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含含糊糊意义大(1 / 1)

一切透明化,并不是不好,而是绝对化的结果,势必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困扰。合理的含含糊糊,实在比绝对不含含糊糊要好得多。

曾经有一位长辈,说过这么一句话:“在我们的社会,什么时候把含含糊糊和清清楚楚弄明白了,也就差不多了。”年纪轻的人,实在很难摸透底细,不知道其所交代的意思究竟是什么。

可是等你到了中年,逐渐领悟到“清清楚楚的含含糊糊”和“含含糊糊的清清楚楚”各有其说不出来的奥妙,自会恍然大悟:原来含含糊胡是我们清清楚楚的一种明朗态度。我们觉得他含含糊糊,事实上他已经表达得清清楚楚。

最基本的思考点,应该是摆脱“二分法”,不要把“含含糊糊”和“清清楚楚”当作两个对立的名词看待。再采取“二合一”的观点,体会“含含糊糊中含有清清楚楚的部分,而清清楚楚之中,同样包容含含糊糊的概念”。这样一来,含含糊糊和清清楚楚相辅相成,自然融合在一起,而不彼此排斥和抗拒。

“近来如何?”

“马马虎虎。”

就第三者而言,这两个人一问一答,无不含含糊糊,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然而,站在他们这两人的立场,有问有答,各人获得清清楚楚的讯息,哪里算浪费?第三者看不懂、想不通,那是他们的事,何必为了他们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吃饱了没?”

“还早得很,像你那么好命!”

听的人更是含含糊糊,而说的人却清清楚楚。

“人死之后,究竟如何?”

“还没有解决生的问题,何必急于了解死后的问题?”这种答案,算是清清楚楚,还是含含糊糊?

总经理把李经理请到办公室,先把门关上,再拿出好几张影印的东西,说:“我对你是绝对信任的,不然我也不会跟你明说。我知道你的信用没有问题,但是想不到还是有人告你,而且不止一次。我是不会相信的,所以拿给你,你自己看一看,到底写的是什么事情?看完之后,不必交还给我,把它烧掉算了!”

如果你是李经理,会认为总经理说得清清楚楚呢,还是含含糊糊?究竟他是相信,还是不相信?

社交上的对话,经常出现“说了老半天,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以便配合必要时“我说是说得不少,但是我真的没有说什么”的推托之词。对精明人而言,学习说得含含糊糊,好像是一门必修的课程。

但是身为精明人,必须明辨,“含含糊糊”绝对不是“糊糊涂涂”。

“差不多先生”其实有两种:一种是含含糊糊型的,凡事差不多,究竟差多少却心里有数。另一种则是糊糊涂涂型的,凡事差不多,根本不知道到底差多少。前者大家颇为喜爱,后者却众人皆厌恶。

一句“差不多先生”,就要概括所有精明人,这种人应该明白,自己就是属于糊糊涂涂的差不多先生,哪里够资格嘲笑其他的精明人?

听见“差不多”,马上警觉是真的差不多,还是客气的、给人面子的差不多。这种人大概不至于随便嘲笑差不多先生,是属于喜欢含含糊糊的君子。

为什么含含糊糊却可以称为君子呢?

首先,应该确立含含糊糊的基本原则,那就是“不应该含含糊糊的时候,绝对不能含含糊糊”。任何时刻都要“站在不含含糊糊的立场来含含糊糊”,而不是随时随地都随意含含糊糊。

“这件工作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够完成?”

“差不多二十天。”这时候我们不知道“差不多”的意思是含含糊糊还是糊糊涂涂?必须等到二十天之后,从结果上面来分辨。二十天果真完成,证明属于含含糊糊型;二十天还没有完成,当然是糊糊涂涂型。

结果呈现出来的时候,才能够断定真假。时间一去永不回头,可能造成无可弥补的悔感。

回答“差不多二十天”的人,如果一向信用良好,我们信得过他,可以相信他只是答得含含糊糊,内心却清楚得很,二十天必定能够完成。若是过去的信用欠佳,我们就会怀疑,他可能是位糊糊涂涂的差不多先生。对于初次接触的人,我们实在容易判断差不多到什么程度。

不管什么情况,我们对于“差不多二十天”的说法,总是相当费猜疑,特别是现代工商社会,大家更不愿意承受这种多余的压力。

然而,这并不表示一定不能说“差不多二十天”这样的话。不过它的真正用意,应该是“二十天左右,还可以商量”。

“这件工作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够完成?”

“差不多二十天。”

“十二天可不可以?”

“没有办法,最少要十五天。”

“那么,就十五天如何?”

“好,没有问题。”结果不是十分清楚吗?

差不多二十天,目的在替自己留下一些余地,不要每一件事都计算得那么精准,把自己逼得透不过气来。

听得懂的人,自然知道进一步讨价还价,把所需要的时间确定下来,既不必埋怨对方含含糊糊,也不必因为厌恶对方的语气而懊恼。

再说,应该明白含含糊糊的运用技巧,那就是“先含含糊糊地抵挡一番,赶快去追究真相,务求弄清楚,才能罢手”。抵挡一番,暂时保留自己的面子;不赶快去弄清真相,终究会没有面子。

“那件事进行得怎么样?”

“我并不清楚。”说得肯定而明白,也够诚实。但是听的人感受如何?不是觉得“不负责任”,便是认为“迷迷糊糊”。

“那件事进行得怎么样?”

“我并不清楚,我去问问看。”同样明白而诚实,加上一些补救的动作,如果在场没有外人,当然勉强可以接受,若是当着外人的面,请问如何交代?

“那件事进行得怎么样?”

“已经快要完成了。”含含糊糊地抵挡一番,保住大家的面子,事后赶快查明,并且具体地提出数据,才会长久地有面子。事后自己认为反正已经抵挡成功,一直含含糊糊下去,就会变成糊糊涂涂,不再是含含糊糊了。

人要面子乃是常情,有了面子,应该设法保持,以免失去面子。

还有,应该掌握含含糊糊的真实诚意,那就是“为了更大的和谐,把伤害减轻到最低限度”。

“听说小李的父亲拿商人的回扣,有没有这回事?”

“我不太清楚。”明明知道得十分清楚,只是不愿意一传再传,对当事人及其家人造成多次伤害,这是慎言积德,并不是糊糊涂涂。

“老王那一天大发脾气,要把他的儿子送到派出所去关起来。”说话的人其实不清楚事件的真相,只想藉此套出内情。

“事情差不多就是这样。”含含糊糊的答语,就不会活活被套进去,成为是非的传播者。

“不是这样。是他的儿子偷窃邻居的钱,邻居把前次被偷的珠宝也算在他身上。老王一气之下,才把他儿子送到派出所,控告邻居诬赖。”若是清清楚楚地陈述事实而对老王造成伤害,就必须考虑有否必要。

在某些场合,把事实说清楚,可能助长某些人的扭曲力量,清楚的陈述容易为有心人所利用,不如含含糊糊来得妥当。

精明人喜欢含含糊糊,因为正当而合理的运用,时常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在我们的经验当中,有很多事情根本讲不清楚,也有很多事情愈讲得清楚,问题愈多。

我们的倾向好像是:大家含含糊糊,自己吃一点小亏也就算了。如果要说清楚,那就要说得清清楚楚,丝毫都不肯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