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舞蹈教育反思
2016年4—5月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洋溢着温暖阳光、积极向上的氛围。舞蹈界也犹如春天一般,在播散种子和希望,从舞蹈表演、创作到舞蹈教育、理论再到舞蹈市场、管理等各个领域都在进一步的发展和推进,不断地开拓舞蹈的视野、打破舞蹈的界限,等待着迎接新一年的果实与收获。
一、焦点概述
(一)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根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要求,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每三年举办一届。从2003年开始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本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是由教育部和青岛市共同主办,于2016年4月11日至16日在青岛举行。本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要求,活动开展得很有特点。
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始终以“阳光下成长”为主题,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育人为本,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历时一年半:第一阶段是基层学校开展活动阶段,重点是扩大学校和学生的参与面和普及面,形成“校校有活动、班班有歌声、人人都参与”的局面,本届活动中小学生参与面达到80%;第二阶段是各省(区、市)组织集中展演活动阶段,重点是加强学校之间、地区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本届活动全国31个省(区、市)均举办了省级展演;第三阶段是全国展演阶段,重点是展示活动成果、引领方向。本届全国展演活动首次邀请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学生参加,首次举办全国农村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来自全国633所学校、7000余名中小学师生共同相聚青岛。期间举办开幕式、闭幕式、9场艺术表演类节目演出(声乐2场、器乐2场、舞蹈3场、校园剧和朗诵2场)、40个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展示、298幅学生艺术作品展览和中小学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
此次展演中舞蹈专场于4月11日在青岛大剧院上演。整个舞蹈专场展演,共分三场,展演出全国各地报送的舞蹈节目66个。这些节目代表了目前全国中小学生舞蹈艺术表演的最高水平。来自山东、江苏、四川、广东、上海、海南等省、市的同学们带来了《花·季》《甲午海魂》《蓉城俏妞儿》《梦井》等多个精彩纷呈的节目,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们享受了一场视觉文化大餐。
(二)第二届“校园舞蹈的春天”全国中小学舞蹈教育研讨会
4月18—20日,在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舞蹈进校园”“校园舞蹈的春天”的话题持续升温中,为总结中小学舞蹈教育工作中的成功经验,解决现阶段舞蹈课程教学、教材编制、社团活动、作品编创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小学舞蹈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的以“校园舞蹈的春天”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小学舞蹈教育研讨会暨‘中小学舞蹈教育传统校’授牌仪式”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举行。
本届研讨会得到了中国舞蹈家协会的高度重视,研讨会活动当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分党组书记、驻会秘书长罗斌,分党组副书记、副秘书长李甲芹,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小学舞蹈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黄豆豆以及多位当代舞蹈教育界、艺术界的名家出席会议。原193所在舞蹈教育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校以及360位校长、教师共同参与。可谓“中小学舞蹈教育的历史性盛会”。
与会专家学者通过主旨发言、专家讲座、经验交流、观摩舞蹈教学实验课等活动形式,聚焦现阶段中小学舞蹈课程建设、教学活动、作品编创和教材编制等具体内容,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中小学校园舞蹈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中小学舞蹈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黄俭认为,现如今,舞蹈教育被越来越多的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认同,这是因为它贯穿了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语言教育、心灵教育的各个过程。孩子可以通过对每个舞蹈动作的理解、体会、分析、创新,实现综合功能的培养。实际上,舞蹈是在用特殊形式塑造孩子,保护每个孩子的天性,激发和发扬他们各自独特的想象力、创造力、模仿力和表现力。近年来,“高参小”“高参高”等都是春天故事里的关键词,用小学生折射大时代的精神面貌,这是校园舞蹈的神奇力量。
群英汇聚的第二届“校园舞蹈的春天”全国中小学舞蹈教育研讨会,作为中小学舞蹈教育工作中一个高地,在短短的三天活动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黄俭在总结时说:第二届“校园舞蹈的春天”全国中小学舞蹈教育研讨会,是中小学舞蹈教育工作的一次盛会,是中国校园舞蹈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在国家教育部门和中国舞蹈家协会的共同引领下,中国中小学舞蹈教育工作一定会实现新的跨越。
(三)纪念“世界舞蹈日”
世界舞蹈日是4月29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的国际舞蹈委员会(CID)推广,1982年国际舞蹈委员会最先提出。这个日期是为了纪念现代芭蕾舞之父让·乔治·诺维尔(Jean-Georges Noverre)并增进这项被称为“超越文化语言界限的肢体艺术”在世界各国间的传播而设立。
2016年4月29日,纪念“世界舞蹈日”文化活动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艺术能让人打开想象力与感受力的感官,使人获得穿越时空的精神升华,音乐和舞蹈艺术的完美结合,又使得舞蹈这种艺术形式能更深入人的心灵。可以说,舞蹈艺术就是一把能通往虚拟世界的钥匙。此次活动的主创团队有,顾问及推荐人:舞蹈学博士慕羽;音乐版权提供:著名青年作曲家阿鲲;特邀芭蕾舞者张冰妮;特邀艺体指导郑茜月;国际文化指导梅雪;活动发起人及总策划曹塞。这些年轻的艺术家们将在今年拍摄首部舞蹈VR微视《致时光3》,以舞者的灵动带领感官深度旅行,找到与朋友自由起舞于自然中的感觉。此次艺术创作的实践结合了目前最前沿的VR科技,此片完成拍摄的一天,则标志着舞蹈艺术与VR技术深度合作的成功实践,同时也是一种可以让更多人共享的生活态度和艺术情怀。
与此同时,联合国发行了“世界舞蹈日”邮票,邮票由加拿大著名艺术设计师马斯科钦设计,引以为傲的是,邮票中呈现的中国舞蹈形象,取自北京舞蹈学院原创经典作品《踏歌》。作品《踏歌》是在1998年由孙颖教授创作诞生,至今已经历18年的岁月,而今它又被“世界舞蹈日”纪念邮票的创作设计者发现,代表中国舞蹈的文化背景,展现世界舞蹈中最美的中国图景而出现,足以表示它蕴藏了太多的故事、人的生命、艺术的价值和历史的足印。向《踏歌》致敬,向孙颖前辈致敬!
