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1 / 1)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

写作过程中得到北京大学心理系张天扬博士生的许多帮助,陆岩女士做了大量文字处理工作并对书稿写作提出重要意见,我们深表感激。

著名哲学家张世英先生慷慨允许我们引用他的文章作为本书的附录。张先生对我们的帮助不止于此。作为心理学家,我们只是具体地研究了中国人的自我是怎样的,而作为哲学家,张先生指明了中国人的自我应该是怎样的。他说,“西方文字,‘我’字大写,中国人则爱自称‘鄙人’。在世界文化发展的洪流中,我们中国人也该改变一下老传统,在世界文化史上堂堂正正地写上一个大写的‘我’字,做一个大写的人。”(张世英,中西文化与自我,人民出版社,2011,封底)。为中国人“做一个大写的人”而努力,这也就是本书写作的目的。

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先生为本书找到她的婆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说来也巧,2007年朱滢曾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文化与自我》一书,该书是林崇德先生建立的“当代中国心理学家文库”中的一员。可以说,今天的《寻找中国人的自我》是2007年《文化与自我》的通俗版,两本书的出版都充满了林先生浓浓的情谊。

张文新教授热情地提供了他的关于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学研究论文,为我们写作第九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我们深表感激。

朱滢 伍锡洪

201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