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将计就计搞双赢(1 / 1)

曲的同时是为了更好的直,直的方式是为了达到曲的目的。

曲而直说或直而曲说也是精明人的一种说话方式,因曲与直有别,在操作之时,我们常会分而待之,也就是曲说有曲说的方法和技巧,直说有直说的方法和技巧。

有话曲说就是拐弯抹角,曲折暗示地说,从而达到表述隐衷的目的,在通常情况下精明与直截了当地表述隐衷无缘,直抒胸臆是抒情的效果,而非精明的旨意。当精明人间接暗示,诱使对方顿悟之时,我们说他成功了。生活中,你也许会对不可改变的事情不满意,并因此而感到困窘。如果你直接把它们说出来,并不能显示你的过人之处。但是你若能用曲折暗示之法,表明你对困窘似乎采取无所谓的态度,那你就是一个精明兼聪明人。

经理:“阿华,看起来你今天精神不怎么好。”

阿华:“经理,你不知道,我和妻子非要上天不可了。”

经理:“这话从何说起?”

阿华:“我们那宝贝儿子在妈妈面前吵着要月亮了,我和妻子哪有不上天之理呢?”

阿华的苦衷是说明现在的小孩子太难教了,孩子是家中的“小皇帝”,爷爷奶奶又是孩子们的保护神,因此爸爸难做,有时刀山要上火海要下,有时天要上地要下。

社交场合总有许多冲突,由于某些利害关系,对你的朋友的是非当场不能批评,自然是暗示为上,最好是以荒诞不经的方式让对方明白。

如朋友请客、吃饭、喝酒是常事,也是乐事,但有的朋友小气,无心计的人直接批评,定会将乐事变成恼人之事,大家也会因此不欢而散,但在精明的人那儿,这一点就不存在了。

一次,几位朋友一起赴宴,宴席上的玻璃杯很小,其中一位老兄感到很不过瘾,而主人斟酒,每次又只斟半杯。

突然,这位仁兄问主人,“老哥,你家里有锯子吗?请借我一用。”

“不知老兄做什么用?”

这位仁兄指着酒杯说:“这杯子上半截既然盛不得酒,要它何用?锯去岂不更好!”

这建议可谓耸人听闻,很明显是不可实现的,但彼此之间心照不宣,这比你直接说出自己的要求,心理抗阻要小些。

从心理上来看,一般人所进行的社会交往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因此常把自己的真正心理严密地保护起来。这样就会出现人们口中说的和心中想的往往不大一样。心与口之间的错位给人以回味的余地,可形成一种言外之意的情趣。换句话说,直说隐衷到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程度,就能生出一种高明的效果。

三个女工一起谈到一个急于结婚的男人。十七岁的少女:“那个男人是不是长得很英俊?”

二十五岁的大姑娘:“那个男人一个月的薪水有多少?”

三十五岁的老处女:“那个男人在哪儿?”

这些是三位女人的心里话,显而易见各自的隐衷不同。前两位的话不可笑,可乐的是第三位,急不可待的样子都表现出来了。

直说隐衷,并非真的将隐衷做直接的、现实的表达,而是通过片面的逻辑,做假定的、非实用的、不科学的表达。这种表现的方法容易在一些特殊的条件下,如家庭环境最易产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大人和小孩之间产生的此类效果。

儿子有一天忽然问爸爸:“爸爸,在你还小的时候,你爸打过你吗?”

“当然,他是打过我的。”爸爸说。

“那么,当你爸爸是个小孩的时候,他爸打过他吗?”

“当然,他爸打过他。”爸爸笑着回答。

儿子想了一会儿,然后又问:“爸爸,假如您愿意合作的话,我们可以中止这种恶性循环的暴力行为”。

儿子的直言,迫使爸爸不得不和他谈“合作”的条件,反省一些对儿子不公正的举动。如果儿子不直言,就一定会将爸爸视为一个不民主的暴君,适合的精明帮助这位儿子找到了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