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1 / 1)

师生沟通 刘翔平 1165 字 21天前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对于从教者本人具有极高的要求。好教师不是简单学来的,而是一个人的人格和修养长期积累的结果。

作为国家教师培训项目的专家组成员,我经常从事一些教师心理健康培训的工作。我发现,教师是最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群体。由于教师的职业单调并缺少回报,工作超负荷和扮演角色过多,教师非常容易陷入无热情、对待受助者冷漠等消极情感状态。现在,社会要求教育改革的呼声很高,要求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教师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状态却少有人问津。

教师的职业倦怠,从根本上来说,与教师的职业内容——与人打交道——有关。有关研究发现,凡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现象严重的职业包括警察、律师、医生、导游等。

为什么与人打交道的职业易出现职业倦怠?这是因为这些与人打交道的职业不仅是为人服务,而且要把控制人和管理人作为职业要求。也就是说,这些职业多少都要求从业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受助对象,用自己的想法、情感和行为去影响他人。医生也许主要靠技术和医术来帮助病人,但即使是这样,从总体上也要把自己治好病人的愿望体现出来,为病人的康复而操心。而作为受助者的人是有其独立的想法和意志的,不那么容易听从指挥,更不会总是按照助人者的意图来行事。医生有再强烈的治病动机,病人疾病的发展也有自身的规律,不会总是按照医生的意愿好转。同样,教师有再好的教育方法和改变学生的动机,学生有可能还是不爱学习,不求上进,成绩没有任何起色。我们能改变物理现象,如改变一粒沙子的形状和一杯水的颜色,可有时就是不能改变他人。德国医生德鲁特的墓志铭说得非常好,“有时能治愈,经常能缓解,永远在安慰”。作为一个医生,他清楚地定义了自己的角色和作用的有限性。面对疾病,医生或许经常是无能为力的,往往不能药到病除,但永远能做的是对病人的心理看护和心灵安抚。

然而,教师却很少有类似的感悟。社会上流行着的永远是给教师压力的环境决定论,体现为这样一个流传许久但从未加以证实的格言,即“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样不健康的文化和观念迫使教师付出格外的努力却得不到有效的结果。如果医生过度使用抗生素或者过度治疗,往往可能会将病人置于死地。同样,教师的过度管教和过于关注学生的问题解决,往往会放大学生的问题,使得本来可能通过引导和陪伴来解决的问题,变成了难以解决的人际冲突和矛盾。对于教师来说,解决问题本身往往成为问题。

教师的教学和管理无不通过人际关系来起作用,这一点甚至比医生而有过之,因为医生的技术和经验还占据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教师最为重要的职业素质就是与人交往的能力,教师的教学与管理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人际关系的好坏。人是情感动物,理智往往服从情感。我们都知道,如果两人感情非常好,就非常容易沟通和相互影响。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感情时,就会爱听对方的话,就会出于情感而听从对方的劝解和意见。如果两人关系不好,对方的话再正确也只会让听者产生抵抗和反感。有研究指出,如果是出于对方的权威而表面服从对方,那么在对方不在场时,一个人就会故意做对方不希望他做的事情,即口服心不服。心不仅不服从,反而对着干。

教师不像医生有手术刀和伽马刀,有处方权。教师唯一的武器就是自己的人格魅力,就是自己的人际关系模式。教师的关系能力是唯一可用的教育资源,决定着教学的质量,而教师的关系模式则是自己原生家庭的亲子关系长期作用的结果。关系模式也构成了教师的性格或人格特征。所以,教师的优秀源于良好的家庭教养和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也应验了“好教师你不易学会”这句话。

不易学来并不意味着不可能学来,心理学、沟通学和教育学提供了改善师生沟通和师生关系的有关技巧和方法。也许不是专门针对师生关系的,但是有关亲子关系、人际关系和沟通的知识与技巧,都可应用于教师的职业。为此,我们编写了这样一部专门针对教师的关系技巧和沟通能力的作品,也可以作为专门的培训教材。

本书的写作经过了三年的教师培训与探索,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它不只是来自有关理论,而且也来自培训教师的实践。作为本人主持的北京市教委委托课题“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的研究内容之一,本书主要从人际沟通能力和人格成长的角度来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就是人际关系能力的提升,这个能力提升了,性格就会改变,效率也会提升。同时,本书也作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基于学校—家庭一体化的纵向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的应用示范研究”(课题编号2012BAI36B03),在不同的小学和中学对教师进行了多轮的培训,并在实践中加以修改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教师的经验和实践。教师们通过培训,将有关知识与技能应用到教学与管理实践中,写下了大量精彩的体会和心得,并扩展了本书相关的知识和技巧。附录中介绍了部分教师的应用与体会。

第二,本书构思明确,逻辑思路较为清楚。先是介绍了沟通与关系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不良沟通,接着介绍了关系与沟通的基础——共情与尊重,最后围绕教师如何表扬或批评学生、如何处理冲突展开论述。

第三,简明扼要。本书没有花费大量笔墨在理论上,而是直接介绍了如何与学生和家长沟通的技巧和方法,运用案例与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让教师学会个体操作的过程并迁移到教学中。

本书是集体合作的成果,全书由本人构思和列出提纲,并修改了全部书稿。第一章由本人撰写,第二章至第五章由袁金香和王晓莉撰写,第六章由孙治英撰写。

本书的许多材料来自前人的贡献,有些列入了参考书,有些可能没有提到,在此对前人的贡献表示感谢。

刘翔平

2016年于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