(四)全国性舞蹈研讨会
●2016年5月6日,由亿派学院、CAET期刊和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主办,意大利创意舞动协会、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中心、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和国家开放大学艺术教学部等机构协办的“首届创造性艺术教育和治疗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的何思敬讲堂隆重举行。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周星院长、肖向荣副院长,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中心刘明明主任,无锡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科李达主任,亿派学院周宇院长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舞蹈治疗,创意舞动和拉班动作分析三个专业的亿派学员代表及从业者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当东方遇见西方”,包括了一天的专家论坛,海报展示以及两天的工作坊和督导。来自中国、意大利、美国、希腊在内的国内外专家和同行就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绘画等各种形式的创造性艺术教育和治疗的各种话题进行了探讨。此次大会不仅是业内同行共同切磋讨论的学术会议,更是亿派师生共聚一堂,把知识从课本、课堂搬到实战场地和交流场地共同学习和体验的难得的聚会。
●2016年5月22日,由中国舞蹈家协会、广东省舞蹈家协会、江门市文联、江门市蓬江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映日荷花 舞坛永驻——纪念戴爱莲先生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在江门市隆重举行,以深切缅怀我国著名舞蹈艺术家、舞蹈教育家、“中国舞蹈之母”——戴爱莲先生,大力弘扬戴爱莲先生的舞蹈精神,擦亮江门作为“中国舞蹈之城”的品牌。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分党组书记罗斌,中央芭蕾舞团党委书记王才军,北京舞蹈学院院长郭磊,广东省舞蹈家协会主席谢晓泳等众多嘉宾以及江门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邓伟根,市委常委冯立坚等领导出席了当天下午的纪念大会。
●5月26日,西北师范大学舞蹈学院“共舞七彩陇原,同筑艺术课堂”,甘肃省高等院校舞蹈联盟成立大会暨中小学舞蹈课程推进与教师培训,甘肃省中小学舞蹈课程推进研讨会议在舞蹈学院105教室召开。本次会议就“下一步如何落实教育方法”进行了互动交流,西北师范大学舞蹈学院邓院长提出以舞蹈为手段,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然后形成美的感受。以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为中心,凸显风格多样化,多元素。在进行文化的传承时,可以与美术,音乐相结合,体现艺术的综合性。并且教导老师在教学上一定要有目标性,活学活用,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阶段来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有序的达成最后的目的。只有老师们不断反思不断进步不断提升,使自己的教学模式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增长知识,使自己得到升华。此次活动意义重大,能够为今后各位老师在教学中提供借鉴和参考。
(五)热门舞蹈演出
●2016年4月24日,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通天河民间艺术文化团在民族剧院为观众带来一场高原气息浓厚的晚会《梦回雪域》,同时也为中央民族歌舞团2016春季演出季拉开序幕。
●2016年4月26日,由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民族文工团创作的景颇族大型歌舞乐诗《目瑙纵歌》在北京民族剧院**上演,这是中央民族歌舞团《春暖花开—2016春季演出季》的第二场演出。
●由西班牙国家芭蕾舞团演出的《回廊》《呼吸》于2016年4月26—27日登陆国家大剧院。
●2016年4月30日—5月2日,由中国国家芭蕾舞团带来的《大红灯笼高高挂》15周年纪念演出在国家大剧院隆重出演。
●2016年5月18—19日,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原创大型舞剧《浮生》在吉林市人民大剧院进行了首演。
●2016年5月24—25日,北京歌剧舞剧院大型原创舞剧《丝路长城》作为2016国家大剧院夏季演出季和北京演艺集团第三届演出季展演剧目,登台大剧院首演。
●大型原创舞剧《仓央嘉措》的第四轮演出将于2016年5月27—29日登上国家大剧院,此轮演出同时也是第十六届“相约北京”艺术节中代表优秀民族艺术的一台重头演出。
二、焦点问题评述
(一)中小学舞蹈比赛背后的基础教育问题
2016年4月在青岛举行的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舞蹈比赛已经圆满告一段落,所有获奖的作品可以说堪称典范。既有独特的舞蹈风格,充分展现学生风采,又能在舞台上表达得淋漓尽致。从节目的编排、服装、道具,到所有中小学生对作品解读、完成程度上面,都能够达到专业舞蹈演出的水平。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反思这些舞蹈比赛背后到底是什么在支撑?我们近年来一直在推行的舞蹈基础教育,到底有没有真正的落实在各地方中小学?
