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经历苦难。这正如温室里的幼苗一样,因为没有风雨的历练,它们只能躲在温室里接受人们精心的照顾,而错过了自然界的美景。同样的道理,一帆风顺的人生也是不完整的,因为没有经历苦难的磨砺,人生便少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和经验。
那么,什么是苦难呢?对此,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当然,每个人面对苦难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失败是一种苦难,探险也是一种苦难。海伦·凯特凭着顽强的毅力从盲、聋、哑的阴影中脱颖而出,让世人瞩目、惊叹。从塔克拉玛干沙漠中走出来的探险队员们,不仅忍饥挨饿,而且经历过风沙的洗礼,他们甚至感到过绝望,然而,他们最终成功了,他们的成功是他们坚强地与苦难作斗争的结果。面对成功,除了喜悦之外,他们同时得到了一种顽强的意志和勇气。在漫漫人生中,这种财富将成为他们打开成功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在中国古代,也有很多品尝苦难的典型事例。例如,司马迁呕心沥血几十年,才写成《史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方夺胜果;近代的“上山下乡”“**”也是一种苦难。
拿破仑曾经说过,“人,是从苦难中滋长起来的”。虽然每个人都期望自己的人生风调雨顺,但是,每个人呱呱坠地的时候都伴随着哇哇大哭。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降临人世的第一声啼哭是人生的第一个宣言——一个充满**的宣言:“人,只有战胜苦难,才能获得新生”。
张跃在《福布斯》2002年中国富豪排行榜上排名第26位,从研发几台取暖锅炉起家,到经营全球最大的直燃式中央空调,他做到了很多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此期间,他不仅连续五年无贷款交税过亿,而且还考取了中国第一份直升机私人驾照,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企业公务飞机和直升机的人。
张跃在“清华学子财富论坛”上坦言,“用三五个小时的时间是无论如何也讲不清楚一个年轻人怎样出人头地、一个企业怎样获得成功的。要知道,成功无法定义。不过,我们倒是可以讨论一下成功的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和行为。”
“农场法则”是张跃非常推崇的一个成功秘诀,他经常把这个法则挂在嘴边。对于“农场法则”,张跃的评价极高,他说,农场法则的特点就是播种、施肥、耕耘、收割,此外,还要有良好的天气,这是非常符合自然规律的。不管是处于信息时代,还是经济全球化或者在其他情况下,“农场法则”都是适用的:必须有优良的、适当的种子;必须有充足的肥料;必须辛勤地耕耘、锄草、杀虫;必须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只有具备上述所有的条件,才能获得丰收。张跃感慨万千地说,“我深信‘农场法则’,任何收获都是长时间艰苦劳动的结果,都没有捷径,不管是做人还是做生意,决不能投机取巧。我认为我这一生从来没有浪费过时间,始终都在超额地付出着,而且,我没有任何不良的嗜好。”
张跃粗略地计算了一下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通常都在14-15个小时,而且,他每个月都很少休息,基本每个月都保证近29天的工作日。“尽管我的创业历程只有14年半的时间,但是,我的工作时间却相当于普通人工作30年。可以说,我在每一个省都认识一些有级别的领导,但是,我很少把精力消耗在社交上。我觉得,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不能把太多的时间花费在人际关系上,因为这是错误地支配时间。正确的做法应该把时间用在核心问题上,如公共科技和解决技术突破等。”
毫无疑问,在创业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忍受奋斗的艰辛,承受煎熬的痛苦,随时随地面对紧张的情绪,克服重重困难,享受成功的喜悦。不过,这些是循环往复的,谁也无法彻底摆脱。很多时候,成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词语,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因为成功只可能是某一阶段的,只是针对某一事件的。在创业的艰难过程中,如果一个人没有成功背后的挑战和煎熬的心理准备,那么,他将很难承受。
有的时候,张跃把人生看成是一场直播,他说:“人生就像一场直播,必须持久地付出,不能停息片刻,特别是企业的领导,更是如此。”可能,张跃就是这场直播的最佳导演。“很有可能,明天的我将对空调不再狂热,那么,我会转移注意力,对更好的东西感兴趣,只要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它也许是太阳能技术方面的合作。总而言之,不管是什么,我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再次狂热。”
其实,不管是生活的艰辛还是事业上的困境,我们都应该坦然面对。只要心中有成功的信念,我们就能够百折不挠地一次次从摔倒的地方重新站立起来,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变得比原来更加高大与健壮。上帝心里很清楚,苦难是他送给世人的带刺的玫瑰,最终能够给世人带来成功和幸福。虽然为了这朵“玫瑰”世人刺破了双手,但是必将有所收获!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把自己所遭遇的苦难当成是一笔伟大的财富,利用人生的挫折来磨砺自己。要知道,苦难是上帝赐予你的历练自己的机会,而挑战苦难则意味着你离成功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