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小书试图以通俗的形式介绍中国人的自我是怎样的。中国人习惯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又总是强调“血浓于水”,还津津乐道“塞翁失马”的故事等,这些说法或格言都反映出中国人自我的特点,不同于西方人自我的特点。“自我”就是“我”,要超越自我,力求在学业上、事业上、生活上更上一层楼,首先就要认识“我”。所以,这本书的名字叫作“寻找中国人的自我”。
虽然中国人对笛卡儿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并不陌生,但中国人对“什么是自我”却很陌生。这是因为,中国哲学并不讨论自我的问题,直到2005年著名哲学家张世英在其“哲学导论”中有专门一章讨论自我,这也许是中国哲学头一次系统地论述这个问题。中国哲学不讨论自我问题,因而中国文化也忽视了个人的存在。情形正如思想家梁漱溟所说:“中国文化最大之偏失,就在个人永不被发现这一点上。”[1]还因为,与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相适应的是,在中国社会实际生活中中国人作为一个个体从来没有被强调过。两千多年来我们要么强调帝王,要么强调集体,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前夕,情形才开始有所转变,因此,现在是讨论自我问题的良好时机。我们两人在研究自我的心理学、神经科学方面均有10年以上经验,借此机会,把我们在研究中国人自我方面的所学所想奉献给读者,也是我们真诚的心愿。
读者从本书第一讲很快便可以明了我们两人对自我这个概念的展述,体会到自我这个课题对当代中国人的重要性:突出自我是中国人精神上觉醒的表现。如我们在第二讲“文化与自我”所述,自我这个课题不仅关乎每一个中国人,也关乎中国悠久的文化与国人之间的关系:在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人强调相互依赖。第三讲从乡土社会传统习俗的角度讲述中国人互倚型的自我。第四讲从儒家孝文化的角度指出,中国人是他父母的儿子而不是他自己。之后,我们引用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和读者探讨中国人自我的三项心理特点,一是中国人自我包括母亲(第五讲);二是中国人自我是辩证的自我(第六讲)。这两项心理特点代表了中国人自我与以美欧为主的西方人自我的重大区别。第三项中国人自我的心理特点,是在全球一体化下和透过与异国文化的接触,越来越多中国人会发展出双文化的自我(第七讲)。在本书的第八讲,我们介绍神经科学对自我的研究,读者会惊讶地发现,中国人与母亲的亲密关系已深入脑髓!第九讲是中国青少年自我的发展。书中附录有一篇文章是《哲学家张世英谈自我》。张先生指出,“当前,我们还是应当在会通中西、取长补短的大原则和总的趋势下,更着重注意学习、吸纳(西方人的)‘独立型自我观’。”
本书附有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古代中国人自我结构图,这是1885年英国人 理雅各布(James Legge)翻译“礼记”时绘制的。哲学家冯友兰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指明了该图的出处;此外,书中还有不少彩图,如崔健演唱时奔放的表演,小学生“我读故我在”的墙报,美国西部牛仔彪悍的形象,中国和美国普通老百姓居住的房子,辛亥革命后出版的第一本新编小学教科书第一册第一讲“人”字的插图,等等。这些彩图形象地表达了中国人自我的概念;再有,书中心理学实验也多用图表说话,帮助理解。总之,我们希望读者在看本书时就像是一次寻找读者自我的愉快旅行!
自我问题十分复杂,我们的学识有限。书中不妥之处,诚恳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朱滢 伍锡洪
2016年7月分别于北京和香港
[1]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中信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