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撬动的课堂学习方式变革(1 / 1)

窦桂梅[1]

一、清华附小“成志教育”之缘起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清华附小”)随着历史的传承不断地发生着转变,从最初的城市学校走向今天的城市教育。到如今,清华附小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指导发展中不断地在努力,努力尝试从改造学科到优化课堂,再形成理论总章。学校近几年一直在不断努力尝试改造学科从内容到方式、机制、体系去实现这样的一个探索。人无志则不立,百年立人,“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校训“立人为本,成志于学”,实现了清华附小“从成志学校走向成志教育”的超越。因此,百年华诞之际,清华附小郑重提出了“成志教育,照耀一生”,从理论、实践两个方面来解答立德树人这一难题,并在实践与理论的互动中,生成并确立了“成志教育”。传承和发展从成志学校建校时就已明确的成志教育思想内涵和教育价值,使学生能够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愿,更有脚踏实地的“立德、立功、立言”的躬身力行。继承和发展百年清华附小成志教育发展史的思想精髓和文化价值,成为附小新百年前进的航标和远方的灯塔。

成志教育主张的内核:聚焦于志,强调个人理想抱负与国家民族命运相联系;着眼于成志,着力与成志教育的过程和方式,用成志教育与立德树人进行准确对接,让成志教育成为立德树人的切入口,并以此为突破口,搭建新的生长点。

二、清华附小“成志教育”之探索

(一)“成志教育”实践探索——纵向:启程·知行·修远学段三进阶

就像一座城市,这其中既有一个个人的自我发现和实现成长历程的奠基,又由一个个人、一个个民族和一个个国家组成。怎样实现习近平所说的伟大的同心圆那种核心有机的统一,这是国家的使命,也是在座的每一位应当思考的。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清华附小也努力地建构一所学校成长的目标样态。例如,它的城市使命是什么?它的培养目标如何形成?如何将它细化?儿童通过六年的学习时间之后应该成为怎样的样态?学校在纵向上如何架构低、中、高三个年段的整体培养的模式,设计年段衔接的系列课程等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儿童六年的这个历程应当放慢节奏,过程当中还要围绕启程、知行、修远来共建相应的达成目标。我们通过身心节律确立了学段进阶目标。

启程即低年级学段——遵循天资与性情,培养学生言行得体、协商互让的品质;

知行即中年级学段——聚焦意志与行动,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自律自强的品质;

修远即高年级学段——指向理想与抱负,培养学生勇于担当、尊重感恩的品质。

(二)实践探索——横向:“两基石”与“三协同”

清华附小的课程改革构建了自主的“1+X”课程,并且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来完成。“1”代表优化落实国家基础课程,包含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两块基石,这两块基石各自独立,又互相联动,再结合学校的历史、清华附小儿童的特点以及学校资源,逐渐衍生并打造出学校的个性课程。“X”即由“1”创生的儿童个性课程,包含学校个性课程、学段个性课程和学生个性课程。

三、从黑板教学走向实践世界——工具撬动

从三四年前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的建构,到近几年的课堂学习方式的实施,清华附小这几年来课堂学习方式的实施主要从问题驱动、情景调动和工具撬动三个方面进行。下面重点就如何从工具撬动学习方式转变这一方面进行说明。学校这些年一直不断地在思考工具如何能够更好地使用在清华附小的小学课堂里,从黑板教学走向实践世界,工具助推学生深度学习。首先明确一下工具的概念:它是指通过可视化的、可操作的载体或虚拟情境,基于学生问题为起点,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使他们全身心投入体验,并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过渡,学校课堂模式从如何教学到如何学习的转变,从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到关联生活的转变,从而实现学生主动性学习、持续性学习。

