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沟通让批评变得如此简单(1 / 1)

师生沟通 刘翔平 1043 字 21天前

北京宏志中学 樊翔云

在许多学校总有这样的一类学生,他们行为乖张,特立独行,听不得半句批评,甚至会和老师发生冲突,是很多老师眼中的“顽劣之徒”。但他们会拉帮结队,由于敢于挑战老师的威严,甚至会受到一些学生的拥戴。

小思就是这样的一位学生。记得在迎接高一新生时,几乎每个学生都会礼貌地问声“老师好”,只有这位同学昂首阔步,目不斜视,旁若无人地径直走进校园,他是给我印象最深的高一新生。我心中暗想:这样的孩子肯定不好“管教”,千万别让我代他们班的课。“不幸”的是,开学后我成为他们班的任课老师。开学前几周,可能是刚进入陌生环境的原因,小思上课表现还比较“乖”,不说话也不捣乱,能认真记笔记,也能按时完成作业,但总是面无表情,不善于和老师进行交流互动。几周后,不交作业的名单里开始出现他的名字,并且再三催促也无济于事。后来发展到笔记不认真做,书本乱放,上课连课桌都不能摆放整齐。他的周围可以说是一片狼藉,很多老师都拿他没办法。

我对这类学生的教育一直有些发怵,即使再生气也不敢严厉地批评,生怕由于批评方式不当,让矛盾升级。因为根据以前的经验,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和老师发生冲突,老师暴跳如雷也无济于事,只能渐渐地失去自己的威信。由于没有找到很好的沟通和教育方式,我对他的行为有点儿听之任之,高一期末考试他“理所当然”地没有及格。

高一下学期,我参加了北京宏志中学与北师大心理系联合举办的“教师的有效沟通”心理培训班。在“如何对学生进行批评”一节中讲到:批评学生不能以贬损、命令的口气与学生交流,而尽量采用“我认为……”“我感觉……”等句式。我把这种方法应用在我的教育教学中,感觉效果不错,以前很难批评教育的孩子在进行有效沟通后,行为有所转变,师生关系也越来越和谐,课堂氛围越来越融洽。我想,我应该把这样的方法在小思身上试一试。

机会来了!那天上课他迟到5分钟,竟然理直气壮地推开教室门径直走到座位边。我呵斥住了他,大声道:“你懂不懂学校的规矩,还有没有课堂纪律,你给我出去!”他竟然毫无歉意地、一脸蔑视地走出教室,随意地站在教室门口。为了不影响正常教学,我让年级主任把他带到办公室,准备课后对他进行批评教育。

等我回到办公室,他趾高气扬地站在办公室中间,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我压住心中的怒气,开口道:“你觉得我今天不应该把你带到这里来吗?”他看了我一眼不说话,然后又自顾自地朝窗外看去。从培训中,我得知要想和别人深入地交流,必须首先共情。于是我说:“据我对你的了解,你虽然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但我知道你心里也很忐忑,因为你违反了课堂纪律。今天我们姑且先把学校的纪律和处罚条例放在一边,我只想知道你的真实想法。”他有所动容,并渐渐地把目光转向了我。我接着说:“其实我很早就开始注意你了,我认为你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孩子,所以我尊重你的个性,你不交作业,不认真做笔记,甚至桌椅都不能摆放整齐,我都一次次地容忍了你。因为我觉得你是聪明的,以你的个性应该有一套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应付考试,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副科’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可是结果呢,你却让我失望了,你在上学期期末考试竟然不及格!”话语中,我充分运用了培训时被教授的批评方法,时时透露着他一直以来的表现给我的印象和感觉,体现出我一直在关注他。这时他高傲的头才缓缓低下。看到他的行为有所变化,我接着说:“别的先不说,就说今天课堂的事。你迟到不喊报告,我认为你是对我的不尊重,甚至是对全体同学和课堂的不尊重,因为你扰乱了课堂秩序,也影响了其他同学正常听课。我喜欢有个性的同学,但我绝不允许任何一个人扰乱我的课堂教学,干扰其他同学上课,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学生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听着这番话,他的头越来越低。我心中暗喜,看来这样的批评方式真的有效了。于是我底气十足地问道:“你觉得我今天应不应该把你带到这里来?”他低声地说:“应该。”“为什么?”我问。他说:“我迟到扰乱了课堂纪律,干扰了其他同学。”“那怎么办?”我追问道。他长嘘了一口气,表情镇定地说:“向您道歉,向全班同学道歉!以后再也不会发生类似的事儿了。”“哦,成功了!”我暗自高兴。

之后,确实他再也没有上课迟到,而且交作业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在高一下学期的期末考试中他竟然考了80多分。最重要的是,在课堂上我指正他的时候,他还比较配合,而且脸上的表情也多了起来,有了微笑,也有了歉意。“驯服”了他,我得到了班上更多同学的尊重,课堂氛围越来越好,这可是意外的收获。

通过参加这次培训,我系统地掌握了与学生、同事、家人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也将我的“不幸”转变成“有幸”。有幸遇到那些个性张扬、桀骜不驯的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我可以游刃有余地与这些貌似不可救药的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提高了我的教育的艺术性,也使得我和学生的关系越来越融洽。而且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我深深地感觉到,任何一个看似不可靠近的学生,在内心里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渴望老师的关心和喜爱。当老师把这些内容表达给他,打开他的心扉,一切批评教育会变得非常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