此次舞蹈比赛获奖作品,以深圳高级中学的代表作品《不想说再见》为例,能够看出所有参加比赛作品的学生一定是经过层层选拔,而且都是受过非常严格且长时间的专业训练,身体素质以及舞蹈状态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作品的编创也是请来香港舞团的编导为其量身创作,那么在这一系列条件的基础上,所打造出来的舞蹈比赛作品,完全能够与专业的舞蹈演出、舞蹈比赛相比,尽管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但是却失去了我们举办中小学舞蹈比赛的意义。
我们努力推进中小学舞蹈基础教育,就是要把舞蹈作为普及教育而不是少数人的教育,舞蹈的作用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舞蹈比赛以及专业名次上面,如果从这一方面来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尝试着将中小学舞蹈比赛的评价标准与专业舞蹈比赛的标准有所区别,不应该站在专业比赛的角度去评价中小学舞蹈比赛。那么反之,在基础教育的广泛推动下,也许就会出现“中小学的舞蹈中专”这一奇怪又常见的现象。看似在实行普及教育,实际上仍然在层层挑选适合专业标准的学生参加各类舞蹈比赛。
我们举办舞蹈比赛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舞蹈的交流、展演等活动增强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审美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也是推行舞蹈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但是,由于比赛的评价标准致使各学校为了拿到好的成绩而忽视舞蹈基础教育这一理念,当然,这其中仍然还有其他的原因导致,例如:学校的荣誉、老师的职称、学生个人希望得到舞蹈方面的认可、家长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好的发展等诸多因素,又将舞蹈成为少数人的教育。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对立的问题,一方面由上至下,推行舞蹈基础教育,要把舞蹈普及向所有受教育的学生,就是要平等的对待舞蹈教育;另一方面由下至上,实施舞蹈基础教育的方法以及实际情况下,仍然很大一部分是按照原有的思想、视角去看待问题,将“舞蹈基础教育”完全浮在空中,没有落在实处。
不可否认,舞蹈基础教育这必然是一条十分艰难的道路,但是我们仍然愿意去开辟和探索,同时需要集中社会各个力量来共同完成、共同改变。因为这将带给我们的孩子,乃至整个国家的教育一个崭新的方向和思想观念,这无疑是进步的,我们也必须去为之努力。
(二)原创性舞剧作品丰富
近两个月舞蹈演出作品中有很多具有原创性的舞剧作品,可以说是极其丰富精彩的,不论是从演出效果到作品的风格内容,都体现出深刻的文化背景及艺术特色。其中一个作品是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原创大型舞剧《浮生》,该剧在2011年年底公演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至今影响力也在不断地扩大。舞剧的故事发生在“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兄妹三人在逃难的路上离散。果敢坚毅的哥哥参加了地下情报工作抵抗日本侵略者,善良柔弱的妹妹险些成为日本军队的慰安妇,目睹了母亲惨死,弟弟在鬼子身边苟活,在命运的安排下经历着从恐惧奴化到灵魂复苏的转变。乱世浮生,人自飘零!兄妹三人在乱世之中成长着、改变着,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舞剧以叙事的内容为主线,真实生动,将每一个情节演绎的细致深刻,给人震撼的效果,所表达内涵能够刺痛观众的心进而产生共鸣。整场演出在节奏的把握上张弛有度,空间运用上也灵活多变,加入了一些道具来烘托故事情节,动作上不局限于任何一种舞种,跟随着情感线来设计,这也成为近年来东北师范大学舞蹈作品的一个典型特征。
舞蹈市场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作为舞蹈工作者更应该负起责任,创作并排练的作品既要能够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同时要运用真实自然的艺术手法,不能仅仅停留在夸张虚假的宣传和营造,更应该融入我们中国本土的文化背景及艺术底蕴,丰富我们的舞蹈艺术作品,提高舞蹈市场的审美水平,开拓舞蹈的发展空间。
[1] 张文昭.无尽暮色与点点星光——中国流行音乐评论的困顿与希望[J].上海艺术评论,2016(2).
[2] 钱建明.中国流行音乐:称谓与学科认识(上)[J].歌唱艺术,2016(3).
[3] 马沁园.中国流行音乐的回顾与现状[J].音乐时空,2016(9).
[4] 王旖轩.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及其发展分析[J].北方音乐,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