目前,清华附小主要使用三类学习工具,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看得见。①可操作的工具,这类工具已经在清华附小成为基本的实施样态,在理科课堂教学当中运用得比较成熟;②图表类的工具,怎么能让孩子养成运用图表的习惯,教师教孩子尝试运用各种思维导图来转变他们的学习方式,思维导图的使用目前在学生中已经很常见了;③信息技术类的工具,如何分类、归类、归因、梳理、提取、判断,这也成为学习课堂当中的一种方式,它也是学生必须会使用和掌握的工具。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学习工具如何实现手脑并用,通过工具来助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下面通过具体的课堂案例向大家分享一下学校的具体实践与操作。

(一)案例一:充满趣味的科学课——认识菌落

以一节一年级的科学课为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们认识细菌。如果仅仅像以前的课堂教学,就是简单地教学生们细菌的概念,但是工具的引入就会引发教师们去不断思考,怎么能够通过一些工具、图表统计等方式来帮助学生们更深入地认识细菌,并且培养他们从小养成洗手这一良好的生活习惯。所以科学老师一直在思考和打磨如何转变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教学中,大家一般会在一年级的思想品德课上教会学生们怎么养成良好的洗手方式,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科学课上,教师首先对学生们进行了细菌的认识培养,让他们先观察菌落、认识菌落。课堂上,科学老师并不会刻意提起洗手的问题,而是直接让学生们用他们小小的手指头去触摸她事先准备好的培养基,然后将触摸后与触摸前手上的细菌数量进行对比,再归类这两组数字,最后通过数据得出结论,这样下来这堂课已经完成了教学目标,似乎可以结束了,但是老师并没有结束而是继续引发学生们深入思考。接着,她又领着孩子不断地去分析、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她就向孩子们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洗手之后细菌反而更多了呢?原来爸爸妈妈不是一直教育我们,把手洗干净了才能有效地减少细菌吗?然后再让孩子们聚焦问题,去思考这个问题背后的原因,学生们禁不住会去想:难道是爸爸妈妈和老师都说错了吗?还是在课堂上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是不是因为我们触摸培养基的位置不对才导致的,还是因为我们在洗手的时候水里也存在细菌等问题……最后在聚焦问题当中他们形成了结论,以下就是老师和小朋友们形成的结论。

洗手前:

(1)可能洗手前采集细菌时,因为没经验,摁手印时摁的面积太小,时间太短。

(2)可能课间刚洗过手,手指还很干净。

(3)可能没看清摁错地方了。

洗手时:

(1)没有按照洗手五步法,手指没有洗干净。

(2)没有用洗手液洗手。

(3)洗手的水中可能也有细菌或霉菌。

洗手后:

(1)手指没有擦干,摁手印时细菌或霉菌更容易到平板培养基上。

(2)洗手后又摸了其他东西,如脸或衣服。

(3)洗手后摁手印时摁的时间比第一次长。

(4)可能没看清摁错地方了。

形成上面的结论之后还可以做什么?继续再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让学生们再次认识菌落,然后让他们自己尝试去理顺。科学老师教的班级多,她就一次次地带领学生们去分析,通过两节不同的菌落课得到的数据,让学生们自己进行对比和分析,得出结论的时候,学生们会觉得很神奇,一个个赞叹道:“哇,原来细菌的问题跟洗手真的有关系吗?如果有直接关系,那我的手该怎么洗?”小朋友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呈现,这个过程就是他自己的学习方式。还有的学生会说:“我发现男孩要多洗手。”这也是他们的学习方式。还有的会表达:“洗手前我有13个菌落,然后我按照要求和大家建议之后好好洗手,我的菌落就剩3个了。”这些问题都是学生们自己的认识和学习方式。通过这样的认识,学生就会得出一个结论: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什么?我们手上的细菌发生了什么变化?那么如果这堂课我们按照原来思想品德课的步骤来完成会是什么样的?对比下来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老师千般教育万般叮咛,倒不如学生自己动手学了这么一堂课,通过这堂课他们认识到以后每次洗手的时候,有的学生会一边洗还一边开心地喊:“我又洗掉了一个菌落,我又洗掉了一个菌落”!有些家长通过微信给老师反馈说:“正是这样的一堂课,使我们家孩子就这样爱上了科学。”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学到了一个道理,就是要讲卫生。

