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烦心事,这些事情盘亘在我们的心头,挥之不去,扰乱我们的心神。面对这些烦心事,有些人心胸狭隘,迈不过去这个坎,做了傻事;有些人刻意逃避,借酒消愁,但是结果往往是酒入愁肠愁更愁。其实,这两种方法都不太高明,因为根本不能彻底地解决问题,反而徒增烦恼。此外,还有的人会选择找人倾诉,向自己的家人、朋友等倾诉自己的烦心事。不过,倾诉的方式虽然不像前两种方式那样有很大的副作用,但也是有风险的。假如你倾诉的对象是忠诚可靠的,那么你倾诉完之后自然可以高枕无忧,但是,假如你的倾诉对象是个大嘴巴、长舌妇,那么,过不了多久,你所倾诉的事情就会传入大街小巷每一个人的耳朵中。由此可见,要想倾诉,前提是一定要找到一个可靠的倾诉对象。还有些人在遇到烦心事的时候会选择在网上叨唠叨唠,但是,如果别人给了你一个好的建议自然皆大欢喜,万一别人有意或无意地给了一个不好的建议,那么,受到伤害的必定是你自己。所以,陌生人的话不可尽听。其实,最好的方式是一个人静下心来捋顺思路,只要思路理清了,很多如一团乱麻的事情自然就会理清了。就像一杯浑浊的水,你越搅和它越混,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它静置在那里,时间长了,杂质自然就会沉淀下来,水也就变清了。人的心灵就和一杯水一样,因为各种各样的烦琐事情,使我们的心乱了,七上八下的,那么,不妨也将之静置一旁,时间长了,冷静下来,捋顺思路,很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觉累了,身心疲惫,就是因为内心承受了太大的压力、太多的负累。这个时候,不要再急于找到答案了,停下来歇歇吧!深深地松一口气,毅然决然地放下,闭目养神,平心静气,修心养性,释放心情,调整心态,摆脱烦恼。这样一来,就能够放下所承受的负担,减轻内心的压力,使自己变得轻松起来。生活是很神奇的,能够在无形之中将一个人的灵魂清理干净,同样,时间也非常神奇,不但能够覆盖所有的痕迹,还可以帮助你疗伤,淡化那些留在你心灵上的累累伤痕。如果累了、伤了,就请停下来,沉淀、过滤出那些扰乱心神的世事。
有一位女信徒,她有一个独生子,已经十一岁了。因为患了绝症,她的独生子夭折了。女信徒伤心欲绝,她简直活不下去了。为了获得解脱,她来到大师的面前,泣不成声,哭了很长时间才问大师:“师父!我到底应该怎么办?我活不下去了。”
大师说:“放下!”
女信徒说:“我放不下,不管是睁眼还是闭眼,看到的都是孩子的模样。这个孩子实在太乖巧了,我根本不可能忘记他。”
大师仍然说:“放下!”
女信徒反驳道:“师父,这样岂不是太无情了吗?这可是我的亲生儿子,我怎么能忘记他呢?”
大师因此问她:“倘若不放下,你准备怎么办?即使你再哭上三个月甚至三年,这个孩子也还是不能复活。你除了放下之外,难道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女信徒听了大师的话,回家之后,她不再一味地哭泣,开始尝试着做一些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时间长了,虽然她还是会思念自己曾经的孩子,每每想起仍然心痛不已,但是她已经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生活是一剂良药,在时间的配合下,它能够帮助人们治愈很多伤痛。人生就像一条长河,时而奔腾,时而舒缓,在舒缓的地段,只要你能够沉淀下来,生活就会过滤那些伤心的往事,帮助你疗伤。换言之,面对灾祸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认命”。“认命”是什么意思?通俗地说,认命就是勇敢地接受那些已然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要想了解真理,获得幸福,就要从本性上去悟。我们只有沉淀下来,生活才能过滤出那些扰乱心神的世事。
那么,怎样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沉淀下来呢?不妨参考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自我反思。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和矛盾,都要先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有问题。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如果能够反思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问题和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其次,要学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一种效果非常好的方法,每当遇到想不开的事情,就可以站在别人的角度和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这个角度和立场,既可以是与事情有关的另外一方的,也可以是与事情无关的第三方的。人们常说,旁观者清,假如你能够很好地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问题,就能够更加冷静理智。此外,假如你能够站在另一个当事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就能够感同身受,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感受。再次,转移注意力。很多人都发现,在遇到烦心事的时候,假如总是对它念念不忘,那么,就会越想越生气。反之,在生气的时候找些其他的事情做,或者想些开心的事情,就能够在无形之中淡化自己的愤怒情绪。最后,豁达的心胸。无论遇到什么打击,都不要太在意,更不要耿耿于怀,因为不管是生气还是忧愁,除了给你带来更多的烦恼和痛苦之外,都无济于事。古人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种心胸,正是沉淀的必要条件。当然,如果拥有这种心胸,就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自然不会为那些扰乱心神的俗事所烦扰。只要能够做到以上这四点,你就能够很好地沉淀自己,过滤出那些扰乱自己心神的世事,使自己的人生淡定自若,从容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