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协奏曲》恐怕是我们现在能听到的唯一没有乐队协奏的“钢琴协奏曲”了。在很多钢琴家的音乐会上,这首作品都作为独奏作品出现,似乎人们已经习惯只有钢琴的旋律,而难以想象乐队应该出现在什么地方。
人们对协奏曲的认识一半来自于古典主义之后的器乐表现形式,莫扎特、海顿、贝多芬等作曲家的钢琴协奏曲包含了“协奏曲”一词的最初含义——Concerto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指“竞争、协同”,这个词间接说明了独奏乐器与乐队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既有相互配合,也有竞逐与对抗的深层含义。17世纪之前,协奏曲多用于声乐作品,而从17世纪上半叶开始,协奏曲这一形式开始用于器乐作品,并逐渐发展成为17~18世纪最重要的器乐体裁之一。
巴洛克时期,各种器乐体裁蓬勃发展,协奏曲成为综合多种乐器特点的音乐体裁,受到作曲家的广泛欢迎。从科莱里、托雷利到维瓦尔第,很多作曲家都尝试写作协奏曲,作为他们同时期的作曲家,巴赫代表了当时键盘音乐创作的最高水平,所以键盘协奏曲在巴赫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意大利协奏曲》是巴赫创作的键盘协奏曲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其实与同时代作曲家的其他器乐协奏曲是有一定区别的,他只为键盘乐器写作,并不包含乐队。其实,《意大利协奏曲》是为双层键盘的大键琴而作,作曲家将其命名为“协奏曲”,是为了强调双层键盘大键琴的特点,即可以通过丰富的音色、广阔的音域在键盘上表现乐队的效果。
《意大利协奏曲》1735年完成于莱比锡,是一首三乐章形式的协奏曲,作品将他在科滕时代所受到的意大利文化的影响充分展现出来,巴赫对意大利的所知所见,意大利音乐语言的独特魅力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理性的释放,这也是他研究意大利音乐得出的结果。巴赫最初将这部作品的标题定为“依意大利趣味的协奏曲”,后来被简称为“意大利协奏曲”。
《意大利协奏曲》是一部无可替代的作品。1735年,这部作品在《巴赫键盘练习曲》的第二册中与《法国序曲》同时出版。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这是第一部为双层键盘的大键琴所作的协奏曲,更在于在当时,为双层键盘大键琴所作的作品中,很少有作曲家将如何运用上、下层键盘,怎样选择音区等演奏问题给予明确的标注,一般都任凭演奏者自己对音乐的诠释来处理。几乎可以说,《意大利协奏曲》是第一部谱面标注如此明确的作品,它无论是在音乐的内涵、结构还是音色的运用上都有相当完美的表现与安排,使演奏者能够将双层键盘大键琴的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
《意大利协奏曲》最大的特点,也是它区别于其他器乐协奏曲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大键琴需要扮演双重角色——一方面,它需要展示协奏曲强烈的的对抗性;另一方面它又需要表现协奏本身和谐统一的特点。于是,巴赫在作品中巧妙地利用了大键琴的特点,凡是在曲谱中标记“forte”(强)的地方则表示乐队全奏,相对标注“piano”(弱)的地方,则代表独奏部分。为了不破坏作品本身的基本结构,巴赫经常在乐曲中制造“对抗、竞逐”的效果,当遇到一只手标有“forte”,而另一只手标有“piano”的段落时,则是作曲家在强调独奏乐器在整个乐队当中的突出地位,这时往往需要演奏者运用合理的力度,让表现独奏乐器的声部更加突出,表现乐队的声部适当减弱,以强调协奏曲的特色。但是,在这部作品里,每个段落内部的各种力度变化其实又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过分,因为在巴洛克时代,乐器本身不能为明显的强弱对比创作条件,而且,就风格而言,巴洛克仍然处于理性为主的时代,浪漫而富有戏剧性的情感表达只能停留在作曲家的思想当中,音乐环境决定了当时的音乐语言。
作品第一乐章开头以一个主和弦开始,显现出热情洋溢的风格。这时,巴赫非常注意协奏曲的常规结构,它在曲谱下方的标注了“tutti”代表乐队齐奏,力度为f。这个乐章是巴洛克协奏曲采用的典型形式,维瓦尔第等作曲家都采取这种这一标准形式写作协奏曲。在巴赫最著名的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中,每一首都运用这一形式,即同一材料在不同调上不断重现,中间穿插新材料,最后回到主调。《意大利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是抒情的慢板,乐句材料丰富,带有悲剧性色彩。在第二乐章,巴赫仅在一开始处标注了右手的“forte”和左手的“piano”。高声部是按独奏乐器的风格所写,而左手声部是两个声部的伴奏。与第一乐章不相同的是,这个乐章带有更明显的人性化特征,抒情性突破了巴洛克时代的限制,更直白自然地体现出来。第三乐章是更快的快板,与第一乐章一样运用相同的节奏,相比前两个乐章,这个乐章的难度有所增加,复杂的双排键技术对演奏者是个很大的挑战。
后来,随着时代变迁,大键琴逐渐呈现颓势,钢琴取而代之成为键盘乐的霸主,拥有88个键的钢琴同样可以与大键琴一样,模仿整个管弦乐队。于是这首双层键盘大键琴中属于重量级的作品也开始在钢琴上演奏。今天,《意大利协奏曲》已经更为广泛地作为巴赫的“钢琴作品”为人们所知晓,甚至,它在钢琴上的适用性以及表现力给人感觉并不亚于在大键琴上的效果,也许对于当时的乐器来说,不足以承载巴赫超前的音乐表现形式,而巴赫的音乐精神随着乐器的发展,在几十年后与钢琴撞击出火花,这火花至今尚未熄灭,并且将成为音乐史上的永恒。
巴赫已离开这个世界二百余年了,后世给予他的光环,也许是巴赫一生都不曾想到的。他的作品现在已传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在他的音乐里,既包括过去,也含有未来,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多少年来,众多的西方音乐大师跟随在巴赫的身后,无论是在古典音乐大师莫扎特、贝多芬,还是浪漫主义音乐家舒曼、门德尔松、肖邦,甚至在20世纪现代音乐家的创作中,我们都会发现巴赫对他们的影响,在他们的作品中都留下了巴赫音乐的痕迹。
最后,以歌德的话作为对巴赫的总结:“如永恒的和谐自身的对话……我好像没有了耳、更没有了眼、没有了其他感官,而且我不需要用它们,内在自有一股律动,源源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