mmHg(12.0kPa),且排除假性或继发性高血压的全身性疾病。老年人血压升高,常伴有心、脑、肾的损害,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心衰、肾衰的主要危险因素。
一、康复护理评估
1.健康史
大动脉粥样硬化、总外周阻力升高、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等。各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缺乏锻炼、饮酒、肥胖、高盐饮食等。
2.身体状况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收缩压波动范围较大;症状少而并发症多,常有心、脑、肾的损害;常有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同时存在。
3.心理社会状况
评估老人对疾病发展是否存在焦虑;对终身服药是否存在担心和忧虑;靶器官受损的程度是否影响到老年人的正常生活;老人的家庭和社会支持度如何。
4.辅助检查
老年高血压老人常存在高血脂、高血糖;老年高血压多为低肾素型,表现为血浆肾素活性低﹑醛固酮水平低。
二、常见康复护理诊断
1.疼痛
与血压升高所致的脑供血不足、脑血管**有关。
2.活动无耐力
与血压升高所致的心、脑、肾循环障碍有关。
3.有外伤的危险
与视物模糊、头晕、意识障碍有关。
4.潜在并发症
脑卒中、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
三、康复护理计划与实施
老年高血压的处理原则:老年人能正确使用药物,将血压控制在适当的水平,减轻或解除疼痛;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康复与护理的总体目标:血压控制较平稳,心、脑、肾供血有所改善,活动耐力有所提高;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有所减少,靶器官的损害减轻。并发症减少,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活动与休息
根据老年高血压病人危险性分层确定活动量。极高危组需绝对卧床休息;高危组以休息为主,可根据身体状况做适当康复运动,这样有利于血压下降,提高心肺功能。适当运动包括4方面:适当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目标。中危及低危组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长期坚持。合适的运动表现为:自我感觉良好、无不适症状。适合老年人的运动应选择中小强度、较长时间、大肌群的动力性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节奏的交谊舞、太极拳等。
2.饮食护理
限制钠盐摄入,每人每天食盐量不超过6克,减少油脂类食物摄入,补充适量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等,戒烟限酒等。
3.用药护理
根据老年人的病情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长期使用利尿剂者须注意有无低血钾的表现;用药时观察有无哮喘、心动过缓等情况;最好使用降压作用能持续24小时的药物,防止脑卒中的发生。
4.病情监测
老年人血压波动范围较大,所以应每日定时、多次测量血压。
5.心理护理
老年人的血压受情绪波动的影响,应鼓励其多与家人、朋友谈心,创造良好的氛围,获得情感支持,使情绪稳定,心情舒畅。
6.康复健康指导
(1)用药指导:向老人讲解高血压的保健知识,告知其定期监测血压的重要性。药物要遵医嘱服用,不得随意调整用药量。
(2)生活指导:指导老人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摄入含钾多、含钙高的食物,减少钠量高的调味品,多吃蔬菜和水果,防止便秘,戒烟限酒,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激动、发怒。可进行慢跑、快走、太极拳等有氧锻炼。
(3)定期检测:指导家属定期为老人监测血压并进行记录,尤其当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测量,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四、康复护理评价
老人血压能控制平稳;疼痛症状有所缓解或消除;心、脑、肾血供得到改善,活动耐力增加;没发生外伤;未发生并发症。
知识拓展
血压参考值
高血压危险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