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武器意象的临床操作(1 / 1)

——如何使用“挑武器”意象技术

一、操作步骤

“挑武器”意象技术既适用于个体咨询,也可用于团体咨询和团体培训。

“挑武器”意象技术应用于个体咨询或自我成长时,核心指导语、基本操作步骤及其注意事项与下文所阐述的团体辅导相同。鉴于时间、环境、信任度与安全感等重要因素,个体应用往往比团体应用更深入。

团体应用时,指导者需要面向大多数学员和大多数学员的大多数问题。因此,在进行“挑武器”意象技术辅导时,若突出其体验性、参与性和引导性,效果更佳。当遇到特殊个体时,指导者要及时进行一对一的现场咨询。但个体辅导结束或告一段落时,指导者最好能进行点评,以便让在场的全体学员受益。

“挑武器”意象技术遵从意象对话疗法的基本过程:初始阶段—矫正阶段—结束阶段。由于团体运用要注意的细节更多,所以,下面主要介绍团体“挑武器”意象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

(一)引导想象

团体成员围成单层圈坐好,闭上眼睛,就可以开始了。

引导想象包括四个方面:姿势调整,简要说明,躯体放松和用核心指导语引入想象。

1.姿势调整

为了有利于来访者身心放松,来访者要尽可能选择一个舒服的姿势。

来访者一般不需要完全平躺下来,因为这个姿势容易使一些来访者睡着,不利于想象和心理咨询的进行。更何况,“挑武器”意象本身就与心理防御密切相关。

当心理咨询师发现来访者的姿势不利于身心放松时,如双臂抱胸、手托下巴、跷腿、双脚叠加等,应及时地鼓励其放松,指导其进行调节。

2.简要说明

在引导来访者进入想象之前,我们有必要也有义务向来访者进行简要说明,以保证其安全感,打消他们不必要的顾虑。

面对儿童时,这个说明尽量简单易懂、生动有趣一些。例如,“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吧,就是你闭上眼睛,我说什么,你就想象什么,然后把你想象的东西说出来。”或者“我们一起编个故事吧,故事的开始是……”

面对成人时,考虑到成人比较理性、防御心理也比较强等因素,我们的解释就要详细一些。比如,“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心理测验,就是你闭上眼睛,在我的引导下开始一些想象,你把想象的内容描述出来,就可以测出你的心理状况。”或者在此基础上,再多解释一点儿,“当你说出你的想象时,我会和你对话,这个过程可以帮助你调节情绪、探索内心。”无须全面介绍意象对话的理论,否则会使来访者更加理性,不利于进入想象。

此后,简单说明操作程序和相关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请来访者按照心理咨询师的要求进行想象。不必刻意地、努力地去想象,只要放松,意象会自动浮现在脑海里。

其二,来访者在想象过程中,请不要询问自己的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以免中断想象过程。如果很想知道,心理咨询师可以在想象结束之后做一些必要的解释。

其三,在整个想象过程中,来访者都是有意识的,能够自主的。

其四,由于这个想象过程具有心理咨询意义,是在潜意识层面上进行的,所以,最好不要在想象过程中猛地睁开眼睛。请放心,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会一直跟来访者在一起。

无论是简要解释意象对话,还是说明“挑武器”意象技术的程序和相关要求,原则保持一致:保证来访者的安全感,消除顾虑。

3.躯体放松

做完姿势调节和简要说明之后,引导来访者进一步放松。

引导来访者闭上眼睛,调节呼吸,保持身体姿势的放松状态。用轻柔、和缓的语调指导来访者:“放慢呼吸……继续深缓的呼吸……现在,头放松、放松……脖子放松、放松……两只脚放松、放松。”

在此过程中,若发现来访者有紧张的微表情,如皱眉、抿嘴、叩齿、手指交错等,应及时地针对这些部位进行放松。

如果来访者是第一次接触意象对话,或者心情比较紧张,放松的过程可以放得更加缓慢,时间更长一些。如果来访者已经比较熟悉意象对话,熟悉这个过程,放松步骤则可以很简练,甚至只需说一句“放松”就行了。

躯体放松还可以借助一些中性的想象。

例如,引导来访者把自己想象成一根蜡烛,从头顶开始被点燃,“蜡烛燃烧的过程并不激烈,只是使身体感觉更放松、更舒适。现在,头皮开始感觉变软……头部融化,变成温暖的烛油,缓缓地向下流……流到脖子,很温暖,很舒适……流到肩部,肩部变得松软和舒服……整个身体都变得很温暖,非常舒服和放松。”

当确定(所有的)来访者全身都已放松,就可以运用核心指导语引导其进入想象过程了。

4.用核心指导语引入想象

运用的核心指导语及其解释,将在后面单独阐述。

(二)逐一描述,选择性对话

在团体课程里,任何个体都不能被忽视。他可以不表达,但我们必须给他表达的机会。请每一位学员不加任何分析地描述自己的想象。在此过程中,心理咨询师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学员当时流露出来的情感、情绪,进行选择性和针对性的意象对话。也就是说,在团体课程的“描述”环节,心理咨询师并不需要跟每一位学员进行意象对话,对话内容也不尽相同。

例如,针对某些学员,心理咨询师可能会询问:

“举着这把斧子的人长什么样子?他想砍谁?为什么?”

“这枚导弹如果像人一样有年龄,它有多大了?”

“为什么把枪放在办公室的抽屉里,而把子弹放在家里?”

“当你蹲在盾牌后面时,身体的什么部位最不舒服?心里的感觉是什么?”

“如果你不把匕首刺出去,而是用一句简短的语言来表达心中的愤怒,你想说的是什么?”

……

(三)按照武器类别分组探讨

由于学员的学习背景不同,其互动方式及课程主题也有所不同。

对于学习过意象对话的团体,“挑武器”可以做成咨询与督导课程。指导者将学员分成三人一组,分别承担“心理咨询师”“来访者”和“观察员”的角色,要求以意象对话的方式进行深入,重点在于分析“来访者”武器意象背后所使用的心理防御机制;体会所要防御的具体情绪;“心理咨询师”运用意象对话疗法对“来访者”进行相应的心理咨询;指导者督导各组的心理咨询。

对于没有意象对话学习经历的学员,以及初次接触心理学的学员,讨论主题为:“在现实生活中,你是怎样处理人际冲突的?愤怒的底线是什么?”讨论中需要总结本组成员的共性与差异性。重点在于增强认知层面的自知,同时提高社会支持感。

将颇具想象色彩、各自独立、无法按类别入组的武器意象,单独成组,心理咨询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命名,或者鼓励当事人自行命名,如“神奇组”“飞翔组”“幻化组”“空白组”……既能提高参与兴趣,也能保证每个成员的带入感。组织讨论时,提醒他们注意讨论差异性。

(四)各组代表报告,逐一点评

各组代表总结本组成员在讨论主题上的共性与差异性,心理咨询师逐一进行点评。

点评的内容主要包括:讲解武器意象的象征意义,武器意象与自我防御机制之间的关系,在人际冲突情境中使用武器意象的利弊,武器意象对人际关系的破坏与建设,使用建设性的表达方式。

(五)总结性指导,提醒注意事项

“挑武器”只是了解和理解自我防御的一种方法,或者说是一个路径。无论想象中看到怎样的武器库,选择了怎样的武器,均无高低好坏之分,不过是表达了自我保护的某种方式。

每种武器意象都蕴含着力量与智慧,关键在于怎样去解读、去使用,从而将无意识的自我防御发展成自知自觉的健康应对。

操作时的注意事项详见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