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们前面说到,沉浸于负面情绪是一场自我消耗,但这并不意味着负面情绪一无是处,管控情绪就是要彻底消灭或压抑负面情绪。这是片面的认知,因为每一种情绪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痛苦能让我们回归到此时此地的现实中;内疚能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目的;焦虑可以引起我们的注意,让我们多为将来做准备;恐惧可以动员全身心,让我们保持高度的清醒来应对险情……这些痛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动力。
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人们对环境的某种反应。如果我们在内心深处认为情绪本身是坏的,是不可接近的,或是对它提前预设了立场,那我们必须要澄清这个错误观念了。事实上,情绪是一种中性的力量,每个人都会有倾向于不同情绪的反应,这很正常。当负面情绪开始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时,人为的选择才是决定“好坏”的分水岭。
换句话说,面对同样糟糕的境遇,有的人可以很好地对负面情绪进行管控,有的人却只会游走在放任与压抑之间。这也是菲斯汀法则给我们的启示:“生活10%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另外的90%则由你对所发生之事的反应决定。”
现代职场人一边承受着职场的重压,一边承担着生活的艰辛,职业瓶颈、人际关系、房贷、车贷、教育经费像是一块块石头,沉重地压在心口。可是,有多少人会把这些感受用妥帖的方式表达出来呢?更多的人选择了沉默,所以才有人说:“现代人的崩溃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崩溃,看起来一切都很正常,会说笑、会打闹、会社交,表面平静,实际上心里的糟心事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
情绪的流露变成了最昂贵的奢侈品,似乎隐忍才是成熟的标配。直到某一刻,实在忍不下去了,又以另一种极端的方式爆发。其实,无论是压抑还是爆发,最终买单的人都是我们自己。认真回顾一下:有多少次的隐忍压抑,以口腔溃疡、喉咙疼痛的方式变相折磨过我们?有多少次乱发脾气,让我们和亲近的人相互嘶吼、形同陌路?有多少的焦虑和烦躁,让我们什么都没有做,却已感觉精疲力竭?
负面情绪不会毁了我们,真正伤害我们的是没能及时地调控情绪。面对繁杂的生活和随时冒出来的烦恼,没有人会无动于衷,生气也好,郁闷也罢,不要把它们埋在心里独自吞噬,也不要用最糟糕的方式去伤人伤己。所谓管控情绪,其本质与核心就是,以恰当的方式释放负面情绪。
心理学家赫洛克认为,一个能良好地调控自己情绪的人通常要符合四条标准。
第1条:保持身体健康。对于因失眠、头痛、消化不良等疾病引起的情绪不稳定,有很好的控制能力,能管理好身体,正确对待疾病。
第2条:有行动控制能力。能考虑到行动的后果与社会的限制,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第3条:消除紧张的情绪。不盲目压抑情绪,变不利为有利,让其朝着无害的方向转化。
第4条:对社会有洞察力。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对各种社会现象做出较为正确的判断。
赫洛克还提出,一个人的情绪成熟与否,也通过以下五个方面来做出判断:正常的情绪状态、对他人情绪的态度、对爱情的接受能力、较高的欣赏能力和表示敌意的能力、对自己情绪的态度。结合这些标准与事项,我们不妨扪心自问一下:我是否能够正确有效地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我的情绪是否成熟?
如果基本符合,那么恭喜你,没有让情绪成为高效工作、快乐生活的拦路虎;如果有所欠缺,也不要着急,意识到了就是改变的开始。管控情绪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事,要经过一些事情的磨砺和淬炼,也要有自我更新和成长的意识与欲求。或许这会有一点艰难,却是相当值得的选择。因为,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情绪,直接决定了我们会成为怎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