那这堂课就这么结束了吗?其实并没有,因为科学老师还带高年级的学生,于是她又拿这样的相关的图形内容,继而联动各学段的课堂,带动高年级的同学用思维导图表现出这个学习过程,让学生们提高到可视化的深度学习。

(二)案例二——语文课之《阿长与〈山海经〉》

提到语文课可能普遍认为似乎并不需要用到工具,下面以我的一节语文课为例。

《阿长与〈山海经〉》这一篇课文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在上这个课之前,我就一直琢磨一件事,文章中鲁迅写了有关阿长的七件事,但是有一个问题,其中有六件事全是阿长不好的事,只有一件关于阿长的好事,就是阿长给他买了一本《山海经》。六件不好的事情里面,鲁迅描述阿长睡觉喜欢摆大字,不讲礼貌,喜欢吓唬他,等等。在一般的语文课堂上,老师的上课习惯都是先抑后扬,但有学生就会感到奇怪,他们会觉得这个先抑后扬也太“抑”了,写人的文章一般写人家的好,鲁迅回忆自己家的保姆,也不能写六件坏事,只有一件好事,并没有赞扬阿长的意思啊。通过数字比较那就是6∶1,这数量上差距也很大啊,所以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为了更好地向学生们解释这些问题,我通过一个非常简单的坐标系来表达。在上课的时候,我就让孩子根据这些数据,根据课文罗列出鲁迅对阿长的这些评价,用方形的标题代表不同的评价,正面的评价贴在坐标的上方,负面的评价贴在坐标的下方,等孩子们都贴好之后,问题就出来了——鲁迅到底是在赞扬他家的保姆,还是在讽刺他家的保姆?回忆一个38年前的保姆,他为什么要这么写?所以在这个反反复复的过程当中,我就领着孩子们去研究这些所谓的缺点的背后到底蕴藏了什么深刻的含义,这就体现出了鲁迅的伟大和高超,字里行间隐藏了些许味道。经过我们不断的推敲和琢磨,一些学生改观了他们的想法,这个时候我就不继续讲了,而是让学生们自己把标题贴上去,这个过程就体现出学生思维的变化,其实通过一张张卡片,一个坐标系,就可以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发现,一个儿童有自己的思维撬动,怎样提升他应有的发展也是我们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所以通过刚刚讲的两个例子我一直在思考:学校在这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怎么把专家说的各种观点和建议整合起来,又怎么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清华附小的个性,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因此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我们开始采用各种手段,甚至在现在清华附小的课堂上,例如,在讲到《少年闰土》这一课的时候,我们会让孩子们为闰土制作微信头像,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呈现,帮助他们实现自主学习。

四、“1+X课程”:实施的主要渠道

1+X课程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儿童个性课程,构建了适合儿童、多元发展的课程模式。下面举例说明如何具体实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语文学科优质实施

再举例说明,学校每年都有校本课程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学科的课堂、教学内容都包含在教材里,教师怎么更好地去落地实施,这不单单只是简单地把一堂课学习一两回就行了。例如,关于苏轼的成语就有20多个,苏轼的诗词数量就不必多说了,中年级的教材里有他的诗,高年级教材里有他的文言文,这些都需要学生们学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用相应的工具来完成,比如课前的三分钟,利用音乐这些最基本的媒体手段来展现给学生,实现教材相应的落实。语文学科的优质落实,围绕“童年与苏轼相遇”主题,深度挖掘语文学科的原生价值,生发教学价值,实现语言、思维、精神的共同提升。

