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1 / 1)

撰写这部德国造型艺术史,源于六年前的教学设想。那是我回国任教第一学期时萌发的愿望,即为本科生开设一门关于德国艺术史的课程,这一提议立即得到了系领导的赞同和支持,于是我有幸在2011年春季学期为德语系三年级学生开设这门讲座。这在国内德语专业是首创,对我来说意味着全新的挑战;由于没有现成的教材,讲义以及图片资料都需要我一点一滴自备。这时我才发现,要把之前零散孤立的印象感受汇集成一部系统全面的“史”,殊非易事。那一学期三个多月的日日夜夜真是一场鏖战,我争分夺秒地撰写讲义,每次讲座一定要提前准备15页教案才觉得心里有底,讲座前总是如临大敌一般,每每讲完一堂课后刚松一口气,接着又开始下一轮拼搏。偏巧当时父亲病重,我三次往返于沪蓉之间——那是我生命中最苦最累的春天。还记得在松江小别墅的居室里伏案书写,面对小圆桌上的电脑,看向屏幕也看向窗外的田畦,曾见三月芳草萋萋,春天的脚步移近,四月柳絮纷飞,五月姹紫嫣红,六月油菜花开,满眼金黄灿烂,窗外时移景换,屋里不变的是一刻不敢懈怠的读和写。梅雨季节来临之际,书桌上终于累积了一摞200多页的讲义。

一晃至今已是五度春秋。在五次教学相长的授课实践中,每届约90名学生的兴趣、提问以及评论,还有论文辅导工作——每届都有几名学生撰写艺术史方面的毕业论文——都带给我诸多启发和激励,促使我继续阅读相关书籍、钻研艺术作品,不断增删修改讲稿内容。因此,这本小书不是一蹴而就、从全局到细节的史论写法,而是由点到面的扩展和累积过程,直至德国造型艺术史这棵大树逐渐枝繁叶茂——虽仍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本书伴随着我孜孜以求的学习与探索历程,其基本点是我负笈德国以及之后假期在欧洲亲眼看见和深切感悟的艺术作品,其中谈到了2003年拜访的中世纪城堡,之后在柏林参观的各次展览,还有2016年暑假专程瞻仰的科尔马艺术馆。

艺术曾经给予我很多,出于这份感激,我希望将自己的感悟分享给学生,期冀或可为其人生开辟一片美好的新天地,一座充满惊喜、乐趣和蕴藏着无穷创造力的精神宝库。我自己对艺术的浓厚兴趣得益于在北外本科期间学习的一门课程,即法语系司徒通老师开设的系列讲座“欧洲美术传世经典赏析”,她的讲解生动形象、风趣深刻,我听得如痴如醉。还记得由于讲座场场爆满,上课地点后来换至大礼堂,却仍座无虚席。全校学生的艺术热情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意识到,像我一样向往和渴望了解艺术的大学生绝非少数,美育应当是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正是司徒老师开设这一课程的初衷,她在法国获得艺术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发觉国内教育中美育的缺失十分明显,遂秉承蔡元培先生“科学救国、美育救民”的理想,开设这一通识讲座系列,我还记得她在开篇说的一句话:“艺术虽不能救国,却能强国。”她的艺术观——“艺术使人在静观之中获得心灵的自由和解放,艺术不是生命的点缀,而是其追求”——同样深契我心。就在聆听这一系列讲座二十年之后,我在另一所外国语大学、另一个国别领域开设艺术史讲座,努力将美育的薪火相传,或许也是一种缘分,也是出于感恩的回馈吧。

国内的意大利语和法语专业一般均设有艺术史课程,大家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全国德语专业的这一课程却一直付之阙如,因为基于对德国人的刻板印象,大家认为这是一个理性思辨的民族,强于哲学和技术,弱于艺术与感性,更不用说想象力、幽默感和创造力了。因此,德国艺术的特质,如其浪漫情愫、超验冲动、色彩狂热以及深邃思考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这很令人遗憾,因为只有知晓德国艺术,才能全面和充分把握德国文化的本质与精髓。我的教学主旨不在于灌输知识,而是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促进他们的感知敏感度以及审美判断力:视与思的有机结合,希望为他们打开欣赏艺术品、参观博物馆的大门,让他们对艺术世界这座大观园充满好奇感、敞开内心,这在影视媒体比比皆是的快速视觉消费时代尤为重要。

英国艺术史学家贝格尔曾说过,每件艺术品都代表着某种看世界的方式。那么,每部艺术史同样展示出看艺术的方式,书中遴选的流派、艺术家、作品,介绍时的或简或繁、着墨浓淡,评判时的或褒或贬,必然与撰写者的艺术偏好或品味紧密相关。我在讲义的撰写中以德国文化为本位,着重介绍最能代表德意志文化精神并在艺术中大放异彩的流派,在对艺术家的描述中除了少数与创作紧密相关的例外,基本略去了生平介绍,聚焦于艺术作品,然后由浅入深、条分缕析地逐渐展现各艺术流派,试图从文化脉络上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脉络。

这本书的逐步完成贯穿了在上外德语系的六年教学生涯,在此衷心感谢卫茂平老师和王志强老师对课程建设的支持和推动,各届学生的积极互动,孙周兴老师对讲稿的赞赏和鼓励,好友袁仲实为我提供的欧洲艺术史书籍,北师大出版社谭徐锋老师、王则灵老师以及各位编辑的辛勤劳动。起自“松江小作坊”的这一抛砖引玉之作终于付梓,难免粗鄙浅陋之处,敬请专家同仁批评指正。

杨劲

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