(二)全学科贯通

随着课改的深入,老师们逐渐发现应该去更好地实现全学科的贯通和融合。所以,在美术课上,大家可以看到学生们用笔墨来呈现苏轼的诗句,学生动动手一起来做一做,画一画,或者是把想象中的苏轼画出来,这就把美术的资源利用上了。再比如苏轼特别爱养生,那么在思品课上,学生们就一起来谈谈苏轼是怎么养生的,甚至在英语课上,让学生们尝试翻译苏轼的诗句。音乐美术课上,包括书法、竖笛等工具的运用让孩子们更好地去创造,就是在综合学习中让孩子们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孩子们不同的学习思维。根据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开展10%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安排,清华附小设立课间大行走等丰富的活动课程,就是为了体现出儿童的个性。全学科贯通,围绕“童年与苏轼相遇”主题,打通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在真实场域的体验中,为完整成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实现启程·知行·修远学段三进阶,开展成语嘉年华、诗词大会以及结合戏剧表演,走进博物馆等方式,使学生们更深刻地认识苏轼。以语文学科撬动全学科多维度、多层次地全体育人,提升儿童丰富的实际所得。

(三)学科与活动联动

“1+X”自主课程里面有一个儿童个性,要求老师们尊重儿童个性的选择。就像在座的专家所说:对于今天的儿童,我们真的不知道以后他们会是什么样子。所以清华附小给学生们自主的发展空间,让他们自己尝试做项目实践活动,除了美食烹饪、诗词创作等,学生们还可以进行小课题研究,那么可以研究什么呢?他们都想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而不是按照教材里和学校规定的准备实践活动里的内容来完成。在这个过程当中,语文课上老师讲到苏轼颠沛流离的生活,他坎坷的一生以及被贬谪的故事,这些都体现在他的诗句当中,他曾被贬儋州、黄州,那这些给学生带来了什么样的启发?能不能用什么方式去展现出来?六年级的学生奇思妙想,用数学的方法去学,他们成立《苏轼:颠沛流离的坎坷人生》苏轼研究小课题开始研究,进而又分析苏轼被贬所经过的路径,然后小朋友就自己组合在一起,研究他被贬的过程到底有多么的坎坷艰难。除去水路之外,还有旱路来连接,对接现在的地名和古时候的地名有什么区别,通过在网络上搜集相关资料,自己画整体思维导图的路径来计算,进行地点与内容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苏轼经历风吹雨打,甚至有的小学生说他的夫人刚去世,心情不太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起点首都(现在的开封)开始,演算这一路该怎么走,然后又去鉴定,其实这个数据并不一定多准确,但是因为是学生们自己研究的,老师就原汁原味放在那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会形象地讲给老师听。比如这一段被贬的路途他坐飞机需要27个小时,相当于从中国到美国来回一趟的时间,苏轼如果是在操场上走的话,在清华附小400米的操场上他得跑多少圈,继而再算相当于跑了395个马拉松。学生还想到这相当于走万里长城,还得加上在清华附小的操场走的1万多圈。更形象化的比喻是苏轼被贬的路,相当于赤道的1/4,然后最慢的飞机绕地球飞需要16圈,等等。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最后学生得出的结论,让他们一个个惊呼道:“天啊,这才叫一个坎坷,这才叫一个颠沛流离,原来苏轼被贬的经历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原来人生也不仅仅只是一帆风顺,它还包含了各种坎坷与颠沛流离。”

五、思考与展望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关注当下儿童所处的时代,儿童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用时代工具撬动学习。这是一个联通的时代。关注儿童学习真实发生,问题驱动,变革学习方式,整合资源,产生深度学习。这是一个创造的时代。未来是怎样的世界,取决于今天培养怎样的儿童。为着师生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回首向来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我们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砥砺奋进,追求卓越。只要教师心里装着儿童,上下求索,一蓑烟雨任平生!我们学习苏轼的超然旷达的境界,清华附小的成志教师也一定会在今日之爱戴与未来之回忆中寻找教育人生的价值!

[1] 作者简介: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